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策略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策略

一、智慧城市概述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策略
1.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 2.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3. 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概念 4.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1.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
1)智慧城市基本概念 2)中国特色“智慧城市” 3)中国智慧城市理论体系 4)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 5)国内外智慧城市现状与发展
中国特色“智慧城市”
• 打造智慧政府,实现管理与公共服务创新; • 提升城镇化科学发展与管理水平; • 推动社会民生透明、公正、均等化服务; • 促进现代科技与信息产业发展; • 以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服务为出发点和立
足点。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标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抓住机 遇,通过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 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智慧城市
更为灵活的敏捷运营机制
n 实时监测突发事件并快速部署资源进行 应对 n城市运营机构之间的整合与协作,提高 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n提升社会和环境问题处理的灵活性和敏 捷性 n 快速响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更 为敏捷的城市转型
更加便捷的民生服务手段
n 提供多样化手段实现服务模式的快速创 新 n 通过虚拟和实体环境的结合提升城市服 务的便捷性 n 更全面地进行城市运营状态的监控,更 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 n 更少的拥堵和排队,市民可以更好地均 衡工作和生活
“结构”概念
1)为实现某个特定的战术功能目标,将不同 类别或相同类别的系统在不同层级上,按程度多少 的顺序进行有机组合称之为“结构”。
2) 以“系统间关系”为核心,层级+系统,强 调 软硬件配置和系统工程;
3)通过《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结构图、系统 原理图体现。
“平台”概念
1)“平台”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 条件。从IT的角度,“平台”系指计算机硬件系统和 软件系统集合的操作环境;
摘自《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要求
• 遵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 • 规定动作:城市级公共信息平台 • 自选动作:指标体系中3-5个 • 创新动作: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项目
智慧城市理论体系基础
• 智慧城市实质上就是国家信息化在一个城市中的
具体体现(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全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 • 智慧城市以城市及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为宗旨; • 建立城市级智慧化“一级、二级、三级”平台; • 建设城市级多种形式的“云计算中心”。
信息安全 运维平台
智慧城市框架
智慧产业
智慧民生
智慧管理
智慧城市
智慧溯源 游戏云平台
智慧楼宇
智慧城市 决策系统
智慧管理 智慧民生
智慧旅游
移动行业 手机报
智能 综合安防
智慧医疗
智慧社区
智慧产业
智慧家园
智慧交通
智慧呼叫中心
智能巡检
手机一卡通 智慧酒店
例:智慧城市决策结构展示系统
智能水务与能源 统一管理系统
2)通常以“软硬件和系统工程”为核心,强调 系统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3)通过“系统工程设计”,以实现“系统集成、 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应用集成”的战术目标。
智慧城市的总体目标
更有效率的资源利用模式
n 基于资源实时状态的优化配置,有效提 升资源产出效率 n城市资源在区域间和运营机构间的广泛共 享 ,提升资源的利用广度 n 城市资源向公众和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的 开放,增进资源的利用深度 n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使用的 补偿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2)以“软件体系”为核心,强调系统横向间信 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共享;提供应用环境的支撑。
3)通过《总体规划方案》的系统体系来规划 “平 台”,以实现“网络融合、信息交互、数据共 享、业务协同”的战略目标。
“系统”概念
1)实现某个确定功能,将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 的子系统、功能模块、装置(部件)进行组合和集成。 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集成为一个可应用的整体称 之为“系统”;
智慧城市 民生服务应用
智慧城市 产业服务应用
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技术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
基础能力 公共服务平台
应用支撑 公共服务平台
无所不在的下一代高速网络
核心传送网络
固定宽带网络
无线移动网络
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
信号感知网络
位置感知网络
ID感知网络
统一保障的城 市级信息安全
体系
信息安全 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 技术体系
更具潜力的产业发展环境
n 无所不在的高速宽带网络和随时随地 的远程信息获取 n 更为优化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产 业发展服务体系 n 信息丰富共享并互联互通,实现服务 创新和产业服务水平提升 n打破产业分立的边界,从而带来新型 的产业结构,带动集约型产业共同发展
智慧城市总体结构框架
智慧城市 运营管理应用
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循环体系

“体系”概念
1)为实现某个特定的战略规划目标,将不同类 别相同类别的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进行一体化的 集合称之为“体系”。
2) 以“系统间组织”为核心,横向+纵向、上 下左右,强调总体规划、自上而下;
3)通过《总体规划方案》和体系框架图体现。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综合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运行管理、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为一体的 城市发展新模式,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现代城市综合竞争力和 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制高点。
“智慧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调整 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重的需要。
智慧城市理论体系要点
1)全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整合;全社会管 理和服务资源的整合(两个“整合”=4I+3I)。
2)基于“智慧城市”平台,打通政府职能、 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企业经济的“经脉” (4I)。
3)基于“智慧城市”平台,将4I延伸到智慧建筑、
智慧社区、智慧家庭(3I)。
4)建设城市级信息互联互通“一级平台”, 城市级数据共享“数据资源中心”。
智慧交通统一调 度系统
智能通信统一管 理系统
现代服务业优化 配置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