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考试习题库(适用于药学专业)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言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A. 药物的临床疗效B. 药物的作用机制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E.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2、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A. 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B. 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C.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D. 药物作用时间随剂量变化的规律E. 药物在体内转运、代谢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 药物效应动力学B. 药物代谢动力学C. 药物的理化性质D.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E. 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第二节药效学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属于局部作用的是A. 普鲁卡因的浸润麻醉作用B. 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C. 洋地黄的强心作用D. 苯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E. 硫喷妥钠的麻醉作用2、麻黄碱短期内用药数次,效应降低,称为A. 习惯性B. 快速耐受性C. 成瘾性D. 抗药性E. 依赖性3、下列哪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A. 去甲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B. 组胺与5-羟色胺C. 毛果芸香碱与新斯的明D. 间羟氨与异丙肾上腺素E. 阿托品与乙酰胆碱4、完全激动药的概念是A.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B. 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C. 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D. 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E. 以上都不对5、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A. 药物的作用强度B. 药物剂量的大小C.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D. 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E. 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6、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B. 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C. 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D.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E. 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7、下列药物中治疗指数最大的是A. A 药LD5o=5Omg ED5o=5mgB. B 药LD50=100mg ED50=50mgC. C 药LD50=500mg ED50=250mgD. D 药LD50=50mg ED50=10mgE. E 药LD50=100mg ED50=25mg8、下列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是A. 最小有效量B. 极量C. 治疗指数D. 半数致死量E. 半数有效量9、下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影响离子通道B. 干扰细胞物质代谢过程C. 对某些酶有抑制或促进作用D. 影啊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促进、抑制递质的释放E. 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0、与药物过敏反应关系较大的是A. 剂量大小B. 药物毒性大小C. 药物剂型D. 年龄性别E. 患者体质11、后遗效应是指A. 大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B. 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生物效应C. 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D. 仅发生于个别人的不良反应E. 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再次出现并加剧12、对于药物毒性反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次性用药剂量过大B. 长期用药逐渐蓄积C. 病人属于过敏性体质D. 病人肝肾功能低下E. 高敏性病人13、下属哪种剂量可能产生不良反应A. 治疗量B. 极量C. 中毒量LD50E.以上都有可能14、以下哪项不属于不良反应A. 久服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B. 服用麻黄碱引起中枢兴奋症状C. 肌注青霉素G钾盐引起局部疼痛D. 眼科检查用后马托品后瞳孔扩大E. 口服硝苯地平引起踝部水肿15、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引起口干属于A. 治疗作用B. 后遗效应C. 变态反应D. 毒性反应E. 副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 A.激动药B. 拮抗药C. 部分激动药D. 竞争性拈抗药E. 非竞争性拮抗药<1>、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且最大效应不改变<2>、与受体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较小<3>、与受体亲和力强而无内在活性<4>、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且最大效应降低<5>、与受体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2、 A.后遗效应B. 停药反应C. 特异质反应D. 变态反应E. 