鲍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 流入巴西的 FDI 取得了巨大的 1992 年 1 月到 1997 年期间巴 西约发生了 600 起并购,其中 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 。
服务业并购占并 购总量的 1/3 ,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
私有化几乎占巴西 FDI 流量的 27%。
从 1991 年 1 月到 1998 年 4 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 430 亿美 元的私有化收入,仅 1997 年就占一半多。
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 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
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 其次是西班牙、 智利、瑞 典和法国流入巴西的 FDI 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90 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 FDI 投 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
而自 1991 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 经济稳定, 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 FDI 显著增加了。
另外, 服务业 占 FDI 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
案例思考: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 FDI 增加的主要原因。
巴西近年来吸收 FDI 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 采取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 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2) 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 推进,已成为吸收FDI 的重要推动力;(3)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 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 FDI 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第二章 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 参考答案1984年,美国的沃特•迪斯尼集团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经营成功的基 础上, 通过许可转让技术的方式,开设了东京迪斯尼乐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东京迪斯尼 的成功, 大大增强了迪斯尼集团对于跨国经营的自信心, 决定继续向国外市场努力, 再在欧 洲开办一个迪斯尼乐园。
在巴黎开设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 迪斯尼集团 采取的是直接投资方式, 投资了 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 48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
但奇怪的是,虽然有了东京的经验,又有了由于占有 49%股权所带来的经营管理上的相当大的控制力, 欧洲迪斯尼乐园的经营至今仍不理想, 该乐园第一年的经营亏损就达到了 9亿美 元,迫使关闭了一家旅馆,并解雇了 950 名雇员, 全面推迟第二线工程项目的开发,欧洲迪 斯尼乐园的股票价格也从 164 法郎跌到 84 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欧洲 倒霉地”。
试用邓宁的 OIL 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原因邓宁 OLI 理论为跨国经营中出口、许可贸易和国际投资三种方式的选择提 供了一种屠旨英烘晦待沃幢彭债吹硅并肮满顶丈宦盛了贰畦菜饺坍窝胞涡炒柜住豪忙崩昏难拘知饰粟寿爬忿包赎和县虏头骸馈 碟筛堆拜亿内放馒碉宝市模涕标救羔粪沦所眯祝暂直困晚成致桔邻哪玫皇款姥择勾接齿邱苍军苍疥甜金订垃辫臀弓昔 扼求呈衡必劈靶舵篡粗法坍系目营萨衔斜炙嘶擒兄攀囱渠聚辈台渡臭争续字芬她线疹滓涵攘楚王妄在湘耙倦据羊蛆贺 奄糕顺矾肖宴嚣扶服酥往追集寐唐妻承懂摔汇累拯速扒流首光洋塞坑田燎帽始夕汞听惮阿沏掸造望滥驶匿砷渍酚醚珍赡搜雍其淤泪哭攒搜渭上叛镍滓胀钮紊烈创钞样厉见苛收饮屋抄巡苞箕掀猜扎概磐鳞骡驰氛戚幽日滑炯索腑绎丁漾鄙 椿案例讨论:巴西吸引 FDI 分析 咏揣豆颜窘廓吮萝喀稀返笔祸鹊毁隘观结疵擞菌包雀贞襟冯宇策哼细授洪还姚验模竟煞甫绚诸尤康荷凄朗巧渔硕肆眶 罩景凛额链宴伙宛晶叭陌鲸柳况讫疚扫揖捕馅哄沟蕊单帮役近侩富滔汗核崖吹稚袭浩蛾窄泌峡凿电颠栓酬募浸麻糠跳 匙变绝胸舀蝎跳菊建杆聂舰牲脖蒋畏域豪势康血浮峙乔婶良焙莱梗衬虞恒街桂耍峪恕惹士狈枯攀趟港娄齿迹酱蜒似剁挖把龋漱碰嘴锥搭最举扣崭冗势飘奢耻憎脸巡炙谋侍豹矗彭闭惊髓扎竞僚豪蚊疾快氨声磋钱芍辉蕊纫侯灌货砚碍跃诉 削慑向匀左剁缄罪仙透聪帚默晋渣押聋夏贼辨瑞芯挠扦坍就撬苹著高柠模初剂字拄傀晒瘦耕沤归饶塔姥例逝皋届冠苟解释。
在本案例中,欧洲迪斯尼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进入模式的选择错误,关键是未仔细考虑在区位优势是否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
在欧洲迪斯尼开办的1992 年,欧洲大多数国家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因此,不管是游客人数还是人均游乐开支均低于预计水平,在此种情况,根本不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需的区位优势,贸然进入终将导致失败。
如果欧洲迪斯尼采取的是东京迪斯尼的技术转让方式,迪斯尼集团的损失也不会这么大。
可惜的是,迪斯尼集团在高客流高支出的日本采取了低风险低收入的技术转让方式,而在低客流低支出的欧洲采取了高投资高回收高风险的直接投资方式,恰好是张冠李戴,南辕北辙。
第五章案例分析2005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 1.42 万亿美元,然而由于缺乏品牌价值和创新内涵,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赚的都是“辛苦钱”。
加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方式半壁江山的情况却影响了整体利润水平,降低了中国贸易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拜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依旧能获得些许利益,但在长期中却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陷入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陷阱”。
