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伴我成长耿刘小学张彤新年里,我认识了一个新词——“家风”。
最近,我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家风是什么?让我也想认识自己家的家风是什么?看到新闻上被采访的叔叔阿姨们说:“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风是在自己家好家风的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
”通过观看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家风,也认识了不少优良的家风。
家风就是做善事,不求回报;家风就是为人老实,不干坏事;家风就是小小举动创美德;家风就是常做好事,无怨无悔;家风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国。
现在,我与大家聊聊我自己家的好家风:“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面对眼前的重重困难;待人有礼貌。
”首先,在勤勤恳恳方面,我的外公是一个好例子。
我的外公是一个农民,他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田地里种菜收割,他勤勤恳恳从不叫苦叫累。
接着,在待人有礼貌方面,我跟爷爷学。
爷爷是做生意人,每次与同事打电话时总会叫上几声“你好”,新年里爷爷打电话时总会送几句新年祝福语。
还有,在阳光心态方面,爸爸是我的榜样。
虽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会愁眉苦脸,总会积极面对。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记长辈告诉我的好家风。
指导教师:陈玉花生命因爱而精彩耿刘周文豪“爱”这一神圣而又伟大的词,至今我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无条件的付出。
在学校的那一场演讲深深打动了我。
随着演讲的开始,掌声此起彼伏。
张老师的演讲让我知道了爱究竟有多么伟大。
一个个催泪史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原认为父母亲对我们好应该的,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的应该把我们含在嘴里,捧在手里。
听了演讲后我不禁羞愧起来,脑海中浮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小时候在爸爸硕大的身躯下,摇摇晃晃的学走路;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香甜的睡着;下雨了和爸爸撑一把伞;在海边一起俯着腰捡贝壳……想到这儿我的鼻子酸酸的,热泪盈眶。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是你们给予了我生命。
是你们给了我看着缤纷世界的眼睛;是你们给了我聆听声音的耳朵……”我想对我那可敬的叶老师说;“谢谢您!将来,无论我成为参天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祝福,我敬爱的叶老师!”这场演讲让我收获了不少,我一定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让更多的人理解爱真正的含义。
指导教师;陈玉花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一生的法宝陈玉花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幼儿个性活泼、开朗、大方,并养成好学、诚实、守信等好习惯;不良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胆怯、多疑自私、孤独、懒惰。
幼儿在适应家庭环境的过程中,以家长为模仿对象,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家庭氛围的好坏是决定孩子个性、心理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1、营造整洁、和谐的家庭物质环境家庭物质环境,指的主要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与此密切联系的居住条件、生活设施等。
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家庭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孩子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一般具备正常生活条件的家庭,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
(1)给孩子留有活动的空间。
在家庭中,要给孩子一方活动的的空间,家庭装潢,环境布置与陈设应考虑有利于孩子的活动,不能只为成人服务而忽视儿童的需要,同时,要为孩子在社区组织活动,避免孩子因高楼林立,远离大自然,缺乏与同伴交往机会而造成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倾向。
(2)为孩子选择吃、穿、用等生活物品要注意科学合理,例如:食物应该是营养均衡的,衣物应该是舒适大方,并非价格昂贵的食品,高档名牌的服装就是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3)提供有利孩子智力开发的物品,例如:玩具,文具等,玩具的价值在于促使孩子动手动脑探索,既使是利用废旧材料自己的手制作的玩具,只要达到发展孩子智力的目的,就是有用价值。
那些高档名牌产品,如果达不到发展孩子智力的目的,也是无价值的,并且它极易诱发孩子不切实的高消费、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4)注意美化家庭环境。
美的家庭环境表现在家具的款式和摆设,室内颜色的搭配、光线明暗的处理等符合美的规律,这样的环境美化有利于孩子审美修养的提高。
另外,家庭环境的美化要注意让孩子参与,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培养其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在创设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时,家长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化,儿童化,审美化、切忌盲目性。
其次,要给孩子一块“自由领地”。
让孩子拥有一块“自由领地”,即可以由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既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感到自已具有与大人平等的地位,而且有助于他们从小形成自主意识,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劳动习惯和创造能力。
孩子有了自己活动的小天地,他的精神生活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就会玩得有意思,学得有兴趣。
在这个方面,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的父亲的做法很值得学习。
在房间里,他决不放置没有任何情趣和不和谐的东西。
墙上糊着使人心情舒畅的纸,上面挂着经过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各种器具都很有趣,决不摆设不合身份的东西。
人们赠送的礼品和自家的陈设不和谐就不摆出来。
穿衣服也是这样,他反对花俏的衣服,不仅自己,他还要求子女穿着整洁、朴素、雅致。
在他的影响下,威特终于成了一个情趣高雅的人。
2、创设和谐的家庭生活父母与家庭成员的和谐以及整个家庭生活的和谐,是子女学习做人与处事的最好教材。
如果清晨,家长在家中吵了一架,那么,子女这一天必定是心情压抑,无心听课。
假如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所以,创设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首先应该从父母做起。
(1)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