副作用<1>、长期应用可乐定后停药可引起<2>、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导致<3>、青霉素可产生<4>、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出现第三节药动学一、最佳选择题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 吸收快慢B. 作用强弱C. 体内分布速度D. 体内转化速度E. 体内消除速度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A. 药物血浆半衰期B. 药物的分布容积C. 药物吸收速度D. 药物排泄量E. 生物利用度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A. 每4h给药一次B. 每6h给药一次C. 每8h给药一次D. 每12h给药一次E.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A. 增加半倍B. 增加1倍C. 增加2倍D. 增加3倍E. 增加4倍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 —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A. 5 〜10hB. 10 〜16hC. 17 〜23hD. 24 〜28hE. 28 〜36h6、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A. 药物作用最强B.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C. 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D.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E.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 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C. 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 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E. 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8、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A. 0.693 /kB. k / 0.693C. 2.303/kD. k / 2.303E. k/2血浆药物浓度9、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 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C. 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D. 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E. —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10、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 0.05LB. 2LC. 5LD. 10LE. 20L11、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A. 血浆浓度较低B. 血浆蛋白结合较少C. 血浆浓度较高D. 生物利用度较小E. 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12、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 药物的脂溶性B. 药物的解离度C. 体液的pH值D. 药酶的活性E. 药物与生物膜接触面的大小13、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A. 消除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B. 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C. 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 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E. 药物消除到零的时间14、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 肾脏B. 胆管C. 汗腺D. 乳腺E. 胃肠道二、配伍选择题1、A.直肠给药B. 皮肤给药C. 吸入给药D. 静注给药E. 口服给药<1>、首过消除较明显的固体药物适宜<2>、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适宜<3>、药物吸收后可发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4>、无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5>、一般混悬剂不可用于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因素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关于老年人用药中,错误的是A. 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人可有不同B. 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C. 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D. 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与成人相同E.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反映在药效学和药动学上2、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影响主要表现在A. 口服吸收速度不同B. 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C. 药物体内分布异常D.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障碍E. 以上都有可能3、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吸入给药的特点A. 大多数药物可经吸入途径给药B. 吸收迅速,起效快C. 能避免首过消除D. 尤适用于治疗肺部疾病E. 给药剂量难控制4、不符合口服给药的叙述是A. 最常用的给药途径B. 安全、方便、经济的给药途径C. 吸收较缓慢D. 是最有效的给药途径E. 影响吸收的因素较多5、从机体来说,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 药物脂溶性B. 胃肠道pHC. 胃肠运动D. 吸收面积大小E. 吸收部位血流6、从药物本身来说,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 药品包装B. 