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PPT课件
32
NST
33
适应症
妊娠28周以后,NST应作为全部孕妇的常规实验,以 争取早期发现宫内发育障碍。 健康胎儿的典型图形多以妊娠32周以后的监护为据。 特别适应症:高危妊娠;妊娠晚期自觉胎动减少;
19
20
减速图形分形方法(一)
减速发生在宫缩结束后的右侧区内比发生在宫缩区 (左侧)危险性大得多。
21
减速图形分形方法(二)
长方形将宫缩曲线及其对应的胎心率曲线刚好全部覆 盖,若长方形以外还能开到胎心率减速曲线,可能为 晚减或变化减速,则提示胎儿缺氧。
22
几种特殊胎心率图
23
棘波减速图形
脐带受压,出现瞬时迷走神经反射导致。 表明胎儿良好。
胎心监护
1
胎心监护图纸的阅读
判断一张监护结果时: ➢ 1.胎心率曲线是否正常,胎心是否波动于120~160次/
分之间; ➢ 2.有无伴随胎动出现的心率加速,以及受宫缩影响的
心率减慢; ➢ 3.分析各种减速以及胎心基线细变异的类型。
2
基本概念
3
加速
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bpm以上,持续时间超过15秒。 加速开始于妊娠25~26周;在28~29周以后完善。 伴随胎动的散发型加速,是胎儿健康的标志,反之,长 时间缺乏加速的胎心率是胎儿缺氧的征兆 如胎儿于睡眠周期,进行强刺激后仍无加速,应考虑缺 氧严重。
12
13
变异减速
可发生在产程的任何阶段(第二产程多见),与宫缩 无固定关系。振幅下降幅度不一。 减速发生突然,恢复迅速(升降迅速)。 较强的胎动也可引起明显的减速图形。 典型的轻度变化减速与胎儿预后关系不大,但重度或 不典型的变化减速大多提示胎儿缺氧。
14
改变体位可使减速消失,但吸氧不能改变图形。 与胎儿脐带或胎盘受压有关。 第二产程中最多见。 偶发或接近胎儿娩出,无明确意义。 如升降迅速的典型图形变为回升缓慢或接近迟发减速 图形,考虑缺氧。 如持续时间少于30~50秒,迅速恢复,胎心率基线正 常和变异正常,预后良好。
4
5
6
减速
伴随宫缩出现的暂时性胎心率减慢。它产生的基础是 宫缩,没有宫缩就谈不上减速。 分为规则性(早发减速和晚发减速)和不规则型(变 异减速或变化减速)。 妊娠期发生的减速多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多数学者认为:妊娠期胎心率减速是胎儿发育不良或 某种程度缺氧,至少是胎儿脆弱的表现,应积极处理
30
胎心率过缓的意义
原因:胎儿窘迫;用药;麻醉;宫缩过强;脐带因素; 低血压;胎儿心脏病;母体低体温;枕后位 胎心率小于120bpm并进行性下降,考虑缺氧。 胎心率小于120bpm合并变异减少并出现晚减和变减或长 时间胎动加速消失,考虑缺氧。 胎心率小于100bpm,持续3~5min,应考虑缺氧,应尽快 结束分娩。若此时胎头拨露或着冠,则不必惊慌。
7
早发减速
减速与宫缩同步,宫缩结束,减速的胎心率也回到原 基线水平; 宫缩顶峰与胎心下降最低点之时间差少于15秒。 常出现宫口开大5~7cm时抬头下降过程中。 改变体位和吸氧,图形不变。 胎心率下降振幅多在20~30bpm。
8
其发生原因为胎头受压。 早发减速在未成熟儿、高龄初产及头盆不称多见;和 脐带因素亦有一定关系。 偶发于第一产程中后期,无特别意义。 如连续出现,基线下降幅度超过50bpm或降至100bpm 以下;或频发于产程早期,应考虑胎儿缺氧可能
27
终末减速
胎儿即将娩出时,脐带和胎儿可能极度受压,胎心率变化急剧 可能为胎儿严重缺氧,也可能为胎儿即将频死的表现,尤其当胎
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更加严重。
28
胎心率过速的意义
产时胎心率过速是胎儿窘迫的信号(排除其它导致胎心过 速的原因)。 原因:胎儿窘迫;用药;感染;急性贫血;母体低血压。 分娩过程中,胎心率由正常逐渐向加速发展,即所谓胎心 率进行性升高,是缺氧的早期表现。 胎心率过速合并LTV减少或晚减和变减时,考虑胎儿窘迫 仅有胎心率过速一项持续超过180bpm,也考虑胎儿窘迫。
24
突变形图形
分娩时脐带因素造成的急性胎儿窘迫,LTV变化大, 一般为25~30bpm。
25
脐带受压混合图形
连续胎动导致脐带受压导致。 胎儿无缺氧表现。 应连续观察,如短期不能消失,可令其翻身,多可缓解
26
正弦图形
无胎动反应的基础上,基线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规律 摆动,振幅一般在5~15bpm,周期2~5bpm,短变异 消失。多发生在产前无宫缩时,持续10min以上,多 为胎儿缺氧。
9
10
迟发减速
减速常开始于宫缩顶峰之后。宫缩结束时,减速的胎心 率延迟回到基线水平;减速持续的时间较长; 宫缩顶峰和胎心率下降最低点之时间差一般大于30秒; 胎心下降振幅不一。 可发生在产程的任何阶段; 胎心基线多偏高,变异减少;
11
吸氧和改变体位可使减速消失; 与胎儿缺氧有关。 判断迟发减速的临床意义应结合宫缩的强弱和产程进 展阶段。 产程早期频发,产程晚期频发并伴有长时间无加速, 基线率过速或过缓,变异消失,均为严重表现。 若产程中偶发,或于宫口开全时暂时出现后又好转, 多无大碍。
29
胎心率过缓的意义
孕期可见胎心率基线过缓,如变异正常,而基线局限于 120~110bpm,一般无不良后果;如变异明显减少,或小 于100bpm应考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或胎儿窘迫可能。 分娩期,尤其在第二产程,出现轻度胎心率降低,只要 没有减速发生,变异性良好,一般无危险;如出现重度 胎心率过缓,则为胎儿窘迫的特征。
15
16
减速类型的比较
17
延长减速
减速时间长,一般超过90秒~10分钟。 脐带受压。 母体低血压(仰卧位综合征或麻醉)。 子宫强制收缩。 阴道检查或胎儿下降迅速。 迷走神经兴奋(可改变体位,促其胎动)。
18
胎心率基线细变异
细变异分为长变异(LTV)和短变异(STV)。 长变异指胎心率基线上肉眼可见的上下摆动的波,包 括振幅及周期;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短变异是胎心率基线中跳与跳之间的振幅差异。
31
细变异的增加与减少
妊娠周数增加,细变异逐渐变大 健康胎儿较大胎动压迫脐带,可造成振幅在25bpm以上的突变型 细变异,产时见到此图形,要考虑脐带合并症引起的胎儿窘迫。 细变异消失一般说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受到缺氧的抑制。 胎动和加速的减少在先,其次才是细变异的变化,而细变异消失 说明胎儿缺氧已经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