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道路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3)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进口处1米范围内设置反滤层,反滤层必须先贴土工布,再做砂卵石堆囊;为防积水渗入基础,需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夯填至少300厚的粘土隔水层。
4)结合地质情况及墙高身断面的变化情况,需设置沉降缝,为减少砌体硬化后收缩和温度变化等而 产生裂缝,需设置伸缩缝,沉降伸缩缝10~25m,设置一道,缝宽20~30 m m,缝中填塞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150 m m。
8)基底力求粗糙,对粘性土地基和基底潮湿时,按设计要求夯填砂石垫层。
9)墙基沿纵向有斜坡时,基底纵坡不陡于5%,当纵坡陡于5%时,将基底做成台阶式。
10)当基础砌筑在坚硬完整的基本岩层斜坡上而不产生侧压力时,可将下部墙身切割成台阶式,切割后应进行全墙稳定性验算。
11)砌筑挡土墙时,要分层错缝砌筑,基顶及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垂直通缝,砂浆水灰比必须符合要求,并填塞饱满。
挡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30片石,墙身外表面勾平缝。墙后填料内摩擦角>30°,在浆砌污工强度达到70%以上时,才能分层填筑夯实墙背填料。挡土墙每隔15~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并且做成等垂直通缝,并用沥青麻丝墙顶,内、外三面填塞,深度大于100mm。
挡土墙排水设置泄水孔,第一排离地600mm高,其余间距按纵、横向2×2m梅花状布置,注意在泄 水孔1m范围内加贴滤水土工布。
⑵片石基础砌体
①砌筑前,检查片石是否达到设计要求(Mu30片石),有无风化裂纹,将表面泥垢、水锈清除干净。放出基础的中线及边线.据片石每匹高度在转角和交叉处立匹竖杆,拉准线。
②将毛片石底座打平。在基底铺设砂浆,然后将第一匹毛片石沿基础边线砌筑,这样依次向下砌.第一层砌完后将天座打平,片石间较大空隙处先填细石混凝土嵌实。在砌筑第二层时将二层片石底座打平,在第一层上铺砂浆,然后按准线安放片石,灰缝厚度控制在20~30mm.上、下层应错缝搭接。上阶应压砌下阶石块的1/2。
墙面地坪标高随该段微粉出厂道路的右侧路肩顶面高程。挡墙顶部是斜坡面,标高比人行道标高低160mm。结构为带扩展基础的仰斜路肩式片石挡土墙,详以下图示:
基底摩擦系数为0.3、0.4,墙顶均布荷载标准值为20KN/㎡。挡墙基础置于中风化基岩中,地基承载为设计值 f>500KPa,挡墙基础埋置深度要求:对于岩石地基埋深不小于0.5m;对换填土地基埋深不小于0.8m。若挡墙基础不能置于强风化基岩之上时,而是座落在新近回填土时,挡墙基础的地基加固处理如下:①墙高H在2m以内时,基底处理为基槽夯实。②墙高H在2m~4m内,则在基槽夯实之上采用0.8m 厚砂砾石垫层换填加固。③墙高H在4m~6m内,在基槽夯实之上采用大于1.5m厚砂砾石垫层换填加固后,再施工墙体。
②砂浆初凝后,如移动已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砌筑,毛石砌体的第一匹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且大面朝下。
③砌筑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先砌外面石块后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石块间较大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边砌筑边夯填。
③在开挖基槽时,应准备塑料薄膜,以便下雨时在边坡上铺塑料薄膜,在坡顶及坡脚用砖压住薄膜,并在周边基槽外挖一定的小沟,以防边槽外的雨水流进基槽内。在基槽底部做一小沟,在一定的距离内特别在有地下水处做一小集水井,用潜水泵将水排出。
④在砌筑片石基础前应进一步复核轴线、标高,基底宽度。并将基底杂物或松土清理干净。
⑶在沿东、南挡墙内侧5米处,每隔40米设一相对永久性桩点,桩点用砼埋于地下,待每个桩制作时砼初凝前用φ10钢筋插入砼内,钢筋顶面交叉点(轴线与每隔40米交叉点)打上十字叉(钢筋的顶面标高与挡墙±0.000标高相等,高层应进行闭合测量复核。)。
⑷首先用测距仪放出挡墙的中轴线.然后依据挡墙底座宽,基础深度及放坡系数放出挡墙开挖长度和宽度并用白灰划线。作好定位放线记录并签证。
④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饱满度大于80%,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
⑤转角处及交接处不能同时砌起必须留槎,且留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斜槎高度,斜槎面上毛石不应 找平,继续砌时应将斜槎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⑥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滤水层。
⑦挡墙内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松土厚度应为300mm厚,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⑸在场地周围已有建构筑物通视条件良好的墙上作标高点,以控制挡墙上部的高程和水平度。
2、挡土墙基础部份
⑴基槽土石方
①开挖前将场地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向.向有关部门了解和查阅资料,在施工红线范围内是否有地下管线、电缆,洞穴,如有应先排除后方进行开挖。
②基槽土石方部份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当挖至设计标高以上预留30cm则用人工开挖按要求将基底清理千净,并通知设计单位、现场监理和建设单位进行验槽。检查基底承载力、轴线和标高,待达到设计要求后,作好隐蔽检查记录并签证。如挖到设计标高又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等部门意见,挖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超挖部份用C10砼换填(或按设计要求作)挖出的土石方除需回填土留下外,其余土用5~14T自卸翻斗车运出倒至施工区域内指定的场地,以备它用。
备注
1
普工
30
2
石工
30
3
泥水工
10
4
机驾工
6
基槽汽运土方
5
测量工
2
6
电工
2
六、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⑴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以解决挡墙的定位,投设轴线、标高和抄平,竣工时测设竣工轴线和重要标高等。
⑵根据建设单位和勘测设计规划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指定的二个以上水准点及图纸轴线为依据,并要两个单位代表签字认可。
2.施工流水组织
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同时为有利于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挡土墙施工将划分为三大工序:基槽开挖,砌筑挡墙片石以及墙背滤水层。以伸缩缝段流水作业进行,以达到工期合理、有效
四、交通组织措施
详《微粉出厂道路施工方案》
五、施工资源计划
1、投入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投入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特点
三、施工组织及分段流水
四、交通组织措施
五、施工资源计划
1、投入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2、投入劳动力计划
六、主要施工方法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八、工期、质量保证措施
九、冬、雨季施工措施
一十、 施工进度计划表
一、工程概况
微粉出厂道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里程桩号K6+00~K8+80,共计长度280m。设置在微粉出厂道路右侧而又在二桥干道公路 路基边坡下面,挡土墙墙身高度起始处最高,顺新建道路逐渐降低,墙身结构断面详图示
③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砼,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3、 墙体砌筑工程部份
(1)主要施工顺序:

