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IES AND RESEARCH理论与研究-54-基于城市文化宣传的机场视觉体系建设———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例童钰瑶,周敏,毛海月,程倩倩基金项目:“本课题由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Fund Of Postgraduate ,Xihua University )。
编号:JGJJ2017111作者简介:童钰瑶(1993-),女,研究生,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艺术。
周敏(1994-),女,研究生,西华大学,工业设计及理论。
毛海月(1993-),女,研究生,西华大学,工业设计及理论。
程倩倩(1993-),女,研究生,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艺术。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城市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自信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内在力量。
机场,是一座城市的枢纽,作为城市的一张对外名片,是来访者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第一印象。
机场的舒适度对人们旅途感受的影响大,一个让旅客可以暂时忘记旅途疲惫、陶醉于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空间成为机场设计的首要目标。
因此,如何在机场视觉设计中融入城市文化,使作为城市旅游的核心枢纽之一的机场,体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让人们更好的体会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并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
因此,它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宣传作用也不断加强,机场的视觉体系设计应该生动、立体地展现了成都城市文化,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城市文化;机场视觉建设;成都中图分类号:J1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4-0054-021研究目的和意义1.1研究目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极速前进着,而机场作为城市对外的“窗口”,它的设计、建筑、创新的步伐也在同步发展。
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都的城市文化格外引人瞩目。
然而,作为成都的“窗口”———双流机场,如何在视觉设计中传播成都本土文化,如何表现成都城市文化,这是我们需要研究与考虑的问题。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有以下四点:(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作为我国面向国际的一个窗口,建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文化视觉体系,宣传成都文化。
(2)通过对机场传播接触点的收集整理,对城市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对城市文化传播机制的归纳总结,将城市文化的传播与机场视觉体系建设相融合,形成具有城市独特性的机场文化视觉体系。
(3)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实际研究对象和设计实践场所,使机场融入成都文化,又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
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设计完成、总结出一套实践设计成果,并形成相应的理论经验供后续各城市机场建设发展所需。
(4)通过此次项目研究,提升个人素养、研究水平。
通过跨学科交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为之后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2研究意义本文以成都文化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中视觉设计为前提,通过对成都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发展历史及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并结合具体实际的实践分析,论证了成都文化在机场视觉设计中传承与发展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成都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结合,努力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升成都文化的宣传力度。
明确了宣传成都文化机场视觉效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成都文化的宣传传播,和对成都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1)通过对成都文化融入机场视觉体系设计的阐述与实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宣传成都文化的重要性,更加有机会第一时间了解成都的文化,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成都文化的魅力。
(2)成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地区,打造具有成都文化特点与现代风格结合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双流机场作为城市重要的特色名片,推动成都打造成为具有独特成都文化特质的旅游胜地。
(3)感受成都的国际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文化、饮食文化,打造文化之都。
利用视觉体系的价值,反映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的田园风光,物产富饶,生活舒适,安定和谐的成都城市文化。
(4)从理论方面而言,通过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成都文化视觉体系建设,可以对国内机场设计改造提供一个参考价值,为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机场的系统性、标准性的帮助。
2成都城市文化成都是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是巴蜀文化的故乡。
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有4500年以上从未间断的文明发展史,传承至今,积淀深厚。
与其他城市的单一文化不同,成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要打造成都城市文化的品牌还需从多方面入手。
2.1国际文化成都市“十三五”纲要中提出精心打造“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三大国际文化品牌。
其中,大熊猫文化是三大国际文化品牌中最有名气的一个。
憨态可掬的熊猫是中国的符号,也是成都的标签,在很多地方,大熊猫已作为成都城市国际化营的形象品牌。
