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战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局部为对象,根据企业的近期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 ×)2. 战略管理只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不包含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

( ×)3. 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

( √)4. 外部环境主要分析企业机会和威胁是什么,回答企业可以做什么的问题;内部环境主要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回答企业能做什么的问题。

( √)5. 战略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者、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战略实施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价者。

(√)6.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的意义,是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

( √)7. 新加入者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程度。

如果进入障碍高,原有企业激烈反击,潜在的加入者难以进入该行业,加入者的威胁就小。

( √)8. 企业独特竞争能力的战略意义是,它使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并获得较大的利润。

( √)9. 复合多样化战略是指公司增加与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技术或市场都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大不相同的新产品或服务。

(√)10. 成本领先战略又称低成本战略,即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该企业过去的成本。

( ×)11. 在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金牛有较高的市场增长率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 ×)12. 战略服从于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企业战略的改变。

( ×)13. 职能制的组织结构适合于管理多元化的产业组合。

( ×)14. 合同进入方式是一个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与目标国家的法人之间在转让技术、工艺等方面订立的长期的、自始至终的、非投资性的合作合同。

与投资进入方式的区别是,它不对目标国家投资。

(√)15. 企业的能力是指企业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

( √)1、战略管理是企业(C)管理理论。

A、市场营销B、职能管理C、最高层次D、经营管理2、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D )能力最为重要。

A、技术能力B、人际关系能力C、学习能力D、思维能力2、(A )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

A、公司战略B、职能战略C、市场战略D、经营战略3、处于战略结构第二层次的是(D )。

A、公司战略B、职能战略C、市场战略D、经营战略4、由职能管理人员制定的短期目标和规划成为(B )。

A、公司战略B、职能战略C、市场战略D、经营战略5、战略管理的主体是(A )。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企业中层管理人员C、企业基层管理人员D、企业所有的管理者6、战略管理的目的是(C )。

A、加强内部管理B、拓展市场空间C、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D、保证计划的落实7、(D)不是行业进入壁垒。

A、预期的竞争者的报复B、规模经济C、品牌忠诚度D、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8、企业培育核心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应是(C )。

A、外部购买B、组建战略联盟C、利用自身力量D、合作9、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是(A )。

A、SWOT分析矩阵B、政策指导矩阵C、优劣是分析D、波士顿矩阵分析10、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 现在, 纺织印染厂与服装加工厂联合属于( A ) 。

A、向前一体化B、向后一体化C、横向一体化D、混合一体化1.企业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英国。

2.从实践考察企业战略管理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3.世界著名战略管理权威安索夫提出了行业中的竞争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

4.企业愿景由核心观念和企业使命两部分组成的。

5.产品一市场战略是由世界著名战略家波特首先提出来的。

6.企业为了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往往会选择进入新的领域,这一战略就是一体化战略。

7.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单项选择题1.科学管理创始人( )强调,要通过计划工作,挑选,培训和组织工人,以便增加产量。

A、法约尔B.泰勒C,安索夫D、波特2.在《竞争战略》一书中( )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A、波特B.钱德勒C、魁因D.安索夫3.进入壁垒高与退出壁垒低的产业是( )。

A、高利润高风险B.稳定的高利润C、低利润高风险D.稳定的低利润4.评估判断一个企业的现实经营能力,首先必须对企业的( )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

A、财务状况B.利润水平C.管理概况D.领导艺术5.环境分析技术主要有战略要素评估矩阵和( )两种。

A核心能力分析B.SWOT 分析C财务分析D.生命周期分析法6.战略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关键性、平衡性和( )等原则。

A可检验性B.可实现性C.可挑战性D.权变性7.产品一市场战略2X2矩阵中,新产品与现有市场结合而成( )战略。

A市场渗透B.产品开发C市场开发D.多元化8.战略联盟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DEC公司总裁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 )提出的。

A.法约尔B内格尔C波特D.魁因9.在成熟产业中选择竞争战略时,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则采用( )战略较好。

A.差异化战略B9.集中战略C成本领先战略D.市场开发战略10.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和( )三个方面。

A.引进人才战略B.培养人才战略C人才使用战略D.借用人才战略多项选择题1.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是由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循环反复、不断完善动态管理过程组成,它们是( )。

A战略分析B.战略制定C战略评价D.战略实施E战略控制2.企业宏观环境主要包括( )等宏观因素。

A政治法律B,经济C.财政货币政策D.技术E.社会文化3.尽管各公司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衡量和评价核心能力能否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标准是相同的即( )。

