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城市规划院院长论坛2_3地铁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规划探索——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城市规划院院长论坛2_3地铁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规划探索——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地铁地铁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引导下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规划探索——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A STUDY ON TRANSFORMATION OF METROPOLIS SUBU RB INDUSTRIAL AREAS UNDER METRO GUIDES——CAS E STUDY OF GUANGZHOU HUANGPU DISTRICT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2008年4月目录Catalogue一引言——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Introduction——Transformation of metropolis suburb industrial areas二黄埔区转型背景与地铁建设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of Huangpu district and the metro conduction 三TOD模式及其在黄埔区的适应性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四地铁引导下的黄埔区转型规划策略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 of Huangpu district under guide of metro一、引言——大都市近郊工业区转型Introduction——Transformation of metropolis suburb industrial areas•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都市的外延式扩张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心城区土地区位效益大幅度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日益狭小,近郊区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顾爱怡,沈健,2007)。

郊区城市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化的一种主导模式(方辉振,2007)。

•郊区城市化是由来自离心、向心的以及本乡本土的各种力量导致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的转化过程,其中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是郊区化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周一星,1998)。

郊区 区经济层面产业层面人口层面基础设施层面物质环境层面•地铁对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时距上拉近了近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加速和扩展了要素在中心城区与近郊区之间的流动,将近郊区从一个相对开放的地域转变为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

•国外地铁发展成功的实践表明,绝不能将轨道交通仅仅作为一种改善城市交通的公益性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工具和手段。

二、黄埔区转型背景与地铁建设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of Huangpu district and the metro conduction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黄埔区是广州“老八区”之一。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广州行政区划调整。

撤销广州市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广州市南沙区、萝岗区。

1. 黄埔区——近郊工业区向综合服务型城区转型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黄埔区位于广州市东部,西临天河区,东接广东省的东莞市,南滨珠江,北靠增城市和萝岗区。

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 2.转型背景•转型背景之一:广州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广州的郊区化大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和产业不断由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1990-2000年间,广州近郊区人口增长了8.87%,最快的街镇主要位于近郊区的内沿地带,呈半环状包围于中心区之外(谢守红,宁越敏,2006)。

专栏据统计2004年1-9月份空置住宅面积为48522平方米,到2006年1-3季度,全部房地产空置面积仅为32115平方米,空置量下降了33.8%。

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 •转型背景之二:区划调整改变了广州东部格局区划调整前,2004年黄埔区是广州主要的工业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的29.2%,而其中有79%是来源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科学城为主体的萝岗区成立,使得黄埔区工业职能得到极大削弱。

在当前行政区经济背景下,广州东部发展格局也随之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2004年694.47570.37168.752005年363.96237.85933.96下降比率-47.6%-58.3%-44.7%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前后黄埔区工业指标的变化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新区在发展成为自我平衡的产业单元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能联系本身和旧城的单元,疏解新区和旧城居住和服务功能上的压力,并能有效地联系其与旧城的互动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那么,黄埔到底是“东进”的节点,还是通道?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 •转型背景之四:黄埔区发展空间不足2007年黄埔区现状建设用地已占到53.06%,其余用地为水域和其他用地,施工工地和弃置空地仅有65.85公顷。

这种背景下,土地的价值效应显现,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然选择土地价格较低的区域进行扩展,核心区集约建设的要求比较强烈。

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and metro conduction 3.地铁五号线建设——转型的重要动因之一旧中心新中心黄埔区•唯一一条横贯市区的地铁,预留了与佛山、东莞轨道的交通的接口,对于黄埔区未来融入广佛都市圈和穗深港经济走廊奠定了基础。

•连接广州的主要商务商贸服务区,自西向东依次为流花地区、环市东地区、珠江新城和员村地区、东圃广东奥林匹克周边地区。

三、TOD模式及其在黄埔区的适应性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 1.TOD模式•TOD的模式是建立在“理性增长”理念之上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小汽车主导发展带来的城市蔓延及其引发的系列问题。

•TOD模式的内涵是将中高密度的住宅、适当的公共设施、充足的工作机会、零售与服务性空间,依据地区发展的定位,混合地集中在公共交通廊带及车站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徐志强,2008),形成以公交系统为骨骼的“节点+走廊”式城市形态。

•一般来说它有四项公认的规划设计要素和原则,即较高密度、土地混合利用、宜人步行环境和公交服务(张明,刘菁,200 7)。

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 2.TOD模式在黄埔的适应条件•建设较高密度社区的可能?—预留地铁站周边是目前建设密度最高的区域•土地混合利用的可能?—土地混合利用程度高,居住和就业平衡性强•公交服务完善的可能?—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交服务体系和穗深港走廊交通枢纽•形成宜人步行环境的可能?—开敞空间和街道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步行基础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密度混合公交步行TOD and it’s adaptation in Huangpu district四、地铁引导下的黄埔区转型规划策略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 of Huangpu district under guide of metro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 1.TOD模式的引发机制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2.地铁引导下的黄埔区转型规划策略策略一:建立区域TOD体系和多样化公交选择•按照地铁站点和公路、水路交通的组织方式,建立区域性TOD街区,各区之间建立便捷公交联系,时距一般不超过20分钟。

•公交也可以向外围延伸,扩展区域TOD的服务,建立轨道交通、公交车、小汽车、水上客运等多样化的交通选择体系。

策略二:构建核心商业区•多种用途的核心商业区是每一个TOD街区最主要的特征。

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在站点周边400-500米范围内建设商业、居住、公共服务集中区,形成特色商业购物设施和商业街构成的链状核心区,促进居住与就业的平衡。

策略三:级差密度下的土地开发•规划应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和站点周边的发展,鼓励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高强度开发。

但在站点500米以外的区域,则采取低密度建设的方式,或者保持现有的开发强度。

•为了扩大轨道交通站点对TOD以外区域的影响,紧邻TOD的外围低密度发展区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区域被称为“次级区域”。

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广州市黄埔区TOD模式下的五大功能区五大功能区布局TOD下的开发强度发展方向与要求传统商业核心区围绕港湾路地铁站,以大沙东路、港湾路围核心TOD核心区:高密度、高容积率零售、餐饮、娱乐服务,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现代服务核心区广园路以南、“回”形商圈北部,接受港湾路地铁站和大沙东地铁站的辐射TOD核心区:高密度、高容积率总部经济、金融贸易服务、商务咨询、中型购物中心、现代品牌销售先进制造集聚区广园路以北地区TOD次级区域:低密度、低容积率汽车、石化等大型制造业动漫创意集聚区黄埔东部地区,南岗周边TOD次级区域:中密度、中高容积率以广东国际玩具物流园区为中心产业集群、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旅游休闲集聚区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区、丹水坑风景旅游区TOD次级区域:保护性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游、旅游相关活动Transformation planning strategy策略四:厂区生活组织方式向TOD社区的转化•厂区生活组织方式中居住、商业等都是围绕工业生产服务。

工人大部分居住在厂区周边,也有一部分通过公共交通进行“钟摆式”流动。

TOD社区生活组织方式以TOD街区为中心,强大的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居住和就业在TOD街区内外布局,厂区未来将作为次级区域的一个独立的就业地。

策略五:用地调整与空间优化策略•二元结构很难满足TOD建设的需要,众多的城中村将阻碍完善的TOD体系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