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粪尿处理技术

猪粪尿处理技术

农家肥的合理使用1.人粪尿。

人粪尿的养分含量高、腐熟快、肥效显著,有“细肥”之称。

注意事项:¹人粪尿在施用前必须要经过彻底腐熟,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可使用。

º忌氛植物如马铃薯、甜菜、烟草等不易多用,干早、排水不畅的盐碱地限量施用。

»禁止人粪尿与草木灰、碳酸氢按等碱性物质混合混用。

¼不要将人粪晒制粪干,避免氮损失。

2.猪类尿。

猪粪质地比较细,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氨化微生物,容易分解,而且形成的腐殖质较多。

猪粪是性质柔和而有后劲的有机肥料。

注意事项:¹氮素易分解,含磷较高,而且有机磷宜易被土壤固定,钾素大多为水溶性钾,易被作物吸收。

º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含磷的化合物极易转化为磷酸盐;蛋白质、尿素、氨基酸、尿酸等要转化为按盐和硝酸盐,极易分解和流失。

»积存时要加铺垫物,常用土或草炭,土肥比以3:1为佳。

¼提倡圈内垫圈和圈外堆制相结合,勤起勤垫,有利于粪肥养分腐熟。

½禁止将草木灰倒人圈内,以免引起氮素的挥发流失。

3.牛粪。

牛粪质地致密,成分与猪粪相似,粪中含水量高,通气性差,分解缓慢,发酵温度低,肥效迟缓,故习称牛粪为“冷性肥料”。

未经腐熟的牛粪肥效较低。

注意事项:¹牛粪宜加人秸秆、青草、泥炭或土等垫圈物,吸收尿液,加人马粪、羊粪等热性粪肥有利于促进牛粪腐熟。

º制堆肥时加入钙、镁、磷肥,以保氮增磷,提高肥料质量。

同时要在堆肥外层抹泥7厘米左右。

»腐熟好的牛粪宜作基肥,整地起垅时施人。

必须腐熟后施用,确保养分转化和消灭病菌与虫卵。

¼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如氨水、碳酸氢钱等。

4.鸡粪。

鸡粪养分含量高,全氮1.03,全钾0.72%,是牛粪的4.1倍。

注意事项:¹在堆肥过程中,鸡粪易发热,氮素易挥发,因而鸡粪应干燥存放,施用前再沤制,并加人适量的钙、镁、磷肥料,起保氮的作用。

º适用于各种土壤,因其分解快宜作追肥,也可与其它肥料混合使用做基肥。

鸡粪能明显提高作物品质。

»鸡粪养分含量高,尿酸多,施用肥量每公顷不宜超过30吨,否则会引起烧苗。

二、猪-草-鱼生态种养模式技术猪- 草 - 鱼生态种养场一般选择在远离村庄、河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有一定田土的地方。

(一) 生猪养殖技术 (略 )。

( 二 ) 猪粪尿无害化处理方法具体方法有沼气池发酵处理、猪粪堆积发酵处理、发酵床发酵处理和化粪池发酵处理。

( 三 ) 牧草栽培技术黑麦草是经过生产验证的优良鱼草,此外,推荐种植桂牧1 号杂交象草养鱼。

桂牧 1 号杂交象草产量高,每 667 平方米年产鲜草15 吨~20 吨,一次移栽多年利用,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 12.0%~14.2%,是草鱼喜食的一种优良牧草。

1.一年生黑麦草栽培技术湖南多种植一年生黑麦草。

一年生黑麦草较适于单播,条播行距为15厘米~30 厘米,播深为一二厘米,每 667 平方米播种 2 公斤~2.5 公斤;也可撒播,但不必覆土,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可在冬季干塘后种在池塘里。

春秋播种都可以,冬季温和的地区适于秋播。

播种前要施足猪粪等基肥,黑麦草对氮肥敏感,每次刈割后每 667 平方米可施氮肥 6 公斤~8 公斤。

在分蘖、拔节或抽穗时要保持土壤湿润,而雨季要注意排水。

一年生黑麦草主要用作青饲,多在抽穗、营养物质丰富时刈割。

2.桂牧 1 号杂交象草的栽培技术①整地并施足基肥。

种植地要深翻 30 厘米,清除杂草,开好排水沟,平整后开行,行深 10 厘米,放基肥于行中。

一般肥力条件差的土壤每 667 平方米地要求施猪粪1500 公斤以上,对肥力条件较好的疏松土可先开行种植,刈割后再撒施粪肥。

②种植方法。

一般分插植和埋植两种。

插植是将地犁好整平后开行,行距40 厘米,株距 40 厘米,将种茎砍成 2 个节间一段,呈 45 度斜插入行中,芽眼朝上,培土压实,露出 2厘米~5 厘米茎秆。

埋植是将地犁好整平后开行,行距50 厘米~60 厘米,将种茎砍成2 个~4 个节间一段,横放入行中,每段种茎距离20 厘米,盖土厚5厘米。

③种植后的管理。

田间管理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勤除杂草;夏季及时浇水,防干旱枯死;种植前要施足基肥,每次刈割后追施有机肥,当苗高30厘米~4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公斤。

合理刈割,作鱼草使用,刈割应为苗高50厘米~60 厘米,刈割留茬高度为 3 厘米左右,留茬过高,植株分蘖弱小,影响产量,也增加以后刈割难度。

可以将桂牧1 号杂交象草套种黑麦草,有利于桂牧 1号杂交象草安全越冬。

(四) 牧草养鱼技术1.放养密度主养草鱼模式:每 667 平方米投放体长15 厘米~20 厘米草鱼鱼种 400 尾~500 尾,搭配鲢鱼100 尾~150 尾、鳙鱼 50 尾和少量鲤鱼、鲫鱼种。