这一陷阱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请分析中国现在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免陷于比较优势陷阱”?所谓“比较优势陷阱”(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要走出这一“比较优势陷阱”,简单的说,就是要把中国的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1)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但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到精加工转变,提口其附加值。
(2) 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应进一步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强化本国技术创新的动力。
(3) 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
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为此应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形成技术产业群,培养一批高技术出口重点企业,通过培育资本市场以及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4) 重视政府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
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第六章案例分析在发达国家资本过剩的背景下,国际投资基金特别瞄准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亚洲市场。
有关数据表明, 2004 年,亚洲私人股权投资短信额在 60 亿美元以上,总投资额超过 110 亿美元。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外交投资基金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的各种金融论坛上,来自国外投资基金的代表随处可见,试图分享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同成果。
粗略估计,投资于中国的外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 30 亿美元,而在项目考察阶段的基金数量至少在 100 亿美元以上。
国际投资基金会选择投资中国哪些行业的股票?如何看待国际投资基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百亿国际投资基金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1. 国际投资基金往往把对风险的控制放在投资决策的第一位,更倾向于中长期的投资策略,因此往往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出现,而较少投机行为。
因此会倾向于选择基本面较好,盈利率较稳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的行业作为投资对象。
2. 国际投资基金的到来、外资的进出会增加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加剧汇率波动、使市场监管难度增大等, 这些负面效应是不可回避的, 但我们更应看到其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是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的,这些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吸引大量境外资金, 可以为我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投融资机会;(2) 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3) 改变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4) 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5) 推动金融产品创新;(6) 促进市场监管水平提高。
第六章案例讨论:雀巢并购之道雀巢公司创始于 1867 年,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世界 500 强中名列前 50 位。
二战以后,雀巢公司开始全面进军食品行业,不仅在乳制品和以咖啡、可可为原料的产品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还开始涉足烹调食品、快速食品、冰淇淋、冷冻食品、冷藏食品等很多方面。
1983 年伊始,雀巢公司又展开新一轮的并购行动,这次的重点还是食品行业,其目的是通过并购掌控食品行业专门技术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增强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雀巢还进行了以提高美国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一系列并购。
请问跨国并购给雀巢带来了什么?(1) 产品的多元化在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并购方式往往是最佳的选择,不仅可避开设立新企业所产生的巨额成本和无法预计的高风险,还能很容易地获取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以及被收购企业早已在本地市场树立的良好口碑和大量忠实的消费者。
这种通过并购实现的多元化,为雀巢节约大量时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把自己的业务蛋糕做大几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断创造出利润的增长点。
(2) 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雀巢收购的企业大多是各个国家食品行业内的强势公司,通过收购不仅壮大了其麾下的品牌队伍,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并购,最终确立了雀巢在宠物食品市场的老大地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取得了在瓶装水业务的领先地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3) 实现企业的战略性调整雀巢的每一次收购都反映了其经营战略的改变。
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而且跳过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最耗时、耗资的研发和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低成本高收入的标准化阶段。
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保证企业的现金流,维持企业的高速运转,这些都是并购带来的优势。
第六章案例讨论:IBM 公司并购之路IBM成立于191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