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漫画类作文写作技巧
• 总之,如果仅仅停留在谈论医疗事故,就太一般化、 表面化了,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谈,这样主
所以,这篇漫画的立意比较好确定,只要能透过医 疗事故挖掘出问题背后的社会本质,也可以针砭时 弊,浅谈国民素质,社会机制的不合理等。
• 解读:从《摔了一跤》整个画面看.一个少年踩到西瓜 皮摔倒在地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同时围了上来, 都说“出事了吧!',三方充满了关切之意,但面部表情 有所不同,家庭似抚爱。学校似在责备,社会似有微笑。 那么这个图画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练习分析
• ②主旨:《真假包公》这幅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寓 意。包公,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是惩处和打击邪恶 的化身。可是,传统和时代经济产生了碰撞,变得官 不像官,商不像商!如果包公都出现了真假的问题, 如果包公也将头上的印信,换成金钱的符号,那么在 司法领域,公平、正义将是一句空话。金钱对一些意 志不坚定的司法人员,对那些贪欲难以满足的人是具 有诱惑力的。经济时代依然有些司法人员不是依法办 事,而是依钱办事。司法的黑暗是最大的黑暗。
试看下面的漫画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无题
• 漫画解读:这是一则名为《无题》的漫画。 这 幅画反映的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学龄儿童备 受“读书无用”等思想的影响,为了挣钱,放弃 读书求学的大好机会,盲目“下海”,当起了 “小文盲个体户”。
在读图时,要特别注意图中的一个细节:“小 文盲”在书写招牌中的“茶叶蛋”三个字时,竟 然写错了两个字。
• 三、看漫画的艺术手法
• 漫画是用线条,色彩表情达意,它的表现手法有夸张、 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
• 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 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 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强烈、典 型,表达的意旨更鲜明,更深刻。
• 再次,我们审视画面内容的时候,不要被那么多 “遗失的心”吓倒,我们完全不必面面俱到,可以 遵循“开口小,挖掘深”的原则,抓住一点,作深 刻剖析。先摆出社会上“缺心”的典型现象,再分 析“缺心”的种种原因,最后找出让“心”回归的 方法。虽然我们很容易从我们的身边找到批驳的靶 子、示众的对象、揭露的标本,但绝不允许学生把 本文写成一篇展销丑陋与残疾的“反面报道”,而 应当在分析“缺心”根源、提出解救之道上下功夫。
•漫画式作文命题写作
• 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 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它如同一面哈哈 镜,用特有的夸张手法达到表现幽默而深蕴的 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所以对于漫画作文的审 题立意,其关键是读懂漫画。
• 那么如何读懂漫画,把握住漫画作文的写 作方法呢?
• 一、看漫画的标题
•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所以说 看漫画标题是我们理解漫画寓意的一个窗口。
• 注重写法的“综合性”。学生既要考虑文章内容 的写作,又要注意书信体的格式;不是以人的口 吻直接来写,而是以动物的口吻间接来写;既可 以田鼠反讽的口吻来写,也可以田鼠天敌谴责的 口吻来写。
解读:材料涉及到一个鸟、一个鸟笼。材料的主体 应该是鸟。作者对鸟是否定的。为什么否定?因为 鸟笼对鸟已经起不到禁锢作用了,是鸟自己把自己 禁锢住了。 漫画的题目是“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其中 关键的词语是“以为”。 立意角度应该是解放思想,勇于冲破精神的牢笼, 打破思维的定势。现实生活中,下岗职工、忙着找 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也是自己禁锢着自己, “以为”自己做不到。历史上的陶渊明就是勇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 文。
• 漫画解读: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 露着一张脸,从他的神态上看,明显很满足的样子。
• 标题“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点出了这人的病态 心理,因为惧怕摔跤,便甘愿“永不走路”,这是十 足的逃避主义。联系现实人生,因惧怕失败和磨难, 就“因噎废食”,不再敢去进取和斗争。再联系一下 现实,这样的人事还少吗?
