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填空题
1、护士在临床用药护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药物治疗的监护者。
2、查对制度是用药护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三查"是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检查;用药“六准确”
是给药对象、药物、剂量、浓度、方法、时间准确。
“八对”是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
8、
9、
内在活性。
15、血脑屏障:分子量大、解离度高、蛋白结合率高的非脂溶性药物难以通过;而分子量小、解离度低、脂
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
16、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17、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对眼的作用是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导致近视)。
18、毒扁豆碱的中毒机制是: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19、胆绞痛的最佳治疗方案是:阿托品+杜冷丁(哌替啶)。
20、阿托品青光眼、溃疡性结肠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路感染、尿路阻塞性疾病患者禁用。
21、部分服用会升高血压的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药)。
22、β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心律失常(快速性心率失常)、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冬眠合剂”由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组成
36、注射氯丙嗪一旦出现低血压,宜选择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禁用肾上腺素。
37、吗啡中毒的表现有昏迷、呼吸抑制和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急性中毒用纳洛酮解救。
38、吗啡的临床应用:镇痛(急性锐痛)、心源性哮喘、急或慢性腹泻。
39、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作用(主要作用体温调节中枢);镇痛作用(主要在外周);抗炎作用。
40、阿司匹林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合用,用于感冒发热及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等慢性钝痛。
41、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雷耶综合征。
4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退热(消化性溃疡适宜)和镇痛。
43、咖啡因与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配伍,治疗一般性头痛;与麦角胺配伍,治疗偏头痛。
44、呋塞米不良反应:水与电解质紊乱、耳毒性、胃肠反应等。
45、中效能利尿药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有利尿作用,抗利尿作用以及降压作用;临床作用有治疗各型水
⑩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苯妥英钠);
⑾主要用于室性心率失常(利多卡因);
⑿对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
⒀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维拉帕米);
⒁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克林霉素);
⒂伤寒、副伤寒治疗(喹诺酮类);
⒃艾滋病(齐多夫定)
⒄治疗阴道滴虫病、治疗贾第鞭毛虫(甲硝唑)
⒅抢救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50、写出下列药物相应的别名或通用名:
,作用时间延长。
58、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用鱼精蛋白对抗,华法林仅有抗凝血作用,过量引起的出血可用
维生素k解救。
59、糖皮质激素的“四抗"作用是抗炎、抗免疫、抗毒素和抗体克作用。
60、钙通道阻滞药广泛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绞痛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61、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是降低自律性、影响传导、影响不应期。
62、吗啡通过激动脑内的阿片受体而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
63、临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物有利尿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抑制药。
64、临床上常用平喘药β2受体激动药的代表药物是沙丁胺醇;茶碱类药的代表药物是氨茶碱;糖皮质激
素类药的代表药物是被氯米松;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代表药物是异丙托溴铵;过敏介质阻释药的代表药物是色甘酸钠。
(5~10U)可引起子宫强直性主要用于产后出血;分钟使用可促进排乳。
75、小剂量碘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用于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76、碘及碘化物的临床用途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的手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
77、异烟肼是各型结核病的首选药物,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周围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