在家庭中,父母角色是指为人父母在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就儿童发展来说,父母角色要求有:①形成和谐夫妻关系,避免夫妻冲突;②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注意角色内容的变化;③父母之间确立互补、均衡、目标一致的角色关系,以确保对子女教育的一致辞性。
(2)注意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亲子沟通中父母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为此,父母应该注意:①养成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和修养;②坚持民主、平等地讨论问题,不武断,也不无原则地迁就孩子;③真实、温和、明确地说出对孩子的感受。
但不贬损孩子;④保持一点童心、童趣。
(3)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
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性格开朗,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彼此心灵相容,团结互助,家庭气氛温馨,具有合理的学习、生活制度和必要家规。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具有安全感,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声明,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其更加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为孩子设计的发展目标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条件,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在负面情绪居多的家庭氛围里,幼儿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幼儿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在和谐的家庭里,幼儿会形成开朗大方,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
而幼儿的性格形成取决于家庭的和睦程度。
一个和谐的家庭,父母双方应该互敬互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与孩子共同成长;为孩子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整洁的物质环境。
良好家风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耿刘小学李淑娥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孩子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一、以身作则,为孩做表率是否还记得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第一个镜头,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年迈的婆婆端来洗脚水,为婆婆洗脚。
下一个镜头,则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端着一盆水,很费力却很开心的朝着自己的妈妈走去。
广告语是: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广告中的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怎样对待父母,如何敬老人,孩子也就从妈妈的行动中学到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作为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身良好的行为去引导孩子。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知道这个道理。
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非但不能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给困惑中的孩子以正面的引导,还因为自己的还习惯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不良行为,孩子耳濡目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不觉就被同化了。
孩子本无过,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力,至于向哪个方向推,就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了。
一个合格的家长必然懂得,即使我们培养不出天才,至少也应通过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孩子从小奠定一生的良好基础,使孩子逐渐形成在知识经济社会能够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让勤奋、进取、理性、公正、民主、诚信、理解、同情、团结等成为孩子自我完善的目标。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自己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至少,应当向那个目标努力。
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应达到十点要求:①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②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③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⑤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⑥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⑦对孩子提出的问题;⑧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⑨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⑩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的要求,既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
家长只有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给孩子做好表率,孩子才能跟在家长的后面学习他们的优点,从而变得更优秀!(2)做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家长每个家长都会教育孩子,做错事后一定要改正并道歉。
但当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时,有的家长却很少甚至从不道歉,尤其是不愿向孩子道歉……殊不知,父母学会向孩子道歉,正是家庭教育中德明智之举。
当孩子“闯祸”之后,一些父母由于一时冲动,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批评或惩罚。
事后,父母又往往会后悔。
这是,倘若父母能真诚的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动补救自己的“过失”,则可以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并让孩子从中受益。
相反,如果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错怪了孩子仍理直气壮,伤害的将是孩子的心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甚至是冤枉了孩子,都是难免的,关键是发生问题后父母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