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32分)
1.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_________。
”
A.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四项基本原则
D.科技兴国
2.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在中国
_________举办_______年世界博览会,这将成为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A.北京 2008年 B.广州 2010年
C.上海 2010年 D.重庆 2008年
3.对原始社会的认识,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的阶段
②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它比奴隶社会优越
③原始社会是人类理想的社会
④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平等互助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奴隶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奴隶主对奴隶野蛮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B.私有制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奴隶起义
5.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的是( )
A.第一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6.“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取得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资产阶级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资本主义国家是“民主国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南北矛盾
8.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 )
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结果
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人民当家做主
C.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人民享有监督权
1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
A.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C.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国务院授权新华社今天播发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自2002年11月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
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12.下列不属于我国继承法所确认的遗产是( )
A.公民的林木
B.公民的文物和图书资料
C.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D.公民承包的渔塘
13.小学生冯某在上学经过一居民楼时,被从刘某家阳台上落下来的玻璃划破耳朵,那么,冯某的医疗费应由( )
A.自己的父母承担
B.冯某所在学校承担
C.刘某承担
D.冯某的父母和刘某共同承担
14.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举行“3·15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歌颂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先进典型,并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曝光,这一做法( )
①发挥了舆论工具的监督职能
②体现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精神
③增强了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④侵犯了某些厂家、商家的名誉权、隐私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式,这说明( )
A.我国公民的权利不广泛、不充分
B.我国公民的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C.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了限制
D.行使公民的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16.青年张某到电影院看电影,其间烟瘾大发,便吸起来,随后,又不听管理人员劝阻,大吵大闹,引起场内秩序混乱。
张某的行为属于( )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D.犯罪行为
二、简答题(满分23分)
17.(1)根据以下信息提示,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及时间(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02年7月19日,民政部宣布,我国1930.8万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应保尽保”。
请用初三思想政治课有关知识来分析这件事说明了什么?(6分)
19.初三某班同学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2002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大案件”的特别报道后,触动很大,深刻感受到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须依靠法律的保障。
于是他们决定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这一主题出一期黑板报,用以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提高同学们法律意识。
请你为他们投稿。
(8分)
要求:(1)要符合主题要求。
(2)形式为自问自答,也就是要围绕主题设计问题,并附上简明答案。
(3)每位同学至少设计并回答两个问题。
三、辨析题(共8分)
20.小明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位同学,一天放学回家后,他与姐姐说了一件他们班里发生的事:“我们班的张强,连着好几个礼拜都不交作业了,下了学就去网吧,老师批评他好几次他都不改。
五年级的时候他还当过市三好学生呢,老师今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仅撤销了他的三好学生,而且还警告他,如果下礼拜还不交作业,让他家长把他领回去,不用上学了。
”
请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各方都有哪些违法行为?为什么?
学生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吧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说明题(共17分)
21.材料一: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按中央统一部署,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2年,太原市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置身今天的太原,无论是长期生活在此的市民,还是远道而来的宾客,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太原市变了,太原城漂亮了,太原人文明了,市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材料二:与此同时,我们还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个别人随手丢弃垃圾,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故意损坏公用电话等公用设施,在干净整洁的墙壁上乱写乱画等。
(1)结合材料一,请分析说明太原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什么积极意义?(9分)
(2)请运用初二思想政治课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个别人的行为作一简要分析,(4分)并谈一谈作为市民你打算怎么做。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