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储存与养护 药品的仓储管理

药品储存与养护 药品的仓储管理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2. 药品分类储存的方法
货位编号
➢货位编号的原则:即“三要一能”。 ①要简单; ②要完整; ③要唯一; ④能扩展。
➢货位的编码方法: 货位的编码方法有4种,分别为地址式、区 段方式、商品群别方式和坐标式。地址式编码方式是各类仓库使 用最多的一种编码方式。 ➢货位编号的设置:货位编号可标记在地坪或柱子上,也可在通 道上方悬挂标牌,以资识别。
➢分析货物的特点 ➢对储存空间进行规划布置 ➢进行货位编码 ➢作业流程的合理布局
第二节 药品仓库的作业管理
3. 库房内部布置
库房门
横列式
库房门
纵列式
库房门
纵横式
库房门
货区平面布局形式
倾斜式
第二章 药品的仓储管理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1.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管理 (1)仓储成本核算


批发仓库
设置在药品的销地,将采购的药品分批发货

主 要
零售仓库
设置于零售企业内或药店附近,对药品进行短期 储存
业 务
加工仓库
设置在药品生产区或供应区,对某些药品进行简单 的流通加工
职 能
储备仓库
设立的专门仓库,药品较长时期脱离周转


中转仓库
设置在铁路、公路、航运等交叉汇集点,有齐全的 装卸设备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2. 药品分类储存的方法
(2) 药品分类储存的方法
分类
•按剂型采取同类集 中存放
货位 •每区又划分为若干
货位
•根据各个剂型的特殊 性质选择适宜的存放 地点 •把存放地点划分为若 干货区
分区
•货位按顺序编号
编号
“分区分类、货位编号”
(4)便于管理人员掌握药品进出库活动规律,熟 悉药品性能,提高保管技术水平。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1.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管理
❖实行库存数量控制技术 ➢定量进货法 确定进货点(订货点) 进货点=进货提前期需求量+安全库存量 =日均需求量×进货提前天数+安全库存量 ➢定期进货法 ①确定进货周期; ②确定最高库存量。
最高库存量=(进货间隔天数+进货提前天数)×日均需求量+安全储备量 最低库存量=进货提前天数×日均需求量+安全储备量 进货量=最高库存量-现有库存量
在途库存 持有成本
仓储成本核算
仓储持有 成本
缺货成本
订货成本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1.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管理
(2)仓储成本控制
❖仓储成本合理化
➢仓储低成本 ➢仓储高效率 ➢仓储优服务 ❖仓储成本不合理
➢仓储时间过长 ➢仓储的数量不合理 ➢仓储条件不足或过剩 ➢仓储结构失衡
仓储成本控制的目标: 实现仓储成本合理化 仓储结构失衡主要包括以下3方 面: ①仓储货物的品种、规格等失调; ②仓储物品的各品种之间仓储期 限、仓储数量失调; ③仓储地点选择不合理。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采用几层乃至几十层高的货 架储存单元药品,每个单元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药品, 用巷道堆垛起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的仓库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1. 药品仓库的分类
(2) 药品仓库的种类



➢大型企业仓库内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00m2;



➢中型企业仓库内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000m2;

件 分
气调仓库
能够控制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药品仓库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1. 药品仓库的分类
(2) 药品仓库的种类
平房仓库
单层建筑仓库。建筑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移仓 作业方便;土地利用率低
多层楼房 仓库
两层或两层以上建筑的楼房仓库。可提高仓容量 和土地利用率;建筑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高层货架 立体仓库
10~30℃


各类库房相对湿度均应控制在35%~75%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1. 药品仓库的分类
(1) GSP对库房分类的要求
➢原料药库
按 医
➢制剂药品库
药 ➢制剂辅料库
商 ➢中药材库
麻醉药品库、医疗用毒性药品库、放射性 药品库和危险品库为专用仓库
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品 ➢中药饮片库
不靠外墙、无窗、无通风孔
(1) 药品分类储存的目的
为存取药品提供准确位置,方便药品的入库、上架、查询、出库,节 省重复找寻药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利用仓库使用空间; 便于药品养护和检查盘点; 便于掌握药品进出库活动规律,熟悉药品性能,提高保管技术水平; 利于掌握和控制药品存量; 避免药品乱堆乱放导致过期而报废,有效掌握存货而降低库存量; 利于合理配置和使用机械设备,便于用电脑管理,提高机械化、自动 化操作程度。
商品的盘点一般都是盘损,即实际值小于账面值,但只要盘损在
规定范围内即为正常。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2. 仓库设备管理
(1)GSP对仓库设备管理的要求
GSP 规定 库房 配备 的设 施设 备
➢药品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 ➢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备; ➢有效调控温湿度及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 ➢自动监测、记录库房温湿度的设备; ➢符合储存作业要求的照明设备; ➢用于零货拣选、拼箱发货操作及复核的作业区域和设备; ➢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 ➢验收、发货、退货的专用场所; ➢不合格药品专用存放场所; ➢经营特殊管理的药品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储存设施。
第二章 药品的仓储管理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一、药品仓库的种类 (一)GSP对库房分类的要求 1.按一般管理要求 2.按温度管理要求 3.按特殊管理要求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1. 药品仓库的分类
(1) GSP对库房分类的要求

