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与节能降耗
摘要: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二级系统,简称二级)是轧钢生产过程脱
离“粗放型”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备手段,只有依靠科学有效的过程
控制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操作人员“凭经验烧钢”所带来的各种质量和成本问题。
深圳市库马克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库马克轧钢加热炉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应用到钢铁企业对轧钢加热炉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应用到某中板厂和厚板厂,对于该厂的精细化管理及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轧钢;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节能降耗
钢铁需求和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
近年来,钢
铁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已超过能源消费总量的15%以上。
钢铁产品的升级换代和
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带来节能,反而增加了轧钢过程的能耗。
加热炉一直是轧钢厂
最重要的耗能设备,其能耗约占钢厂总能耗的70%左右。
高耗能国家轧钢加热炉
不仅浪费能源,污染了环境,而且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期
可持续发展,是否这样的改进,降低加热炉的能耗轧钢厂加热炉势在必行。
1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
1.1在实现工艺目标中的作用
该炉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加热炉钢坯能满足工艺要求。
钢坯温度
满足工艺指标要求。
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坯料的温度和均匀性;另一种是钢坯表
面的脱碳强度。
对于第一类技术可以监测目标,“钢坯温度,钢坯温度的核心和表面之间的差异”和“钢坯温度时间”来实现。
第二类的过程目标,因为网上的难度
(直接或间接)检测,从控制的角度出发,仅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减少钢坯脱碳,高温度和加热时间,特别是在氧化气氛中高温钢坯炉气的“持续时间”。
毕竟,实现过程目标都离不开计算机二级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利用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钢坯加热过程的命中率,从而间接影响产品”目标的命中率,其经济效益在行业内已取得的共识。
具体数量取决于目前的生产管理水平。
1.2在降低加热生产消耗中的作用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降低钢坯加热的加热消耗。
降低生
产成本的前提是保证钢坯温度达到工艺目标。
在加热炉的生产能力不能完全满足
轧钢系统的要求,利用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生产需求,天然气
消费量并不一定比没有加热炉控制系统减少工艺优化。
但是,如果炉子的容量满
足轧机的最大容量要求,钢坯加热的加热时间将减少,钢坯加热的气体将大大减
少间接。
至于“烧钱时间”的减少,取决于现有的管理水平。
在没有加热炉过程控
制系统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不能准确掌握钢坯的温度状态,因此不能真正了解实
际钢坯过烧时间。
通过工艺优化控制系统,操作员可以至少直接监测钢坯的温度
变化过程,这是可能的,以减少不必要的加热时间的钢坯。
2加热炉节能降耗技术在加热炉上的具体应用
2.1将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在生产工艺上
坯料的热送热装工艺具有非常大的潜在经济效益,这一点在加热炉的实际生
产以及应用中得到充分的证明。
针对不同热装温度的钢坯,需要采用与这些不同
的钢坯相适应的加热工艺,这项措施能够充分体现坯料热装所带来的效能,即节
约能源、增加产量以及降低能耗。
因为连铸坯的热装温度一般较高,那么在对其
进行加热时,可以忽略由于加热速度而引起的热应力对铸坯的作用。
在对热装连
铸坯进行加热时,需要采取不同于加热冷装连铸坯的加热工艺,出台连铸坯热装
的加热工艺制度;将预热段、加热段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较低的范围内,或者可
以直接将装料端低温段的部分烧嘴关闭,开展高温加热段、均热段两段加热制度。
2.2改进操作技术
充分开发和应用烟气余热双蓄热式加热炉蓄热的装置为:空气烧嘴以及高炉
煤气烧嘴前的蓄热室。
基本原理为:依托换向系统促使烟气流经蓄热室里的蓄热体,烟气流量大小的控制是依靠排烟机前的排烟流量阀实现的,从而实现对蓄热
室温度的控制。
当烟气将热量传导给蓄热室里的蓄热体后,经过换向燃烧,对流
经蓄热体的空气与高炉煤气进行预热,使温度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提高