相比于大众熟知的“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或许低调很多,“金沙文化”是以金沙遗址为基础发展出的文化,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也是3000多年前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三,青城山道教文化和都江堰文化成就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南侧的青城山,山东麓有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芒城遗址,对揭示古蜀文明具有重Vol.41/No.04/Westleather-55-要意义。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而且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是国宝大熊猫重要分布地之一。
2.2特色文化成都的“三国文化”和“诗歌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由刘备建立的蜀汉都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深刻的三国烙印,而沉睡在成都大街小巷中的那些三国遗迹,为世人诉说着属于三国时代的兴衰往事。
从刘备、诸葛亮到苏轼、李白,成都诗歌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曾经有人说,抒写中国两条大江大河最有气势、影响最大的诗句均出自两位四川人,一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李白),一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在当代,四川的《星星》诗刊,是推动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阵地。
2.3传统文化国际文化、特色文化是成都文化悠久的灵魂,然而,作为更贴近人们生活的传统文化则更像是成都文化的血肉。
成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其中以“蜀绣文化”“戏曲文化”“皮影文化”最为突出。
蜀绣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蜀绣起源于古蜀国的民间刺绣。
数千年的蜀绣工艺,历经风雨变幻,兴衰起落,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不断发展演绎,成为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
成都的蜀绣光彩夺目、精美绝伦,而成都的戏曲则另有一番韵味。
成都的“戏曲文化”当属川剧,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与成都的戏曲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是成都的皮影文化。
皮影,又称灯影戏,属四川西路皮影,是四川皮影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
造型古朴庄重,雕刻精致,线条流畅,设色古朴不失鲜艳,整体上典雅精致。
成都的“皮影文化”其底蕴丰富,源远流长,它对研究中国的历史、戏剧、美术、民间文学、民俗以及宗教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4饮食文化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茶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成都闻名遐迩的“饮食文化”。
成都爱喝茶,会喝茶,每逢周末举家老少,呼朋唤友,一坐就是半天。
君不见一条府南河,两岸见茶客。
大街小巷风情万种的茶馆更是各显其中,借山靠水。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早的国家,成都作为川酒文化的中心,其“酒文化”更是历史悠久。
早在3000年前至3500年前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酒器的存在,而川酒也几乎占了全国名酒的40%。
四川佳酿名扬四海,香飘万里,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佼佼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成都的“美食文化”是成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美食有很多,其中川菜和火锅当属成都美食的代表。
成都就是这样一座多元文化集中的城市,文化底蕴悠久丰厚,大气不失委婉,繁华不失古朴,奔放不失娇媚。
这些文化都是成都的一张张名片,体现着成都的性格、代表着成都的形象。
3机场视觉体系概述机场是城市之间交流最快捷的交通枢纽,是一座城市形象的一扇门,起到传承一座城市文脉肌理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根据机场接待旅客,业务,空运的作用来看,其机场的空间规划是具有统筹和组织管理性。
根据功能性划分,其机场航站楼的空间区域大致分为服务区,公共设施区,办公区,功能区。
在机场中,向旅客展示出城市形象最为直观的区域便在服务区,因为旅客在机场航站楼停留时间最长的便是迎客厅,候机厅等。
在机场的视觉体系的管理上,这些空间是视觉设计最集中的地方,通常设置广告位、LED 液晶显示屏、装饰性的壁画等来增添机场内部空间的装饰性和人性化的需求。
在满足航空港交通建筑的基本功能下,其室内环境视觉设计体系建设会影响到机场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整体形象。
在视觉系统的建构中,机场的导视系统设计最注重的在于指示的功能性,而在装饰空间的设计上会以提高旅客的服务体验为主。
装饰空间设计通常选择美观实物来吸引旅客,让旅客在等待闲暇的时间段有视觉上的审美体验。
对于科技感极强的机场来说,内部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冰冷感,通过明亮色彩的添加会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可以缓解旅客在漫长等待中焦急烦躁的心情。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开始对生活各方面提出审美要求,以及对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共鸣。
机场作为一个城市的枢纽站甚至于为国家名片的作用,应充分在机场空间中融合地域文化,更好传播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形象,使旅客能感受这个城市的热情和魅力。
4双流机场视觉体系建设的规划提议视觉体系的建立是在视觉体系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要优化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的视觉系统,实现系统的统一。
对内梳理机场空间中常用的接触点,调研可进行设计的内部设施和区域,对区域之间的连接通道,视觉引导逻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和流程图绘制;对机场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进行收集整理。
对外整合成都的城市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理事资源、文化氛围等,使视觉体系等设计根值域城市文化特色中,摆脱机场同质化达到特色化差异化。
创造视觉体系的目的,是以独特的文化内涵结合灵活参与的互动形式吸引游客对成都的感知,体验成都城市文化品牌的精髓。
在视觉体系的建立中,如果在较封闭的壁画走廊加入自然轻柔声音,对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是一次独特的享受。
一个优秀的视觉体系设计要与当地的空间环境,人物活动场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使自然形态与人造文化景观形态合理的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