套养草鱼模式:每 667 平方米放养体长 15厘米~20 厘米草鱼鱼种 80 尾~100 尾。

2.投饵主养池提倡以黑麦草、桂牧 1 号杂交象草等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粗蛋白含量为28%~30%草鱼鱼种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3%~5%。

上午、下午各投喂 1 次,当 80%左右的鱼种散开后,停止投饵。

套养池每天增投黑麦草、桂牧 1号杂交象草等 1 次,青饲料以四五小时内吃完为宜。

3.病害防治鱼种放养前注射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

定期池水消毒,5 月 ~9 月每 20 天~30天泼洒生石灰水 1 次,每 667 平方米用生石灰 15 公斤~20 公斤。

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和赤皮病等,可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池水消毒,药物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用药 0.5 克,连用二三次。

锚头鳋、中华鳋等寄生虫病,可用晶体敌百虫化水后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 0.4 克 ~0.5 克。

车轮虫病的治疗方法为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亚铁 0.7 克对水后全池泼洒。

(待续)长沙学院(410003) 向静湖南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410006) 江为民猪- 草 - 鱼生态种养技术( 下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3 年第 1 期井冈山市生猪清洁生产模式曾昭芙1,严景生1,邝贤英1,刘文波2,谢均金1,曾宪杰1(1.井冈山市畜牧兽医局,江西吉安 343600;2.井冈山市农机局)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环保压力的增大,井冈山市生猪规模化和工厂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统计,1998 年井冈山市生猪规模化养殖占全市生猪总饲养量的 30%,到 2012 年占到了 90%。

生猪规模养殖量迅速攀升,导致猪场产生的粪污量急剧增加,猪粪尿由原来的散养户有机肥资源变成环境污染源。

如果没有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措施,导致污染物消纳负担加重,局部污染加剧,那么会严重影响井冈山市的旅游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涉及民生的生猪产业必须坚持综合利用优先,使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开始就针对此,井冈山市从 2008 年全面启动了生猪养殖清洁生产行动计划,经过 4 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生猪清洁生产管理措施和办法,现做一归纳,供同仁参考。

1 搞好产业规划抓好生猪产业规划是实现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009 年井冈山市在制定生猪产业 5年规划时就将以下要求作为主抓手予以明确:1.1 优化生猪产业布局将茨坪、茅坪、罗浮等旅游区、水源区及新城区、龙市人口密集地区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内严禁饲养生猪,将原有养猪传统的土岭、刘家坪等地,经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引导农户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退出生猪养殖业;将厦坪、大陇、古城、新城圩镇及周边地区划为限养区,此区内只能散养和小规模饲养,引导原宁冈畜牧良种场和井冈山市畜牧良种场改制,重新规划到可养区内;将拿山的小通、鹅岭、棋子石林场等森林面积大、农田面积大的地区划为生猪可养区,规划生猪发展。

1.2 严格准入制度新办养猪场除了符合相关条件要求外,还要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和粪污综合处理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措施、严格准入制度,如兴源猪场、华盛猪场、山田垅猪场等。

1.3 适度规模养殖根据地域的特点,井冈山市大力推广中小型规模的生猪养殖模式,利用充足的林场和农田、果园来有效消纳生猪粪污。

实践证明,种养结合的模式,可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生物链,按生态农业的要求,将生猪养殖与粮食生产、林业、果业和渔业对接。

2 推广实用技术①大力推广饲料酶制剂添加剂,青粗饲料的应用以促进生猪对蛋白质的吸收,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自 2009 年新盛公司引进深农配套猪以来,2012 年全市饲养深农配套猪比例达 80%。

③改水泡粪、水冲粪为干清粪,改雨污混排为雨污分离,改水槽饮水为乳头式自动饮水,从而减少水的浪费,实行节能减排。

3 实施以法治牧在生猪饲养的全过程中,全面贯彻《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加强对生猪饲养环节投入品的监管,严禁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品,加大对生猪养殖档案建立的监管,加大对病死及死因不明猪的无害化处理力度,全面提高井冈山市生猪产品的质量。

4 实行标准化养殖全市 30 家规模养殖户,有 11 家列入了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其他 19 家也通过其他形式实施了生猪标准化养殖改造,使全市标准化养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5 开展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全面推行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和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到 2012 年止,全市共建沼气池 11 000 个。

5.1 散户养猪户粪污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见图 1)5.2 大型养猪企业粪污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工艺(见图2)5.3 地力消纳少的规模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工艺(见图 3)2011年7月畜禽业总267期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王林业(青海省互助县东山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青海互助810500有句农谚,“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

这指的是传统的个体养猪,猪粪尿还田,是很好的农家肥,没有污染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很多猪场大量的猪粪尿未经彻底处理集中排放,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如何治理养猪场环境污染的问题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1养猪场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养猪场对外界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粪尿、污水、有害气体、噪声、烟尘等。

这些污染源会对猪场周围的空气、地下水、土壤产生污染,使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恶化。

1.1对空气的污染由于猪场内饲养的猪只(特别是工厂化养猪)比较多,粪尿数量大,污水集中,所以不论怎样处理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空气环境带来影响。

据测定,1头猪年产粪尿2.5 t,即一个存栏生猪为100头的规模猪场,年产生的猪粪尿可达250 t。

如此大量的粪尿排放量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