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私法教程-第四课-共五课
国际私法教程-第四课-共五课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 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四)不动产买 卖、租赁或者抵押合同,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 《民法通则》第149条、《继承法》第36条:不动产的 继承也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国的做法(动产)
• 《民法通则》第149条和《继承法》第36条规定动产的继承适用 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 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五)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住所地法。 (六)动产质押合同,适用质权人住所地法。 • 《海商法》第270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 适用船旗国法律。”第271条规定:“船舶抵押权适用船旗国法 律。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租赁期间,设立抵押权的, 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第272条规定:“船舶优先权,适 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 《民用航空法》第185条规定:“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 让和消灭,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第186条规定: “民用航空器抵押权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第187 条规定:“民用航空器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律。”
第十章
知识产权
第十一章
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一 般制度
第一节 合同的法律适用
解决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不同方法论
• “分割论”与“单一论”的对立 (1)对于同一合同来说,“单一论”主张对整个合同 适用同一法律,“分割论”主张合同的不同方面适用不 同的法律; (2)对于不同性质的合同,“单一论”主张不分类型, 统一确定其准据法,而“分割论”主张适用不同的法律。 • “主观论”和“客观论”的分歧 主观论认为合同应由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支配。 客观论认为合同的准据法就是在客观上最恰当地适用 于合同的法律。
一、合同准据法的确定方法
(一)意思自治原则:主张合同由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支配。
1.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时间 2.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明示、默示) 通常的推定依据:合同中关于诉讼或者仲裁地点的条款、 合同使用的文字、合同中的特殊术语、合同的格式、支 付的货币、当事人之前的习惯做法、以及当事人在诉讼 中的行为等。 3.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的范围 (1)实体法(国内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或习惯做法) (2)当事人能否选择与合同没有客观联系的法律? 4.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必须善意、合法,并不得违背公 共秩序和强制性规则。
第二节 国际破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国际破产的两个基本问题
• 债务人在一国被宣告破产后,是否要在其他国家再申 请破产宣告? 单一破产制:债务人在一国被宣告破产后无需在 另一国再被宣告破产,原破产宣告可影响债务人位于 各地的财产,在破产程序中发布的命令以及作出的处 分在各地均为有效。 复合破产制:是指一国法院已对某一债务人在一 国宣告破产的事实并不能排除另一国法院再对同一债 务人宣告破产。 • 一国的破产宣告具有普及的效力,还是仅具有地域的 效力? 普及破产主义(普遍性原则)、属地破产主义(地 域性原则)、折衷主义(新实用主义)
四、中国的立法和实践
• 《企业破产法(试行)》及其司法解释 • 《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及其司法解释 • 2002.7.18最高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 题的规定》 • 2006.8.27《企业破产法》
第三节 信托
• 信托是指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足以信赖的第三者, 使其按照自己的希望和要求进行管理和运用的法 律制度。 (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二、国际破产的管辖权
• 主营业所所在地 • 住所地(居所或居所地) • 财产所在地
三、国际破产的法律适用
1.破产程序——法院地法 2.破产管理——管理地法(/法院地法/破产宣告 国法) 3.破产财团 • 破产财团的范围——破产宣告国法 • 动产抑或不动产——物之所在地法 • 债权人对破产财团的物权——物之所在地法 • 债务人对抗债权人的抵消权或否定权——破产宣 告国法 4.破产债权——破产宣告国法或破产宣告时的财产 所在地法
一、信托的法律适用
• 遗嘱信托和设定信托 • 信托自体法理论,即信托适用当事人欲使信托受 其支配的法律;如当事人无此明示选择,且不能 依情况认定当事人选择的意向时,信托适用与信 托有最密切、最真实联系的法律。但,对于不动 产信托,物之所在地法仍是主要的冲突规则。
二、海牙1985年《关于信托的准据法及其承 认的公约》
中国的做法(不动产)
• 《民法通则》第144条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 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 •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86 条: “土地、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 固定附属设备为不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 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律。”
• 五章32条 • 第一章:关于公约适用范围的规定 ——信托准据法的确定及信托的承认;遗嘱信托除外 • 第二章:关于信托准据法的规定 ——首先是财产授予人指定的法律;其次是与信托有最 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 第三章:关于信托承认的规定 ——前述“信托准据法”产生的信托,得被承认 • 第四章:关于一般条款的规定 • 第五章:最后条款
第九章
财产权
第一节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
一、 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二、 物之所在地的确定
• • • • 不动产:物理上的所在地 有体动产:物理上的所在地 无体动产:该项财产能被有效执行的地方 车辆、船舶、民用飞机等运输工具:注册地/企业 主营业所所在地 • 运输中的物品:在冲突规范中对动产所在地加以时 间上的限定
三、 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
(一) 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 (二) 物权客体的范围 (三)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四)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方式及条 件 (五)物权的保护方法
四、物之所在地法适用的例外/特殊物权关系的法 律适用
(一)外国法人终止或解散时有关物权关系一般适 用法人属人法 (二)遗产继承关系 (三)无主土地上的物的物权关系 (四)国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