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溶解度


物质钠 5克硝酸钠
20ml水
硝酸钠溶液
有固体剩余
冷却
操作
加入5克硝酸 钠,搅拌 再加入5克硝 酸钠,搅拌 …… 加热 再加入5克硝 酸钠,搅拌 冷却
现象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结论
物质的溶 解受温度 的影响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t1 t2 t3
温度 A B 溶解度 C
热的溶液在冷却过程中不饱和溶液变成了饱和溶液; 温度继续降低,过多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
一过程叫做结晶
注意: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 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其内部质 点在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 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 • 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
二、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在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 状 态时所溶解的的质量。 条件: 一定温度
标准: 100g溶剂(一般指水)
状态: 饱和
单位:

讨论: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 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质量
饱和溶液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二、曲线上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 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 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 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 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 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
巩固练习
1、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图, (1) 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 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2) M点表示在__º C时A和B的 溶解度______,在_____时A 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 解度。在____时A物质的溶 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巩固练习
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还有可以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
一、溶解度曲线上线的意义: 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 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131.6g
1、 200c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 2、 200c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0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B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 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 20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水里,形成饱 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 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 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 当温度为t 1º C,三种物质溶 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 当为t3º C时,溶解度最大的 是________。
6、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 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 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 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
溶解度
B.Y的溶解度比X大。
C.随温度升高,X和Y的溶解度增大的数值一样。
温度
D.在X和Y溶解度曲线中,只有一个温度,X饱和溶液的质 量分数与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3、右图分别表示A、B、C三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t20C 时,其溶解度由大小的顺序是: B A.A、B、C B. B、A、C C.B、C 、A D.C 、A、B
溶 解 度
如果将大量的糖放入一杯水中,会产生什 么现象?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 的水中呢?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待溶解后
再加5克氯化钠
5ml水
5克氯化钠
20ml水
加入5克氯化钠,搅 拌
氯化钠晶体溶解
氯化钠溶液
操作
现象 结论
再加入5克氯化钠,再加入5ml水,搅拌 搅拌
氯化钠晶体不再 溶解 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 续溶解最后消失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 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
4.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 瓶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不饱 和溶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采用的 方法是 升高温度 。
5.室温时,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缓缓 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搅拌,到烧杯 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这个实验说 明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到一定量的溶剂中 。
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冷却
结晶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3、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3.200C时,要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 B 和溶液,可采取下列措施中的: A.温度升高至600C B.加入硝酸钾 C.加入水 D.加入200C硝酸钾饱 和溶液
A B (1)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2)_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D (3)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
B
C
D
1、加热盛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会看 到 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

D
2、根据右图的X和Y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 A.X的溶解度比Y大。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在 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动动脑: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 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 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 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还与什么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 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 大。
3、气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
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 体积。 如:在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110g
溶剂
100g
溶液
210g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 (200c/ g) 易溶 >10 可溶 >1 微溶 <1 难溶 <0.01
2.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溶 解 度
温度
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在20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3g,则在200C时, 33 100克水溶解氯化钾_______g可达到饱和。
硝酸钾在600C时的溶解度是110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 11:10: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
1.1000C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300C,滤去晶体后, 饱和 所得溶液是___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 铵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 C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