了高炉煤气的发热量。
合理控制炉膛压力节能降耗的另一有效措施为将炉膛的压
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能够降低出炉口以及入炉口喷火导致的热量损耗。
在这
方面要确保炉体密闭性,尽最大可能将炉压控制在微正压或者30Pa上下。
当不
出钢时,要及时关上炉门,避免炉气溢出以及冷空气的进入。
2.3有条件的自动控制
任何控制系统设计都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特定干扰来制定的,自动控制应在这
些特定干扰发生时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当其他干扰发生或干扰克服不完全,仅
靠PID闭环反馈起作用时,自动控制就显得缓慢且无力。
一般,在轧制节奏平稳、钢坯品种规格稳定时,采用最基本的串级比值控制
方法即可满足控制质量要求。
控制回路一方面按比例稳定调节煤气和空气的流量,另一方面对温度偏差进行细微的调整。
它起到了比手动操作更为精细的调节作用。
当轧制节奏波动频繁时,虽可采用生产率前馈的策略来克服,但由于前馈模型不
可能十分精确,每次补偿都会有些剩余干扰而造成温度的波动,且从一个稳态到
另一个稳态一般至少需30~50 min。
如果轧制节奏波动周期小于这一时间,则必
将使炉温对象失去稳态和控制质量的下降。
品种多且批量小是对燃烧自动提出的更大挑战,不同品种的加热制度使炉温
设定值相应变化。
由于缺乏针对品种变化干扰的控制手段,故仅靠温度闭环反馈
控制调整会导致温度响应速度较慢。
例如,钢种I要求出钢温度960e,相邻钢种
II要求出钢温度1060e,此时炉温设定值相差较大,则很难获得理想的控制质量。
2.4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
轧钢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换向控制和燃烧控制系统。
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对加热炉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输出控制和报警功能
可以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对设备进行燃烧和换向的手动和自动功能。
变速控制
系统包括换向控制原理、燃气快速燃烧安全控制和气动报警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燃烧控制原理、数据处理与显示、蒸发冷却自动控制等。
采用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炉内热量的损失,有效地控制了加热炉和蓄热室的温度;
2.5加热炉装炉技术的改善
该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不定形耐火材料现场捣的原始施工方法,浇水和预制吊装,提高炉壁的气密性,延长炉衬使用寿命。
近年来,加热炉热装技术,提高连铸坯质量,连铸机和加热炉有效,轧机和连铸机的生产节奏的协调提高,
连铸机分离问题和排气热损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2.6 有操作者干预的加热炉燃烧系统自动
如果将加热炉燃烧系统自动理解成是无人操作,那么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无人值守的自动需要更全面的实时和专家信息支持,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到。
因此,由于经验知识不完整,自动控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则需操作者的手动干预:
鉴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自动控制效果差的情况,一些操作者就断然认为
自动不好用,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自动系统在另一些情况下会稳定运行,实现
手动无法做到的精细调整。
因此,要引导操作者熟悉自动操作,了解自动效果,
掌握自动控制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会效果变差,对自动控制做到心中有数,最终形成大多数时间坚持自动,必要时少量手动干预的操作习惯。
3结论
本系统应用在某厚板和中板轧钢加热炉过程的优化控制上,不仅为该厂精细
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贡献,确保所有钢坯的出钢温度满足轧制温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钢坯加热过程中的碳流失,也为该厂节省钢坯加热煤气用量和减
少钢坯氧化烧损量下降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会波,于政军.轧钢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与节能降耗[J].电气传
动,2016,06:61-65.
[2]张淼,苏高强,姜秀光,杨敏,杨超.节能降耗城市污水处理装备与过程控制系统
集成及示范[J].科技资讯,2016,10:163-164.
[3]马帅.基于过程模拟的AAO工艺节能降耗优化控制系统研究[D].清华大
学,2014.
[4]朱传清.加热炉加热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D].辽宁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