待验库(区)
一 般
发货库(区)

退货库(区)
仓储作业区
各个库房 通道
装卸作业场所 保管员工作室
辅助作业区
验收收货办公室 养护室
退货办公室 票据管理室 存放包装材料场所 停放搬运装卸机械场所
行政生活区
行政办公室 警卫室、汽车队
食堂、浴室 文体活动室 宿舍、休息室
第二节 药品仓库的作业管理
2. 药品仓库的库区布局
(2)仓储作业区布置 仓储作业区合理布置的要求:合理安排各个库房的位置,力求 最短的作业路线和最少的道路占用面积;有效使用人力资源和设 备,方便药品存取;减少库内运输的距离,提高库房面积和仓容 利用率。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四号定位”法
将仓库号、区号、层次号、货位号这四者统一编号。编号的文字 代号用英文、罗马及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如以 8-6-5-4 来表示8号仓库6区5层4号货位。 将仓库号、货架号、层次号、货位号四者统一编号。
如以 6-5-4-13 来表示6号仓库5号货架4层13号货位。
第二章 药品的仓储管理
第二节 药品仓库的作业管理
第二节 药品仓库的作业管理
1. 药品仓库的选址
经济环境
➢ 货流量的大小 ➢ 交通的便利性 ➢ 城市的发展 ➢ 经济区域和药品的合理流向 ➢ 药品生产的布局
自然因素
➢地理因素 ➢气候因素
政策环境
第二节 药品仓库的作业管理
2. 药品仓库的库区布局
(1)仓库总平面布局 仓库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1. 药品仓库的分类
(2) 药品仓库的种类
按 仓
通用仓库
亦称普通仓库,此类仓库技术装备比较简单、建 造比较容易、适用范围广泛



保温、冷
有制冷设备,并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以保持所

藏、恒温
需的温湿度

恒湿仓库

设 备
危险品仓库
用于储存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辐射的药品仓库, 有一定的保管条件,对危险品起防护作用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1.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管理
❖实行库存分类管理 ➢ABC分类法
A类存货品种数少、销售额大; C类存货品种数多、销售额小; B类存货品种数和销售额都处于中等。
➢CVA分类法 ①最高优先级:是生产经营中的关键性存货,不允许缺货; ②较高优先级:是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存货,但允许偶尔缺货; ③中等优先级:是生产经营中比较重要的存货,允许合理范围内的缺货; ④较低优先级:是生产经营中需用的、但可以替代的存货,允许缺货。
(5)利于掌握和控制药品存量,避免药品乱堆 乱放使过期而报废,并可有效掌握存货而降低库存 量。
(6)利于合理配置和使用机械设备,便于用电 脑管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程度。
第一节 药品分类储存管理
2. 药品分类储存的方法 分区
➢ 按药品类别、储存数量、结合仓库建筑和设备条件等,将 储存场所划分为若干货区,并规定某一货区存放某些药品。 ➢ 仓库要留出机动货区。 ➢ 每一种药品都有固定的仓位,统一编号。
第三节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与设备管理
1. 药品仓库经济指标管理
(3)仓储的效益、效率与质量分析指标
❖仓容利用指标 ❖存货周转指标
➢存货周转次数:周转次数越来越多,则存货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天数:周转天数越来越多,则存货周转速度越慢 ❖仓储成本效益指标 ➢仓储成本率(仓储成本比重)=仓储成本÷物流总成本 ➢仓储费用率=仓储费用额÷平均库存额 ❖仓储作业质量指标 ➢存货完好率=商品完好量(额)÷平均库存商品量(额) ➢存货损坏率=商品损坏量(额)÷平均库存商品量(额) ➢出入库差错率=出入库误差量(额)÷出入库总量(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