给药途径C. 来源D. 价格E. 生产厂家7、一般来说,起效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 吸入给药B. 口服给药C. 静脉注射D. 皮下注射E. 贴皮给药8、鱼精蛋白注射液解救肝素过量出血,这种现象称为A. 增敏作用B. 拮抗作用C. 协同作用D. 增强作用E. 相加作用二、配伍选择题2、A.药理作用协同B. 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C. 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D. 竞争性对抗E. 减少吸收<1>、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2>、维生素K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3>、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4>、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合用可产生<5>、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一、最佳选择题1、阿托品不具有下列哪种作用A. 松弛睫状肌B. 松弛瞳孔括约肌C. 调节麻痹,视近物不清D. 降低眼压E. 瞳孔散大2、阿托品禁用于A. 肠痉挛B. 虹膜睫状体炎C. 溃疡病D. 青光眼E. 胆绞痛3、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A. 毒扁豆碱B. 阿托品C. 新斯的明D. 胆碱酯酶复活药E. 琥珀胆碱4、丙胺太林主要用于A. 散瞳验光B. 感染中毒性休克C.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D. 缓慢性心律失常E. 麻醉前给药5、东茛菪碱的作用特点是A. 兴奋中枢,增加腺体分泌B. 兴奋中枢,减少腺体分泌C. 有中枢镇静作用,减少腺体分泌D. 有中枢镇静作用,增加腺体分泌E. 抑制心脏,减慢传导6、阿托品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 抗菌、抗毒素作用,消除休克的原因B. 抗迷走神经,兴奋心脏,升高血压C. 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D. 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E. 兴奋中枢,对抗中枢抑制7、下列何药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进行治疗A. 新斯的明B. 卡比多巴C. 东莨菪碱D. 筒箭毒碱E. 美加明8、消化道痉挛患者宜选用A. 后马托品B. 毒扁豆碱C. 苯海索D. 丙胺太林E. 新斯的明9、可用于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药物是A. 毒扁豆碱B. 新斯的明C. 东莨菪碱D. 山莨菪碱E. 后马托品10、麻醉前给药可用A. 毛果芸香碱B. 贝那替嗪C. 东莨菪碱D. 后马托品E. 毒扁豆碱11、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 口干B. 大小便失禁C. 心率加快D. 视物模糊E. 皮肤干燥1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病人出现口吐白沫、恶心、呕吐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注射A. 阿托品B. 碘解磷定C. 麻黄碱D. 肾上腺素E. 新斯的明13、阿托品对内脏平滑肌松弛作用最明显者为A. 子宫平滑肌B. 胆管、输尿管平滑肌C. 支气管平滑肌D. 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E. 血管平滑肌14、与阿托品M受体阻断作用无关的是A. 腺体分泌减少B. 扩瞳C. 眼调节麻痹D. 口干皮肤干燥E. 皮肤血管扩张15、关于碘解磷定,错误的是A. 不能直接对抗体内积聚的Ach的作用B. 对内吸磷、对硫磷中毒疔效好C. 能迅速消除M样症状D. 与阿托品有协同作用E. 剂量过大,会加重有机磷酸酯的中毒反应16、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复活的药物是A. 阿托品B. 氯磷定C. 毛果芸香碱D. 毒扁豆碱E. 新斯的明17、治疗青光眼可选用A. 山莨菪碱B. 筒箭毒碱C. 阿托品D. 东莨菪碱E. 毒扁豆碱18、不属于M样作用的是A. 心脏抑制B. 骨骼肌兴奋C. 腺体分泌增加D. 胃肠平滑肌收缩E. 瞳孔缩小19、用菩萘洛尔后,由于阻断了突触前膜上的B受体,可引起A. 外周血管收缩B.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C.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无变化D. 心率增加E.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20、不属于B受体阻断药适应证的是A. 心绞痛B. 快速型心律失常C. 咼血压D. 房室传导阻滞E. 甲状腺功能亢进21、下述何药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A. 肾上腺素B. 普萘洛尔C. 妥拉唑林D. 酚妥拉明E. 甲氧胺22、帮助诊断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可用A. 肾上腺素B. 普萘洛尔C. 酚妥拉明D. 阿托品E. 多巴酚丁胺23、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可选用A. B受体阻断药B. a受体阻断药C. a受体激动药D. B受体激动药E.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24、静脉注射治疗量后,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总外周阻力降低的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麻黄碱C. 肾上腺素D. 异丙肾上腺素E. 多巴胺25、无尿的休克病人禁用A. 去甲肾上腺素B. 阿托品C. 多巴胺D. 间羟胺E. 肾上腺素26、为产生全身作用,只能由静脉给药的是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异丙肾上腺素D. 间羟胺E. 麻黄碱27、为了延长局麻药的局麻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可加用A. 去甲肾上腺素B. 异丙肾上腺素C. 多巴胺D. 肾上腺素E. 麻黄碱28、心脏骤停时,应首选的急救药是A. 肾上腺素B. 多巴胺C. 麻黄碱D. 去甲肾上腺素E. 地高辛29、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与利尿剂合用来增加尿量的是A. 多巴胺B. 麻黄碱C. 去甲肾上腺素D. 异丙肾上腺素E. 肾上腺素30、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首选的抢救药物是A. 多巴胺B. 麻黄碱C. 肾上腺素D. 葡萄糖酸钙E. 