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岗位操作法一、岗位任务和所属范围1.岗位任务:(1)按规定指标进行操作,维护好所管设备。
(2)保证下料均匀、稳定,烟道、除尘设备不堵、不漏,做到“有堵必通”,“有漏必堵”。
(3)保证气浓合格、稳定、烧出率高、取样认真、原始记录准确齐全。
(4)总的要求达到“一稳”,“二勤”,“三不”,“四及时”。
一稳:气浓稳定。
二勤:勤检查、勤调节。
三不:不出黑渣、不出黑灰、不冒正压。
四及时:操作变化及时联系,气浓波动及时调节,跑、冒、滴、漏及时处理,烟道下灰不畅及时捣通。
2.所属范围:下列设备炉工管理:矿斗、、炉子、风机、、电气设备。
二、工艺流程(见附图四)原料经1、2#皮带送至矿斗,由园盘加料入炉,空气自风机送来,在沸腾炉内焙烧产生二氧化硫炉气和灰渣。
炉气经余热锅炉除热后两级旋风除尘经一次尘斗,入二台电尘器,自电收尘器出来入二次尘斗,去净化工序。
矿尘、矿渣经回收设备回收、增湿,打入灰渣储仓由火车运出厂。
三、主要设备技术特性1.矿斗:φ3000,H=5420,V=23米32.园盘:φ3000 电机13Kw,调速范围:1250~2500转/分3.沸腾炉:φ6500/φ8500,H=20880,沸腾层面积33米2生产能力:400吨/天,焙烧强度12.1吨/天沸腾高度:1200~1500毫米床速:1~1.16米/秒风量:28600标米3/时炉气停留时间:12秒,二次风量:5050标米3/时风帽孔速:34.5米/秒(φ5—8侧孔)4.空气鼓风机:型号:D500—12,Q=30000米3/时,H=2300毫米水柱。
附电机:290Kw 3000伏/6000伏,2950转/分。
5.一级旋风除尘器:型号:UH—24型,2—φ2000,H=15864。
6.二级旋风除尘器:型号:UH—15型,2—φ1900,H=12904。
7.一次尘斗:φ3000,H=5650。
8.二次尘斗:φ3000,H=6200。
四、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操作指标(一)操作指标:1.入炉矿质量:含硫:35~42%,含水:小于8%(7%以上为佳)。
无大块及机械杂质。
2.炉温:沸腾层温度850—900℃,炉顶温度:小于1000℃。
3.压力:炉底压力:1000—1100毫米水柱。
炉顶压力:0—-5毫米水柱。
4.出炉二氧化硫含量:12.5—13%。
5.灰渣残硫:小于0.5%(呈棕色)6.电收尘器入口含尘:小于20克/米3。
(二)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4FeSO2+11O2=2Fe2O3+8SO23FeS2+8O2=Fe3O4+6SO2附图四沸腾炉和灰渣回收岗位流程图1.运矿皮带机2.空气鼓风机3.矿斗及园盘4.沸腾炉5.废热锅炉6.一级旋风除尘器7. 二级旋风除尘器8.一次尘斗9.矿渣冷却滚筒 10.排渣螺旋 11.3#刮板机 12.7#刮板机 13.8#刮板机 14.4#刮板机 15.2#增湿器 16.1#增湿器 17.3#皮带机 18. 4#皮带机 19. 5#皮带机 20.灰仓 21.22.排灰螺旋五、开、停车及正常操作要点沸腾炉开车:1.开车前的准备与检查(1)新炉应经过烤炉,烤炉完毕,炉膛清理干净。
(2)检查风帽是否完好,眼子是否捣通,眼子距离火泥尺寸是否合适,风室里有无杂物和积灰,锅炉管是否完好,各个阀门是否处于开车需要位置。
(3)试测风帽阻力,炉内画好铺灰高度横线。
(4)准备好点火低料35—40吨,含水在3.0%以下,含硫15—18%,通过4毫米筛网过筛。
(5)运转设备试车:皮带机,园盘,风机等。
(6)准备好点火工具:棉纱、柴油,联系要压缩空气,架好油枪,关闭出渣口插板,联系关闭电收尘器入口闸门。
