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文学的影响班级:10级生物技术一班姓名:刘南学号:1013030115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文学的影响学者们认为,西方文化的源头是被称为“两希文化”的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
可见圣经对西方文化之影响的深度。
文学方面: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都受了圣经的影响。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事实上,圣经在西方文学中成了如此基本的文献,以致假如缺少了圣经先例,西方文学几乎不可能出现今天的面貌。
”自詹姆斯一世钦定发行革译《圣经》以来,《圣经》至今仍然是世人所知的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一本书籍。
目前至少已被译成1884种不同语言和方言,每年发行量多达一亿册。
它的影响渗透到文学、法律、政治、美术、音乐等各方面,几乎影响了整个文化领域。
17世纪的许多作家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多恩、乔治·赫伯特等的作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受到《圣经》的巨大影响。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圣经》的多达42卷。
他早期创作的历史剧《约翰王》就涉及到约翰王使太阳原地不动的故事。
他在剧中五次引用莎娜玛特妇女回答伊丽莎询问有关她儿子的问题。
班扬的《天路历程》被认为是继《圣经》之后第二部最有影响的作品,作品取自于《圣经》,它描述了一个基督教徒追求天国幸福所经历的旅程。
约翰·多恩的《圣十四行诗》和乔治·赫伯特的优美的宗教诗都直接受到《圣经》的巨大影响。
约翰·德莱顿的政治讽刺长诗《阿伯诃隆和阿基托弗尔》、约翰·韦斯利的《日记》、威廉·柯珀的《欧尔尼赞美诗》等等都是以《圣经》为素材的。
以下简述西方文学古代文学1.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1.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其主要成就包括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2.古希腊文学特征:(1)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古希腊人尽情地展示着人类童年的自然天性,一切都是世俗的、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众多篇章不同程度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
(3)种类繁多,具有开拓性。
古希腊的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文学样式。
3.罗马文学是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1)罗马文学接受并摹仿希腊文学,使希腊文学得以保存并传扬四方。
(2)罗马文学中的东方色彩、基督教色彩又为西文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它和古希腊文学一样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4.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文学开始进入它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时期,产生了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等戏剧家。
5.早期基督教文学在希腊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中介”作用: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结果。
早期基督教文学(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另一个源头。
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简称《新约》),它是基督教的正典。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1.希腊神话最初由口头文学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由古希腊诗人们编集而成书流传至今。
保存神话最多的作品是荷马的两部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古希腊戏剧,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2.神的故事中,天神宙斯是”众神之父”;阿波罗是太阳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罗马人称维纳斯);缪斯是文艺女神。
由于众神住在希腊量高的奥林波斯山上,统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3.英雄传说:讲述了英雄为民除害立功的事迹。
主要有:(1)赫剌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2)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3)珀尔修斯脚蹬飞鞋到遥远的地方去取女妖美杜萨的头颅的故事(4)忒修斯杀死吞食童男童女的弥诺斯牛的故事(5)奥德修斯漂泊的故事等。
中世纪文学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1.中世纪四种文学类型和代表作品:(1)解释“教会文学”:①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需要而创作的文学,由教士们用拉丁文写成。
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神的权威、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目的在于欺骗人民,以维护封建统治。
②教会文学的体裁主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宗教叙事诗,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剧等。
(2)“骑士文学”:①骑士文学盛行于中世纪的欧洲,是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的封建贵族的文学②骑士文学的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骑士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内容主要是表现骑士对恋人,特别是对贵妇人的爱慕和追求。
③骑士叙事诗以法国北方为中心,其内容大多写骑士为了荣誉、爱情和宗教而进行的各种冒险故事。
2. 诗集《新生》是但丁献给他所爱的女子贝亚特丽齐的。
诗歌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把她看作是纯洁和爱的化身,她为他带来了灵魂上的新生。
《新生》在形式上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
3.《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神曲》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族特色。
而民族特色也是它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1.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反对封建观念,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4.“人文主义”:(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2)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下解放出来。
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3)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①用人权反对神权。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5.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有三种文学,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
17世纪文学1.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基础:(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3)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
(4)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2.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巴洛克文学、市民世俗文学。
18 世纪文学1.18世纪文学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
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2.“启蒙运动”:(1)启蒙,原文是“照亮”的意思。
(2)启蒙知识分子认为:人之初,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是和谐的,人们凭理性而生活,人人幸福,事事如意。
可是随着封建文明、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的发展,原有的那个永恒的理性及和谐幸福被破坏掉了,因而社会黑暗起来,人们心灵也愚昧麻木起来。
(3)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为什么要夺,怎样夺,夺后怎样),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一次舆论大准备。
19世纪文学1.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1)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承前启后的现实主义传统。
2.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成为主流,但浪漫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
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也开始出现。
4.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
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
20世纪文学(代表人物)高尔基1.高尔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
早期创作具有两种色彩和风格:一种是浪漫主义的,一种是现实主义的。
2.《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是浪漫主义作品,歌颂英雄的献身主义精神,反映劳动人民反抗沙皇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
3.散文诗《海燕之歌》的意义和作用:散文诗《海燕之歌》在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广阔画面上成功地塑造了海燕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人民和反动派激烈搏斗的壮烈图景,预示了沙皇统治制度必败、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历史发展趋势,鼓舞人们去迎接革命暴风雨的到来。
“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些吧!”这一豪迈的诗句作为文章的结语。
4.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罗曼·罗兰1.罗曼:罗兰有“欧洲的良心”之称。
1981年发表《向过去告别》的忏悔式的著名文章,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2.戏剧创作贯穿罗兰的一生,其中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革命戏剧最重要,主要作品有《群狼》(理智的胜利)《丹东》《七月十四日》和《罗伯斯庇尔》等。
3.罗兰是杰出的传记作家,最突出的传记作品有《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4.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兰的早期代表作。
法国评论家认为它是“我们时代最高水平,最优美的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是一部“长篇叙事诗”。
海明威1.1952海明威发表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并以此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迷惘的一代”:(1)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这个文学团体的名称出自侨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
有一次,她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便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
小说发表后获得极大成功。
这一术语的流行,很快就成为—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海明威也因此而成为这一流派的杰出代表。
(3)特点是厌恶战争又找不到出路。
他们把反战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极力描写战争中的痛苦经历,写普通战士的厌战心理和战后一代理想幻灭的苦闷和迷惘。
3.《老人与海》的主题和桑地亚哥的形象:(1)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表现“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
(2)在这场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桑地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正是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桑地亚哥取得了胜利。
“—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