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巨变和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2、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教学重点、难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时政演讲、点评(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发生在中国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如“中国申奥成功”、“APEC 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WTO”等,让学生来点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二、导入新课社会主义如何使中国发展起来的?三、新授新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师播放VCD《大阅兵》片段,从国防、工业、农业各个方面显示。
)师:看完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感想?1、祖国面貌巨变(投影图片: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同时配音解释)学生结合历史书上所学到的内容来谈近代中国的国情。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1)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实现了国家的统一a、各民族间确立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b、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播放录象)“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播放图片)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同学讨论: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那些启示?(3)、实现了民主同学对比分析新、旧中国人民的地位。
旧中国:广大人民连起码的生存权都受到了侵害。
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从而得出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结论。
(4)、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投影图表)“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思考:图表主要说明了什么?小结:社会主义的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初步繁荣富强,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过渡:根本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2、社会主义的本质(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播放MTV《春天的故事》)师问:这首歌讲的是中国的一个什么地方?(播放录象)改革开放20年深圳渔民村的变化。
师: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使中国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社会主义通过发展生产力,将达到什么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师: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什么?生: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最终在全社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议一议:“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请同学介绍西部的有关情况。
(播放VCD《援疆干部》)小结:逐步缩小地区差别,开发西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两者相互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2)、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nbs[1] [2] 下一页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设问:(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一课。
)请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时间在哪一个国家诞生的?学生回答:略。
设问:你能列举当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吗?为什么你的列举中没有苏联呢?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苏联建立后因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直到他解体前,他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在他发展的最高峰他甚至可以与资本主义的老大哥美国平起平座。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解体呢?其解体对世界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再重温那段震惊世界的历史巨变。
―――设计意图:一巩固知识,概括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二是设计坡度较小的问题,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进行铺垫。
多媒体展示:影片剪辑“苏联解体”教师引导:看了这段影片,我有几个问题想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几个问题。
①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位普通公民,苏联的解体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②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苏联解体又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的确如此,如果连苏联都解体转轨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得出上面的结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社会主义的前景似乎大大不妙。
事实果真如此吗?社会主义到底能不能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3.3.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设计意图:一是设计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二是初步引导学生认识苏联解体的影响。
二、探究学习1.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1)资本主义制度的神话①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趁火打劫,为了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他们列举了许多事例进行证明。
他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举例说明呢?请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可以比较的方面很多,但无论从那个方面进行比较,多想它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比较要有可比性。
也只有这样的比较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下面我提供几个比较的角度,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看看比较是不是客观,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可信。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为下面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进行铺垫。
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比较[1] [2] [3] [4] 下一页一、教学要求:(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辛亥革命在内一次又一次探索最终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三个代表”的含义。
4、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6、“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及用辩证方法看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2、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三个代表”的含义。
4、社会主义本质。
5、“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教学时数:6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艰辛的探索教学目的:通过三大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教学重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政,却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这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必须要学习第二课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惟一正确选择。
二、新课教学:1、百年悲怆阅读指导:P38-39第一段1840年后,中国一步一步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
中国何处何去何从?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但种种救国尝试都失败了。
2、路在何方阅读指导:P39页的“路在何方”问:近代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救国历程?答: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A、脱离广大劳动人民;B、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君主身上;C、幻想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用支持。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胁迫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为什么?(板书)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总之,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3、小结。
三、课后复习指导。
1、巩固练习:做相关练习。
2、布置作业: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四、教学后记: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介绍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学情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由于这一政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教学方法图示法、例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几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讲授新课: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板书)问:政治领域的奋斗目标?民主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目标:领导——中国共产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自治协商年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依法治国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民主集中制人员组成:人民选举代表机构性质:权力机关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国务院——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说明: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2、人民代表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人民代表产生——选举——直接、间接观看录象3、坚持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确保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参与国家管理、既保证中央集中领导,又发挥地方积极[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