(7)铺灰:利用人工或开风铺灰,铺灰高度为550~600毫米,铺好后砌炉门。
(8)铺灰后,开风做冷沸试验,同时观察沸腾情况,记录最佳条件时的电流,孔板流量计的压差和炉底压力数据。
(9)与锅炉工联系,做好开车准备,并配合开车做好升温、升压。
2.开车:(1)开用油枪点火,调节油量和压缩空气量,使火焰呈亮黄色布满炉膛。
(2)适当调节放空烟囱盖板开度,使炉内呈微负压。
(3)移动油枪,使火焰接近矿层表面,开动鼓风机,使矿层微沸腾,中层温度到500℃时,可开风翻动2~5分钟,并反复进行,以利提高底层温度。
(4)底层温度到500℃以上时,停油、检查炉内是否平整,有无油疤,必要时可用钢筋探测。
(5)关闭点火孔,开大防空烟囱盖板,开风投矿,逐渐提高炉温个炉底压力至正常。
(6)炉子点好后,根据班长要求,决定通气或暂时停炉保温备用。
沸腾炉的停车:1.紧急停车:(1)停止加料,停鼓风机。
(打开放空盖板)(2)与转化锅炉岗位联系,报告班长。
(3)关闭出渣口插板。
(4)等待开车通知。
2.短期停车:(1)减轻炉子投矿量,炉温控制在900℃以下,炉底压力维持1000—1050毫米水柱,关闭出渣口插板。
记下炉温、压力、风量。
(2)通知转化岗位,关小主鼓风机,停止投矿,停炉子风机。
(3)(打开放空盖板)通知收尘工,关闭点收尘入口闸门。
(4)炉底层温度低于500℃时,需进行保温,保温到800℃停炉。
(5)联系锅炉工,做停车处理。
3.长期停车:(1)停炉前通知转化、电收尘,锅炉岗位配合停车操作。
(2)停止加矿,打开出渣口插板,开大放空盖板,关闭电收尘入口闸伐,开大风机,尽量把炉内积渣排除。
(3)停风机,打开炉门,用风力或人工将炉膛清理干净。
沸腾炉正常操作要点:1.随时注意炉温,炉底压力变化,严格按指标操作。
2.随时观察入炉矿水份,粒度变化。
牢记矿料干、细、含硫均匀,炉子能正常运行。
3.要连续排渣,灰渣呈棕色为佳。
4.进气要稳定,烟道无堵塞,无漏气,放灰管通畅。
六、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序号现象原因处理的办法1 炉子冒烟严重,净化岗位负压低漏气量太大检查放灰管,各盖板,有无漏气或脱落。
2 炉子冒烟严重,净化岗位负压过高有积灰或堵塞,炉气抽不掉检查烟道,除尘器灰斗,发现积灰立即搞通。
3 炉温下降,且正压严重听到炉内有放气声路内蒸发管漏气(损坏)会同锅炉工检查原因妥善处理。
4 沸腾层各点温度相差大,或下料口处温度偏低沸腾不良,矿湿团子太多或有杂质检查入炉矿质量,迅速扭转,打开排粗渣小孔,间断排放,严重时停炉处理。
七、巡回检查和设备维护保养1.每小时对下列设备巡回检查一次检查部位或设备名称内容矿斗及园盘加料机 1.下料是否均匀,矿质量是否合格。
2.有无漫矿、漏矿、下料口有无堆料。
3.润滑是否良好、减速机、电机有无异声和发热。
空气鼓风机 1.油温、油压、油位、电流是否正常。
2.有无振动和异声,电机有无发热。
3.冷却水是否适量。
出渣口,除尘器,灰斗各下灰管及排灰阀门 1.电动伐门是否灵活好用。
2.下灰关是否畅通,有无积灰,漏气。
3.电动伐电机,减速机是否发热或缺油。
4.排出灰渣颜色和粒度是否合要求。
烟道、尘斗 1.每班检查一次,发现漏及时堵好。
2.尘斗每小时打灰一次。
2.设备维护保养:(1)保持风机室、操作室的整洁,炉子各层平台及地面无灰尘、无积水。
(2)保持设备无灰尘,油漆、防腐,保温完整有效。
(3)电机不带负荷起动,保险丝型号你的任意变动或代用。
(4)设备润滑部位要按规定时间,规定油号加油,润滑油要经三级过滤。
(5)停用24小时以上的电气设备,开同前须请电工检查。
八、安全注意事项(1)入炉工作要带安全帽防止炉上部落下东西砸伤人。
(2)放灰时,裤腿要放在胶靴外面,以防止灰灌入烫伤。
(3)运转设备传动部位或机头应有安全罩。
(4)炉子点火,观察时,不得正面向里看,防止喷火烧伤。