• 那个使孩子“摔了一跤”的“西瓜皮”是关键因素。家长、学校、 社会为什么同声呼叫“出事了吧”?因为孩子“摔了一跤”。孩子为 什么摔跤?因为他踩上了“西瓜皮”。“西瓜皮”是这幅图画的“诱 因”,没有“西瓜皮”则没有《摔了一跤》这幅图画。这“西瓜皮” 它指代的是什么?是一切“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文化垃圾)。而如 果再深入一层,“西瓜皮”则可被视为“一切能够使人跌跤的障碍 物”。障碍物既可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有形的,如陡坡、沟 坎、绊脚石等阻挡在道路上的一切具体的实物;无形的,如坎坷、 挫折、困难、问题等所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事物。在彻底理解了这块 “西瓜皮”的基础上。对《摔了一跤》的内涵,我们就不难领悟了。
• 角度二:从井的数量的角度联想。挖井人挖了五个 “井”不见一点水,他没有去总结一下,去探究原因, 却要“再换个地方挖”,他能挖到水吗?联系现实生 活,可得出不作调查研究的干是盲目的干。
• 角度三:从挖井人的态度联想。挖井人在不断的失败 面前,仍然充满自信和干劲,这是很可贵的,但是仅 靠热情干事是不够的,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践需要理 论的指导。
《这下面没水,再换个地方挖挖》
• 角度一:从挖井深度的角度联想。五个深浅不一的井,其 中有个就要到水面,可惜未能再挖下去。可见不可浅尝辄 止,贵在坚持深入。
• 联想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①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发现人才; ②要想成就事业,就得咬定目标,不懈努力。③如果再做 深究:挖井人为什么不坚持挖下去?缺少韧性与毅力是原 因之一。现实生活中立志者多,而成功者少,原因之一不 正是缺少韧性和毅力吗?可见,韧性与毅力是取得事业成 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 从漫画标题入手,是我们把握漫画寓意的一个捷径。
• 二、看漫画的画面
• 漫画属造型艺术,又属喜剧艺术,它主要是通 过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由此,我们在审 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漫画作文要仔 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景、情,把握其性质, 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 漫画的寓意。
• 这两幅漫画的主题都是在讽刺“去好留坏”。乍看上去,好 像只是讽刺手术事故:该切的不切,不该切的切掉了。
• 它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方面的现象,例如,决策机关该管 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办事机构,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 做了;用人单位,该用的人不用,不该用的人用了;青少年 学生,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会了;还有扬短避长、奖懒 罚勤、助恶惩善,以至煮鹤焚琴、助纣为虐等等,这些都无 异于把好手好脚切掉、让病腿枝指留着啊!这种种情况的产 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态度问题, 有的是能力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有的是几样兼而有之。
作文立意: ①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自己的成长道路应该怎样走, 自己需要怎样的教育。 ②是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考虑在孩子遇到挫折 时如何对待。 ③摔跤的原因是西瓜皮,家庭、学校、社会为什么 事先没发现?如果发现了为什么不清理?等孩子摔 跤了再来喊“出事了”有什么意义?
它的作文格式是书信体,;它的内容写的是有关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环保”等方面材料
【题目设计】
•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出发之前,永远是梦想,上路了才是挑战
【写作导引】
• 这是一幅漫画材料作文,漫画材料下文的“出发之前,永远是 梦想,上路了才是挑战”可谓是漫画的主旨。据此可知,漫画 材料的关键是“梦想”和“行动”的关系。何谓“梦想”?梦 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性中最强烈的渴望,是照亮灵魂的 明灯。梦想是基于主观的渴望,因此在立意时我们须将其定位 为一种积极的、美好的精神追求,以此作为文章的支柱。所谓 “行动”,是指为实现梦想所付诸的实践。如果光有梦想,没 有付诸行动,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如果敢于梦想,勇 于实践,就一定能创造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
•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 的寓意所在。
• 请阅读下面漫画《畸形儿》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文章的主旨应该与漫画的寓意相符,不少于800字。
• 漫画解读:这则漫画构思奇特,看似离奇。这是作者充分 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通过改变人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 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来揭示漫画的 主旨:人们的物质欲望与生活水平极高,而文化修养水平极 低。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步步向小 康迈进,而出现了与人们的文化水平极不对称的现象。夸张 是创作漫画常用的一种手法,我们欣赏漫画,对这一手法要 有所熟悉。
• 总之,对于漫画式作文,我们要从以上“三看”的角度去审 题立意,掌握其写作方法。
【题目设计】
• 看下面的标题为“招领启事”的漫画,然后作文。要求: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首先,漫画的标题是“招领启事”。我们要明确“招 领”这一词语在漫画中的内涵,漫画的寓意不仅仅是 让我们揭示社会上的“不足”,而是通过“招领”这 一词语来呼吁“心”的回归。不呼唤这些“心”的回 归,我们这个社会迟早会变成爱的沙漠、善良的荒原、 良心的真空,我们甚至会堕落成社会丛林中的两足动 物,最终失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