山茛菪碱31、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A.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B. 兴奋膀胱平滑肌C. 兴奋骨骼肌D. 缩小瞳孔E. 增加腺体分泌32、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被下列哪类药物所翻转A. M受体阻断药B. N受体阻断药C. B受体阻断药D. a受体阻断药E. H受体阻断药33、普萘洛尔的禁忌证是A. 甲状腺功能亢进B. 心绞痛C. 咼血压D. 心律失常E. 支气管哮喘34、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是A. 收缩瞳孔B. 减慢心脏传导C.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D. 升高舒张压E. 增加糖原合成35、对向受体激动作用强于血受体的药物是A. 肾上腺素B. 多巴酚丁胺C. 沙丁胺醇D. 可乐定E. 麻黄碱二、配伍选择题1、 A. a受体激动药B. a受体阻断药C. 3受体激动药D. 3受体阻断药E. M受体阻断药<1>、去氧肾上腺素属于<2>、哌唑嗪属于<3>、阿替洛尔属于<4>、丙胺太林属于<5>、多巴酚丁胺属于2、 A.毛果芸香碱B. 东莨菪碱C. 毒扁豆碱D. 丙胺太林E. 后马托品<1>、青光眼宜选<2>、消化道溃疡及胃肠痉挛可用<3>、替代阿托品检查眼底宜用<4>、防晕止吐宜选第四章镇静催眠药一、最佳选择题1、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 镇静B. 催眠C. 镇痛D. 抗惊厥E. 抗癫痫2、焦虑引起的失眠症宜用A. 巴比妥B. 苯妥英钠C. 水合氯醛D. 地西泮E. 氯丙嗪3、关于地西泮的体内过程,下列错误的是A. 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B. 代谢产物去甲地西泮也有活性C.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 %D. 肝功能障碍时半衰期延长E. 可经乳汁排泄4、有关地西泮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口服比肌注吸收迅速B. 口服治疗量对呼吸及循环影响小C. 能治疗癫痫持续状态D. 较大剂量可引起全身麻醉E. 其代谢产物也有活性5、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 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B. 抗抑郁作用C. 抗惊厥作用D. 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E.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6、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促其加速排泄,应A. 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B. 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C. 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D. 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E. 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7、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作用机制是A. 直接激动GABA受体B. 增强GABA能神经功能C. 直接抑制中枢D. 直接与GABA凋控蛋白结合,解除对GABA受体的抑制E. 直接促进Cl-内流8、体内代谢后,可产生有生物活性代谢物的药物是A. 苯巴比妥B. 地西泮C. 甲丙氨酯D. 司可巴比妥E. 水合氯醛9、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 地西泮B. 氯氮平C. 地尔硫卓D. 苯巴比妥E. 水合氯醛二、配伍选择题1、A.苯巴比妥B. 地西泮C. 司可巴比妥D. 硫喷妥E. 巴比妥<1>、起效最快的是<2>、短效的是<3>、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成瘾性轻的安眠药是<4>、可用于诱导麻醉的是第五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有关苯妥英钠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有效B. 能引起牙龈增生C. 能治疗三叉神经痛D. 治疗癫痫大发作有效E. 口服吸收规则,个体差异小2、关于苯妥英钠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癫痫大发作B. 癫痫持续状态C. 癫痫小发作D. 精神运动性发作E. 局限性发作3、治疗三叉神经痛可选用A. 苯巴比妥B. 地西泮C. 苯妥英钠D. 乙琥胺E. 扑米酮4、治疗癫痫大发作或局限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A. 氯丙嗪B. 地西泮C. 乙琥胺D. 苯妥英钠E. 丙戊酸钠5、在下列药物中广谱抗癫痫药物是A. 地西泮B. 苯巴比妥C. 硫酸镁D. 丙戊酸钠E. 乙琥胺6、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有明显的肝毒性,仅在癫痫小发作合并大发作时作为首选药物的是A. 苯巴比妥B. 丙戊酸钠C. 卡马西平D. 苯妥英钠E. 扑米酮二、配伍选择题1、A.静注地西泮B. 苯妥英钠C. 乙琥胺D. 硫酸镁E. 氯丙嗪<1>、子痫首选<2>、癫痫大发作首选<3>、癫痫持续状态首选<4>、癫痫小发作首选第七章抗精神失常药一、最佳选择题1、小剂量氯丙嗪镇吐的机制是A. 抑制延髓第四脑室的催吐化学感受区B. 直接抑制呕吐中心C. 刺激胃黏膜感受区D. 兴奋大脑皮质E. 兴奋中枢胆碱能神经2、下列对氯丙嗪急性中毒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次吞服1〜2g发生中毒B. 一次吞服0.5g可致中毒C. 中毒时血压降低D. 心肌损害E. 发生心动过速3、以下哪项不属于氯丙嗪的适应证A. 急性精神分裂症B. 躁狂症C. 抑郁症D. 其他精神病伴有紧张、妄想等症状E. 顽固性呃逆4、下列对氯丙嗪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正常人服用出现安定、镇静B. 精神病患者服药后,迅速控制兴奋躁动C. 连续用药6周至6个月产生抗幻觉、妄想的作用D. 连续用药后安定、镇静作用逐渐减弱E. 连续用药后对安定、镇静作用不产生耐受5、对丙米嗪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明显抗抑郁作用B. 阻断M受体C. 阿托品样不良反应D. 升高血压E. 奎尼丁样作用6、关于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 帕金森综合征B. 急性肌张力障碍C. 静坐不能D. 迟发性运动障碍E. 开关'现象7、下列对氯丙嗪叙述错误的是A.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与周围环境有关B.