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市场分析报告
• 行业集中度不高 种子公司以行政区域设置,大田作物市场垄断封闭
• 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冲击 • 高级技术及管理专业人员匮乏
发展方向
• 育种技术向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转变
• 品种选育向商业化和专利化转变
• 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产加销一体转变;
• 种子生产由粗放型到集约化大生产转变
玉米种子 水稻种子 小麦种子 棉花种子 油菜种子
✓ 植物新品种保护:1997 年国家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对育种家育成的新品种进行知识 产权保护,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授权品种属侵权行为,只有获得品种权人 许可后才能经营。
✓ 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8 号令)规定, 满足一定软硬件条件的企业方可取得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才能从事 相关种子生产经营活动。
上时间); • 需要较大的规模支持、持续的技术投入; • 盈利能力强,大田作物种子毛利率15%~20%,蔬菜、经济作物种子50%以上; • 自然灾害风险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对种子生产影响大。若公司种子生产基地出现异常气
候、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公司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公司 经营的稳定性。
✓ 品种选育周期长:杂交水稻育种首先要从亲本着手,育成一个亲本一般需要6-8 代,即使在科技 发达的今天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拥有性状优良父母本才能组配杂交组合,在通过评比试验、区域 试验、生产试验,并取得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证书后才能推广。因此,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 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品种选育周期长。
商品化率 需求增长率 销售规模增长率
98%
2%
5%
65%
5%
15%
40%
5%
10%
83%
3%
10%
接近100%
2%
5%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高:品种的选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是集人才、知识、技术于一体、多学科高度综 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批高素质和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这构成了市场进入的难度。
实施“种子工程”,开始市场化,
各环节开始融合,但种子公司 良莠不齐,贩卖假种劣种
- 第二阶段:九五到2000 -
,坑农害农时有发生
2000年《种子法》颁布,真正
进入市场化,行业开始整合。 打破国有垄断、民营企业、
- 第三阶段:《种子法》颁布至今 -
外资企业进入。
中国种子行业概况
种子行业是农业链中的源头,其存在和繁荣与否直接影响某一农业产业的兴衰,已成为国家高度保护的战略性行业。
✓ 种质资源的限制: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育成一个新品种最关键的因素是拥 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创新、培育优良亲本在育种 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种质资源的搜集、筛选、鉴别、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从事育 种工作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够选育出适于生产的新品种。
监管部门有关法规
影响领域
法规摘要
种子市场准入 • 按照《种子法》及配套规章的规定,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条件。
• 严格杂交种子生产单位的资质管理,批准的种子生产规模应与种子生产单位的实力相匹配。建立杂 交种子生产风险担保机制和保险制度,降低种子生产风险。
市场规模 行业特点 行业现状
主要政策环境
• 2009年,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94.1亿元;潜在市场总额是800亿元。 • 其中玉米种子119.2亿元、水稻种子81.4亿元、小麦种子61亿元、蔬菜种子85.3亿
元、棉花种子23.3亿元、油菜种子10.9亿元、其他种子13亿元。
• 拥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属于农业链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环节; • 科研投入高、投入产出周期长(新品从研制、获取专利、审批、试验到推广需要5年以
中国种业市场及相关公司
内容
– 种子行业概况 – 相关种业公司 • 隆平高科 • 登海种业 • 杜邦先锋 – 公司估值 • 隆平高科估值 • 登海种业估值 – 投资风险及建议
2
中国种子市场发展历程
完全计划管理,科研、繁种、 推广、经营割裂
-第一阶段:九五之前-
发展迟、起步低 投入少、与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大
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增加良种补贴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鼓励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 政府出台的“七大新兴战略型产业”中,生物育种正是其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以生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上
中国种子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有利因素
• 政策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配套财税
• 市场潜力巨大
✓ 资本规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8 号令)规定申请主要农作物 杂交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除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条 件,还应达到注册资本500 万元以上的条件;第十五条规定: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向 农业部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公司申请的注册资本在3,000 万元以上。
• 集中度低,全国拥有种子许可企业8700多家,以产销为主; • 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弱; ✓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企业仅100多家,许多企业通过购买申请权而获得品种权; ✓拥有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总体的1.5%,科研经费不到销售收入的1%,发达国
家的种业科研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的8%~12%; ✓中国整个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投入只有250亿人民币,投入较少,研发资源多集中于
研发机构; • 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加销一体化的企业近100家,外商投资种业公司70多家;
• 以扶持为主,税收优惠涉及所得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关税及增值税多个领域; • 2000年颁布《种子法》,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护企业研品种; • 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立顿进一步夯实农村
✓ 我国种业市场潜在价值约为900 亿元,随着种子市场商品化 程度的提高,种子市场在快速升值,目前已经达到约550 亿
元。 • 自然气候和劳动力资源
✓ 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 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适合 杂交水稻种的选育、生产和种植
制约因素
• 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水平低 育种资源主要集中在国营科研机构 研发和生产相互脱节 种子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支付不起转让费 品种私下转让,亲本流失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