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作者:李冀新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3期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企业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手段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设备的应用给企业管理制造了便捷的条件,但同时又将企业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再加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企业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安全危险也随着增加。
因此,在企业内部开展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审计工作可以方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运行时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实现企业运行风险的规避,但是在开展审计工作本身有具有一些风险,本文将对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原因;防范措施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管理进行规范的调整的重要工作,审计工作会产生大量的对企业发展的客观意见,对公司经营制度的调整有重要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近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相比,企业内部的升级人员专业性较弱,所以在对审计风险进行调控时的困难性较大,因此要求审计人员提高职业能力水平,抱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要求,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降低。
1 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告是合法、公允以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就其风险问题的产生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客观原因
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工作职能的性质和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风险存在的必然性,这是导致在企业内部开展审计工作存在一定风险的客观原因之一。
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结果来开展审计工作,因此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都是企业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质量部分工作都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给其工作效率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在开展会计工作时,其信息的记录工作是在经济业务开展之后执行的,所以在时间和准确性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另外,审计工作又是在会计工作所形成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践方面又较会计工作滞后了一个阶段,这种巨大的时间差异性使得内部审计的风险随之产生。
所以,会计和审计这两项工作执行的时间差异是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又一客观原因。
企业内部执行审计工作的部门是一个包含于整体企业结构之内的职能部门,地位较为特殊,其主要的职能责任就是对企业内部的工作进行审核,然后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构为企业制定相应的修改意见,一切工作都是为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为企业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而进行的。
因此,要对公司能不一切需要开展审计工作的项目进行审查和估计,基本不能实现对项目的挑选,在审计项目选取上具有很强的被动性,这就造成其审计质量和效果的降低,与采用外部审计中介的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方式产生的工作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也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易风险性增加客观原因之一。
1.2 主观原因
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主观原因也是造成其风险性增加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时需要承担很大风险,因为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专业性较外部审计机构而言相对较弱,在工作方法和技术能力方面相对落后,在工作执行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工作效率不高,进而导致企业内部设计风险的形成,这是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之一。
另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高低不一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观原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外部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距使得内部审计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2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科学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是所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完善和加强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是所有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制度,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如果也能把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做到科学化管理,那么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内部审计风险,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行业自律机制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是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行业自律组织,它能为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并予以评价。
所以我们内部审计协会应大力推进和传播内部审计信息和国际先进惯例,致力于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行业自律机制,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打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2)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建立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等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科学严密的审计计划和方案,编制审计工作程序和相关内部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流程,充分评估审计风险。
未来的内部审计事业是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整个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评估,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为此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增强审计责任感,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是企业内部审计科学化管理的方针政策。
2.2 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科学化管理
(1)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确保引进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审计专业考试,持证上岗,这样严格的内部审计执业资格制度,提供了一个具有审计工作能力的内部审计人才平台。
其次,根据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及时增添配备相关审计人员,为节约成本,也可以聘用兼职审计人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2)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审计人才,促使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高度重视后续教育。
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更新变化,掌握新的专业技能和审计方法,及时运用现在审计技术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任务,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其次,要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培训内容,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能加强不同企业间内部审计人员的交流,增强他们的职业谨慎性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审计工作是一项客观性极强的工作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计风险对公司的管理和改革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所以,要时刻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尽量减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但是审计工作中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因此,一定要仔细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认真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小燕,钱伟.关于对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31).
[2]林群.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