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姓氏源流及徐姓介绍

姓氏源流及徐姓介绍


姓 氏 的 起 源
1.用女字旁来纪念生育自己的女神,如:姑、姬、姜、妫、姒、姚等。 用女字旁来纪念生育自己的女神, 用女字旁来纪念生育自己的女神 姚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 、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 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 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 以西门为姓. 以西门为姓 3、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 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 、以古国名为姓。 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 4、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 、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 于翁地,因而姓翁. 于翁地,因而姓翁 5、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5、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 以这些官职为姓。 以这些官职为姓。 6、天子赐氏,以谥号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赐她的后 、天子赐氏,以谥号为姓。如周穆王死了一个宠姬,为了表示哀痛, 代姓痛;周惠王死后追为惠王,他的后代便姓惠。 代姓痛;周惠王死后追为惠王,他的后代便姓惠。 7、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鲁孝公的儿子子 , 、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字子臧,其后代便姓臧。 8、因神话中的传说为姓。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其子孙便以龙为 、因神话中的传说为姓。传说舜时有个纳言是天上龙的后代, 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姓青鸟的。 姓;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也有姓青鸟的。 9、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齐国被 、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比如战国时代田齐襄王法章的后代本姓田, 秦灭了,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汉明帝讳“ 凡姓庄的都改姓“ 秦灭了,其子孙不敢姓田而改姓法。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明 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并当了皇帝(即明成祖), 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并当了皇帝(即明成祖), 当时号“靖难” 而太监马三保因“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 后他改名为郑和。 当时号“靖难”,而太监马三保因“靖难”有功而被赐姓为“郑”;后他改名为郑和。
华人的姓氏之一, 徐 xú 华人的姓氏之一,在中国台湾是人口第 二十位的姓氏。人口众多, 二十位的姓氏。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的1.66 %。徐姓是当代第11大姓,与中华黄姓 。徐姓是当代第 大姓, 大姓 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 同源,都是东夷族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
徐姓起源有三: 徐姓起源有三: 源出嬴姓 有三 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国说。 伯益之子嬴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 》和 《通志·氏族略 》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 通志 氏族略 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 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山东南部郯城一带), ),“ 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山东南部郯城一带),“自若木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 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 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 以国为氏。 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 源出殷民六族 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 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 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 中含徐姓, 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 徐姓源起。 徐姓源起。 他姓改徐姓而来 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 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 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另外,南京徐姓, 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另外,南京徐姓,大多为宋 朝秦桧后代,因不耻于秦桧所为,均改为徐姓。 朝秦桧后代,因不耻于秦桧所为,均改为徐姓
1.东海郡 . 2.琅邪郡 . 3.濮阳郡 . 4.高平郡 . 5.东莞郡 .
堂号
圣交”、“东海”“麦饭”、 圣交” 东海”“麦饭” ”“麦饭 敦睦” 世德” 存桂” “敦睦”、“世德”、“存桂”、 垂裕” 追远” “垂裕”、“追远”、“崇 雅”、 礼耕” 惇王” 怀德” “礼耕”、“惇王”、“怀德”、 雍肃” 南陵” 崇本” “雍肃”、“南陵”、“崇本”、 修吉” 文敬” 永恩” “修吉”、“文敬”、“永恩”、 叙伦”“南洲” ”“南洲 “鸿 绩”、“叙伦”“南洲”等。
徐 瑞 云
徐 骧 徐
徐 渭
徐 若 木
徐 良 徐 杰 徐 伟 峰 …..
世 昌 徐Βιβλιοθήκη 徐 福 徐徐樨 徐 庶
悲 鸿 徐 志 徐 摩 晦 徐 徐 永 敬 昌 业
姓 之 人
当然, 当然,还有他 徐 徐 向 达 前 徐 徐 海 东 徐 徐 光 才 启 厚 霞 客
感 春 露 秋 霜 维 韭 维 黍 随 时 殷 荐 馨 香 寻根问祖本是人的天性。寻根为把 寻根问祖本是人的天性。 握生命—寻找生命的来龙去脉 寻找生命的来龙去脉。 握生命 寻找生命的来龙去脉。研 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并不在祈福 于祖先,而在于明白我们的自身: 于祖先,而在于明白我们的自身: 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 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 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 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 流传到我们现在。 流传到我们现在。研究姓氏源流与 文化寻根更为的是证明自己的中国 血统区别于异国子民的最科学、 血统区别于异国子民的最科学、最 可靠、最永久的依凭。 可靠、最永久的依凭。
伏羲氏最重要的贡献是: 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 伏羲氏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会之 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 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 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 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 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 衍。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 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 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 万多 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 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 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 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 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 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 三坟》 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 因此“ 《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 为中华第一姓
徐伟峰
引 言
姓氏是指姓和氏,两者本有分别,姓为大宗,氏为小宗。 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始于父 系社会的伏羲氏时代. 中国的姓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通常是维 系血缘的隐形纽带。在人们熟悉的“百家姓”背后,还 隐藏着约 4000 个不常见的姓氏和20000个鲜为人知的 姓氏。 中国姓氏起源 姓氏图腾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 最早出现在中国。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 那时是母系社会,最初在群婚制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 知有父。当社会过度到父系社会后,为保证氏族血统纯 洁。所以开始因生而创姓.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 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 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 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 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 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仰 祖 宗 功 德 克 勤 克 俭 无 日 偶 忘 享 祀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山东南部郯城 至淮河流域一带, 至淮河流域一带,以古代徐国为 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 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 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 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 人避居河南、山东, 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 盛起来, 衍昌 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 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 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秦时有 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 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 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 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 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 始祖。 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 始祖。 即 神武天皇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 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 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 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 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 于他爱护百姓, 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 于他爱护百姓, 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 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 侯国都非常拥戴他。 周穆王不理朝政, 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 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 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 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 王母做客的周穆王 的想法,起兵造反, 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 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 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 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 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 民心, 万计。 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 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 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 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木首封徐国, 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 木首封徐国,其后 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 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 得姓始祖(今葬于山东郯城县)。 得姓始祖(今葬于山东郯城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