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V3 =
12
【分析与论证】 v2<v3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 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 滑运动越来越快。
13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 运动越来越快
14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 的平均速度(分析 过程)
15
巩固练习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 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 速度是 [ C ]
7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通过下半段路程 3的平均速度 3呢?
s
v
S3= s1-s2 t3= t1-t2
金属片
s3 t3
s1 t1
s2 t2
8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 度v 3。
9
【设计表格】
路 S 1=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 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 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4 _______m/s
16
3、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 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_____
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和_______.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 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 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 (2)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 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3)求出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17
S 2=
程(m)
运动时间(s) t1=
t2=
平均速度(m/s) V 1=
V 2=
S3=S1-S2=
t3= t1- t2=
V3 =
10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1
实验数据:
路 S 1=
S 2=
程(m)
运动时间(s) t1=
t2=
平均速度(m/s) V 1=
V 2=
S3=S1-S2=
t3= t1- t2=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1
复 习

1、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公式?
2、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
2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金属挡板
S1
s3 t3
t1
S2
t2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4
【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
停表、挡板。
5
【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
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 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 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