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C. 只能使发热者体温降低D. 在高温环境中使体温升高E. 在低温环境中使体温降低8、下列对氯丙嗪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可对抗阿扑吗啡的催吐作用B. 抑制呕吐中枢C. 能阻断CTZ的DA受体D. 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呕吐E. 制止顽固性呃逆二、配伍选择题1、A.氯丙嗪B. 丙米嗪C. 碳酸锂D. 地西泮E. 氯氮平<1>、几无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是<2>、是抗抑郁症药<3>、是经典抗精神病药<4>、是抗躁狂症药2、A.抗精神病作用B. 镇吐作用C. 体温调节失灵D. 帕金森综合征E. 巨人症的治疗<1>、氯丙嗪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可产生<2>、氯丙嗪阻断黑质-纹体通路D2受体引起<3>、氯丙嗪阻断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中D2受体可产生第八章镇痛药一、最佳选择题1、吗啡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 兴奋平滑肌C. 镇吐D. 呼吸抑制E. 催吐和缩瞳2、下列对吗啡药理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对慢性钝痛作用大于间断性锐痛B.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C.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D. 收缩外周血管平滑肌E. 镇痛、镇静3、下列对哌替啶的捕述哪项是错误的A. 等效镇痛剂量较吗啡大B. 镇痛的同时可出现欣快感C. 镇痛持续时间比吗啡长D. 激动中枢阿片受体而镇痛E. 等效镇痛剂量时其呼吸抑制程度与吗啡相等4、吗啡禁用于分娩止痛及哺乳妇女止痛的原因是A. 促进组胺释放B. 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C. 抑制呼吸,对抗缩宫素作用D.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动E. 以上都不是5、对哌替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用于创伤性剧痛B. 用于内脏绞痛C. 用于晚期癌痛D. 用于手术后疼痛E. 用于关节痛6、下列哪个药物可用于人工冬眠A. 吗啡B. 哌替啶C. 喷他佐辛D. 曲马朵7、心源性哮喘应首选下列哪个药物A. 吗啡B. 哌替啶C. 罗痛定D. 可待因E. 纳洛酮8、下列哪个镇痛药其作用与激动脑内阿片受体无关A. 曲马朵B. 罗通定C. 美沙酮D. 喷他佐辛E. 芬太尼9、急性吗啡中毒的解救药是A. 尼莫地平B. 纳洛酮C. 肾上腺素D. 曲马朵E. 喷他佐辛10、吗啡中毒最主要的特征是A. 循环衰竭B. 瞳孔缩小C. 恶心、呕吐D. 中枢兴奋E. 血压降低二、配伍选择题1、A.哌替啶B. 芬太尼C. 美沙酮D. 吲哚美辛E. 纳洛酮<1>、用于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的药物是<2>、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代替吗啡使用的药物是<3>、镇痛强度比吗啡强,也有成瘾性的药物是<4>、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组成冬眠合剂<5>、镇痛强度与吗啡相近,但成瘾性发生慢,戒断症状相对减轻的药物是第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哪项对阿司匹林的叙述是错误的A. 最常见恶心、呕吐、胃出血等胃肠道反应B. 抑制血小板聚集C. 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D. 儿童易引起瑞夷综合征E. 中毒时应酸化尿液,加速排泄2、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B. 对中枢COX抑制作用弱C. 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D. 抗炎、抗风湿作用弱是因为对外周COX抑制弱E. 无明显的胃肠刺激3、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 瑞夷综合征B. 水杨酸反应C. 阿司匹林哮喘”D. 恶心、呕吐、胃出血E.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刺激凝血酶原形成4、下列哪项不是选择性COX抑制药A. 氯诺昔康B. 尼美舒利C. 美洛昔康D. 塞来昔布E. 吡罗昔康5、下列哪个药物几乎没有抗炎作用A. 保泰松B. 阿司匹林C. 对乙酰氨基酚D. 吲哚美辛E. 尼美舒利6、下列哪种药对胃肠道刺激较轻微A. 对乙酰氨基酚B. 阿司匹林C. 布洛芬D. 吲哚美辛E. 保泰松7、关于阿司匹林,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防止血栓形成宜用大剂量B. 用量大于1g时,水杨酸的代谢从一级动力学转变为零级动力学进行C. 碱性尿促其排出D. 既抑希9 C0X-2,又抑希9 C0X-1E. 血浆t 1/2短,约15min8、下列对解热镇痛抗炎药正确的叙述是A. 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B. 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相同C. 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D. 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有效E. 很容易产生耐受与成瘾9、阿司匹林严重中毒时应首选何药处理A. 口服碳酸氢钠B. 口服氯化铵C. 静脉滴注碳酸氢钠D. 口服氢氯噻嗪E. 以上都不对10、下列哪种药物是急性风湿热的首选药物A. 保泰松B. 阿司匹林C. 对乙酰氨基酚D. 甲芬那酸E. 吲哚美辛二、配伍选择题1、 A.瑞夷综合征B. 咼铁血红蛋白血症C. 偶致视力障碍D. 急性中毒可致肝坏死E. 水、钠潴留<1>、阿司匹林可引起<2>、布洛芬可引起2、 A.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 吲哚美辛D. 保泰松E. 布洛芬<1>、主要用于解热镇痛无抗炎作用的药物是<2>、广泛用于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无水杨酸反应的药物是第十二章抗高血压药一、最佳选择题1、降低肾素活性最强的药物是A. 可乐定B. 卡托普利C. 普萘洛尔D. 硝苯地平E. 肼屈嗪2、长期应用氢氯噻嗪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A. 抑制醛固酮分泌B. 排钠,使细胞内Na+减少C. 降低血浆肾素活性D. 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E. 阻断醛固酮受体3、易引起顽固性干咳的抗高血压药是A. 普萘洛尔B. 卡托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