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月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提高卫生意思和健康知识水平,提高环境质量和师生生活质量,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2、营造卫生舒适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和谐发展。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爱国卫生运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开展群众的卫生运动,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反映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把组织军民开展群众卫生运爱国卫生运动动,搞好卫生防病工作,当作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件大事来抓。
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一文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力量。
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把开展全地区卫生运动列为施政纲领。
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
三、“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
讲究卫生,预防、减少以至消灭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加快我国
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
随着人们文化卫生素质的提高与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对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必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卫生、健康、幸福的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学习“讲安全,讲卫生”
五、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卫生,健康呢
1、在家里和家长一起动手。
室内,要经常打扫卫生,物品整齐摆放,食物密闭收好,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厨房、下水道、墙缝墙角等容易堆积污垢的地方,。
室外,不要随手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携带宠物出门时要自觉处理好宠物粪便。
农村居民还要注意院落和房屋周围的杂物整齐摆放,及时清理积水坑,垃圾要丢到垃圾池或者指定的垃圾堆放点,露天茅坑要废弃填埋,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
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爱国卫生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爱护、关心公共卫生。
3、保证个人的安全和卫生。
4、加强班级教室及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校园环境卫生面貌。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教室及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在源头上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和病源传播。
5、讨论:班级卫生职责知多少,我能承担有多少
六、爱好校园环境要做到:
1、保护绿树草木,不践踏草坪,不攀摘树枝花朵;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株幼苗。
2、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不随地吐痰,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不在墙壁、树木、课桌上乱写、乱画、乱刻,爱护公物;
4、自觉维持好教室、食堂及周边环境的卫生。
不乱扔废纸、果皮纸屑,使用过的塑料瓶等废品不要随手丢弃;不要将你的食品袋遗弃在教室外;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等杂物,要主动拣起并扔进垃圾箱;
5、勇于监督,同破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和行为作斗争。
小结:总之,通过本次爱国卫生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目前卫生现状,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同学正视卫生问题,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来,以创建健康校园为主线,积极倡导全校学生人人动手,共同创建文明有序、卫生整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做到人人讲卫生,人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