A占用性B.耐久性C.长久性D.转移性E.复制性4.战略目标的基本目标有( )。

A利润目标B.市场目标C竞争目标D.发展目标E.价格目标5、紧缩型战略的类型有( )。

A,转向战略B.放弃战略C.暂停战略D 清算战略E、维持战略6.差异化战略的类型有( ) A产品差异化B·财务差异化C.人事差异化D.价格差异化E,形象差异化7.市场战略选择的几种模式是( )。

A、单一市场集中化B.市场专业化C.产品专业化D.全面进入E.大规模定制8.考虑外部环境因素限制与内部经营能力和经营目标的要求,企业可采取如下定价策略。

( ) A新产品定价B.产品组合定价C.折扣定价D.差别定价巳渗透定价策略9.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常遇到具体生产问题,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这些问题是( ) A物料方面的问题B.费用方面的问题C制造管理方面的问题D,工艺方面的问题E.设备方面的问题l0.技术创新的特征有( ) A.不正确性B.时滞性C复杂性D.累积性E.可连续判断正误1.X 2.X 3.X 4.X 5.X 6.X 7.X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A 5,B 6.D 7.B 8.B 9,C lO.C多项选择题1.ABD 2.ABDE 3.ABDE 4.ABCD 5.ABD 6.ACE 7.ABCDE 8.ABCD 9.AC 10.BCD1.在产品-市场矩阵中,通过现有产品在当前市场上实现份额增长属()A.市场渗透B.市场开发 C.产品开发 D.另辟蹊径2.企业内各经营单位分摊间接费用,分享共同的经验曲线的协同属()A.销售协同 B.运行协同 C.投资协同 D.管理协同3.企业向商业银行、或信托投资公司、或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战略是()A.股份经营战略 B.资本积聚战略 C.合作经营战略 D.负债经营战略4.SWOT的组合分析中最理想的组合是()A.长处——机会组合 B.长处——威胁组合 C.弱势——机会组合 D.弱势——威胁组合5.没有进入及退出市场障碍的是() A.产品同质性高 B.产品差异性高 C.市场集中度高 D.转换成本高6.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与手段的是()A.战略目标 B.战略重点 C.战略方针 D.战略对策7.通过产权交易转移企业所有权,将一个企业全部产权转归另一个企业所有的称()A.企业并购 B.企业兼并 C.企业收购 D.企业联合8.日本索尼公司于1989年以5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美国哥伦比亚和三星两家电影公司,它所实施的战略是() A.横向一体化战略 B.多样化发展战略 C.低成本扩张战略 D.差异化发展战略9.日本三洋公司提出口号“以世界第一流的高精度而自豪”,这种口号属于()A.企业战略宗旨 B.企业战略使命 C.企业战略目标 D.企业经营哲学10.当外向型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成熟阶段的时候,其适宜采取的战略是()A.合资经营出口战略 B.跨国公司战略 C.境外投资战略 D.加工出口战略1.行业的经济规模越大,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越高。

2.产业增长速度快会增加现有竞争对手间争夺的激烈程度。

3.产品差异性越大,买方侃价实力越强。

4.买方转换成本高,将会削弱买方的侃价实力。

5.供方产品对买方业务越重要,供方侃价实力就越强。

6.基于资源的战略管理认为,企业的高额利润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7.有效证券市场的证券价格能完全反映全部信息。

1.A 2.B 3.D 4.A 5.A 6.D 7.B 8.B 9.A 10.B1.T 2.F,产业增长速度快会降低现有竞争对手间争夺的激烈程度。

3.F,产品差异性越大,买方侃价实力越弱。

4.T 5.T 6.F,基于产业组织7.T判断正误1.产品与市场领域应当依据企业当前的具体产品组合与当前的市场领域来确定。

2.进入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入壁垒高低,以及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

3.如果一个企业的成长不好,则表明其未来的盈利下降。

4.战略目标的可接受性是指战略目标要为公司的股东所接受。

5.特许经营是指特许方利用自己的品牌、专利或技术,通过签署特许协议,转让特许权,让受让方利用这些无形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战略联盟形式。

6.新兴产业的企业最适合于开展集中化战略。

7.市场进入战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可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式:它包括强化营销、一体营销、多元化营销。

8.技术复合是指在不影响原有个别技术特征的前提下,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在一个系统里。

9.有限的战略变化是企业在原有的产品系列基础上向新的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时只需做出局部的变化。

1.多元化战略是由新产品领域与( )组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A.现产品 B. 原市场 C. 现市场 D. 新市场2.竞争对手各种行为取向的最根本动因是( )。

A. 自我假设 B. 现行战略 C. 未来目标 D. 潜在能力3. 环境分析技术主要有战略要素评估矩阵和( )两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