点火时,柴油要烧尽,防止积油产生爆燃。
(5)新同志到岗位工作时,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岗位操作法考试合格后房客独立操作。
焙烧岗位1、工艺流程2、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将原料岗位送来的合格硫铁矿,通过沸腾焙烧炉烧出符合要求的矿渣,矿尘及含二氧化硫的炉气,经初步降温,除尘后,送至电除尘器岗位。
(2)管理范围从沸腾炉成品矿贮斗至旋风除尘器出口,排渣系统,排尘系统包括在这一区域内的一切建筑物、设备、管道、电器、仪表等。
(3)操作指标a、炉床温度:中底层800-900℃b、炉底压力:1000-15000毫米水柱c、炉顶压力:-10毫米水柱d、出口炉气二氧化硫浓度12-13%e、矿渣残硫≤0.5%(4)烘炉a、烘炉目的,烘炉主要是排除耐火材料中的游离水和结晶水,烘炉得当。
b、烘炉准备工作。
①准备木柴约40吨,引火柴油,棉纱少许。
②沸腾炉炉顶盲板烘炉期间不要上紧,以便排水蒸汽,做好防雨措施,烘烤结束盲死。
③盖好沸腾炉加料口,打开炉子出口管道排气。
④待风帽安装好,耐火层浇灌后养护三天,在风帽上部铺钢板或耐火砖,避免烧坏风扇。
⑤通知仪表工检查校好仪表。
D 安全注意事项①烘炉期间,沸腾炉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并准备好水管及消防器材。
②操作人员要着装上岗。
③夜间要有足够照明。
(5)开停车操作方法A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A)清理炉膛,通风帽孔眼,清理空气室,封空气室人孔。
(B)检查加料口,排渣口有无异物,清理检查炉气冷却器,旋风除尘器及灰斗并封好清理孔。
(C)准备好柴油,齿轮油泵试运转并向高位油贮槽供油,检查低压油喷咀。
(D)星形排灰阀,滚筒排灰机、刮板输送机等试运转。
(E)检查空气鼓风机油位置是否正常,皮带加料机减速机油位是否正常,并试运转。
(F)准备足够的铺灰矿,全部通过2.5-3.0毫米筛网,作为点火底料备用。
(H)备优质白煤若干袋,作提温用。
B点火开车(A)向炉内铺灰450-500毫米高,封好炉门,盖好加料口,打开炉子出口管上部排气口。
(B)做冷沸腾,启动空气鼓风机,逐步开大风量约5分钟,停下空气鼓风机,从观察孔检查炉内料面是否平整。
(C)启动炉底风机向油喷咀送风,点燃油喷咀向炉内喷火,保持炉内明火,约半小时左右,逐渐加大炉底风量,视沸腾层底层温度调节风量,油量,当炉底层温度达500℃以上时,可适量投入煤粉加快升温过程,炉底温度达700℃以上时可向炉内投料。
停止喷油,同转化岗位,净化岗位联系通气。
(D)开车通气时,应密切注意炉温,炉底压力变化,与净化,转化岗位密切配合,逐渐加大风量直至达到正常操作条件。
(E)准备开车时,启动排渣,排尘运转设备。
C 短期停车(A)短期停车采取保温为主,停止加料后,当炉温降至800-850℃时,即停车保温。
(B)停车前应先与转化岗位联系,同时通知电除尘岗位,净化岗位,干吸岗位做好停车准备。
(C)与转化岗位协调好,先停炉底风机,随即停主鼓风机,盖好加料口。
(D)停车后要注意炉内温度变化,做好停车记录。
D长期停车(A)停车前应通知转化岗位。
(B)逐步减少投矿量,使炉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慢慢地降低,当加料斗矿用完时,炉温降至200℃以下时,即可通知转化岗位停车。
(C)打开炉子出口排气口,开启动空气鼓风机,尽可能地将炉内矿渣排出炉外,当炉温降到400℃以下时,停空气鼓风机,打开炉门,扒出矿渣封好炉门,启动空气鼓风机继续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