(2)砌筑前施工准备工作
①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并浇水湿润。
②石材应选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石块,并按石块规格对各砌筑部位进行分配,每个砌筑部位所用石块要大小搭配,不可先用大块后用小块。
③清除石块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必要时用水清洗。
④复核各砌筑部份的原有标高,如有高底不平,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平。
⑤按石砌体的每匹高度和灰缝厚度制作皮数杆、皮数杆立于石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石。
⑥当石砌高度在1.2m以上时就要搭设脚手架。
(3)砌筑时施工要点
①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小于20cm,每砌3-4匹为一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外露面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两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小于80mm。
(4)墙体施工要求
1)为排出墙后积水,设置泄水孔,孔眼尺寸一般为100×150 m m方孔,孔眼间距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高出地面≥600 mm。
2)墙顶有山坡时,先在坡脚设置截水沟,以截地表水。可能时,结合使用要求作墙顶封闭处理(如三合土地面等),或夯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以减少地表水下渗。
1
砂浆搅拌机
SJ250

3
2
蛙式打夯机
HZ-160KG

2
3
抽水泵
5kw φ50

5
排水
4
发电机
30Kw

1
预防停电
5
水准仪
DS3

2
6
经纬仪
J2

1
7
测距仪
索佳RCD2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8
对讲机
2Km

2
注:本工程各种检测、试验均委托专业质量检测机构试验。
2、投入劳动力计划
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序号
工种名称
数量(人)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安全目标
无死亡,无重伤事故,把轻伤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安全保证体系
施工中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全面负责安全工作。下设安全监查部门;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和安监员,施工班组设置兼职安全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监控。落实全线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交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教育,使参加施工的每一个人从思想上都对安全工作得以充分重视。做到人人讲安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工程建立的安全保 证管理机构图如下页
12)施工前要作好地面排水保护基坑干燥,岩石基坑应使基础砌体紧靠基坑侧壁,使与岩层结为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