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
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方法: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42例,每日1剂,水煎分服,7剂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结果:治愈2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结论: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

关键词小青龙汤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笔者运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7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2个月,其中31例病程超过2年。

2治疗方法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麻黄、桂枝、干姜、制半夏、苍耳子、辛夷、徐长卿、乌梅各lOg,细辛3g,五味子6g,白芍20g,炙甘草9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7日为1个疗程。

加减:眼痒、流泪、畏光者,酌加荆芥、防风、桑叶;鼻流粘液脓样分泌物者,去桂枝、干姜、麻黄,酌加银花、蒲公英、黄芩;哮喘者,酌加杏仁、苏子。

恢复期,用小青龙汤加玉屏风散巩固疗效。

3治疗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果经按上述方法用药2个疗程后,24例治愈,14例好转,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5%。

4病案举例
某男。

35岁。

2003年9月26日诊。

7年前秋季因淋雨后出现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经抗感冒治疗后,症状减轻,以后每年9~10月发作,稍感风寒即加重,夏季症状减轻,曾用过大量的抗生素和鼻炎康、鼻炎丸等中成药始终不得痊愈。

20天前不明原因,鼻内奇痒,喷嚏不断,清水样鼻涕如注,眼及咽部作痒,鼻塞不知味,晨起更甚。

服息斯敏及某医院协定处方苍耳子汤无效来诊,身无寒热感,舌质淡红、苔白,脉缓。

予以小青龙汤基本方加荆芥、防风各10g,4剂,日1剂水煎饭后服,药后诸症大减,再4剂诸症悉除。

为巩固疗效,以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7剂善其后,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5体会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的范畴,笔者曾用苍耳子、辛夷之类治疗本病,近功有,但远效低。

《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中医理论认为:鼻为肺之外窍,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若患者体质不强,肺脾气虚,脾气虚,不能,健运,气不化津,痰饮内生,伏饮内停于肺,肺气虚则卫气不固,腠理疏松,若再度受风寒之邪,引动伏饮,壅寒气道,肺窍不利则为喷嚏、流清涕。

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为辛散温化之剂,非水寒相搏于肺者不可使用。

本病与小青龙汤证机理吻合。

方中麻黄、桂枝通阳宣肺,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白芍辛温发散,半夏燥湿化浊,炙甘草健脾益气。

加苍耳子、辛夷、徐长卿、乌梅增加宣通鼻窍之功,又有良好的抗过敏的作用,诸药合用,切中病机。

恢复期,用小青龙汤加玉屏风散巩固。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和防风组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扶正,二药合用则汗不外泄,邪不易侵;且防风有解表祛风、止痒等功能,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组胺、免疫调节等作用,故小青龙汤加玉屏风散对恢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巩固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