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粘膜给药制剂
1. 药物无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 2. 鼻粘膜面积大,粘膜下血管非常丰富,药物
可迅速吸; 3. 胃肠道中容易破坏的药物,极性大而胃肠道
难于吸收的药物,鼻粘膜都能很好的吸收; 4. 分子量大的多肽类、蛋白类药物,也能在吸
收促进剂的存在下较好地吸收; 5. 用药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便于自己用药。
鼻粘膜给药药物类型
4. 1978年,Hirai等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胰岛素 制剂经狗鼻腔给药,使胰岛素的吸收显著增 加。
鼻腔给药发展概况
1. 1979年,Hussain报道了普蒂洛尔经鼠口服、静脉 注射和鼻粘膜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口 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最低,而鼻粘膜给药和静脉注 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相近。
2. 1980年,Hussain等又比较了不同剂型的普萘洛尔 经不同途径给药时大鼠及狗的吸收情况,结果鼻粘 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而口服小于20%。
1.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如小分子黄体生成素释放激 素(LHRH)、胰岛素等;
2. 通常口服难以吸收的药物:如庆大霉素、磺苄西林、 头孢唑啉和头抱乙腈等抗生素;
3. 在胃肠道中很不稳定以及明显受胃肠道粘膜和肝脏 首过效应影响的药物:如纳洛酮、毒扁豆碱和槟榔 碱、普萘洛尔等。
4. 麻醉用药:如布妥啡诺、脑啡肽 5. 心脑血管药、止咳平喘药、激素类药、改善微循环
药、解热镇痛药等。
鼻腔给药国内外情况
目前,已有十几种鼻腔给药制剂上市和应用于 临床。国外已上市的品种有赖氨酸加压素鼻 腔喷雾剂(主要用于防治、控制尿频、尿失 禁及夜间遗尿症等),催产素鼻腔喷雾剂 (用作子宫收缩剂),还有蛙降钙素鼻喷雾 剂,高浓度去氨加压素鼻腔喷雾剂和胰岛素 鼻用制剂。另外,有许多品种处于研制及临 床阶段。
鼻腔的生理
1. 鼻腔:长度约12-15cm,容积约15mL 2. 鼻粘膜:鼻粘膜的总表面积约为150cm2,有众多纤毛,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3. 鼻黏液:鼻腔的腺体具有浆液和黏液分泌细胞,分泌的 浆液和黏液覆盖在鼻黏膜上,鼻黏液含95%-97%的水, 2%-3%的蛋白质,蛋白质包括糖蛋白、蛋白水解酶、分 泌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血浆蛋白,pH5.5-6.5
鼻腔给药国内外情况
鼻粘膜给药制剂除溶液剂和气雾剂较为常用外, 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的还有粉末制剂、凝胶 制剂、微球制剂、脂质体等,它们可不同程 度地延长药物在鼻粘膜的停留时间,从而提 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
鼻腔给药国内外情况
众所周知,一些肽类和蛋白类药物由于分子量大, 在胃肠道酶及环境pH作用下会发生降解,半衰期很 短,口服给药很难吸收,通常需注射给药。对于这 些药物而言,经鼻粘膜给药发挥全身作用的研究有 极其重要的价值。胰岛素就是其中之一。胰岛素为 亲水性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量为5200,由51个氨 基酸组成,通常注射给药,使用极为不便。寻找非 注射途径的给药方法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着眼点。 对于肽类和蛋白类药物而言,鼻粘膜给药有可能成 为替代注射给药的给药途径。
国内外市场情况
与其它常用剂型如片剂、针剂相比,虽然经鼻 腔给药的剂型所占的比例还较小,但在过去的 几年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94~1999 年,卫生部批准的进口药品中经鼻腔给药的剂 型就有10种之多,其中包括降钙素(商品名: 密钙息 50 IU/dose与100 IU/dose)、康鼻 素、二丙酸倍氯米松(安得新)、醋酸去氨加 压素(弥凝)、鲑降钙素(密盖息550 IU/ml 与1100IU/ml),赖安加压素,催产素。与进 口的国外产品相比,国产鼻腔用制剂在品种数 量上则显得不足,到目前仅有实乃近滴鼻剂一 个品种上市。
鼻腔给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朱照静博士 重庆医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鼻腔给药发展概况
1. 近年来,在药物制剂领域内,人们致力于通 过鼻粘膜给药而使药物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2.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似乎鼻腔给为 全身治疗的给药途径,在祖国医学中已具有 悠久历史。
3. 汉代《伤寒杂病论》即开鼻药治疗急症之先 河,其治"卒死"系以"韭捣汁,灌鼻中",开窍 回苏,《本草纲目》中用巴豆油纸拈,燃烟 熏鼻,治疗中风痰厥、气厥、中毒等病症。
鼻腔给药发展概况
1. 现代医学研究鼻粘膜给药治疗全身性疾病仅 只有几十年历史。
2. 1976年,Dyke等报导了10%盐酸可卡因溶 液经鼻腔粘膜给药后,药物吸收迅速,15- 60mins血浆药物峰浓度即可达到 120~470ng/ml。
3. 1977年,Kigg等将微粉化的17β一雌二醇经 鼻腔给药,使血药浓度有明显提高。
国内外品种概况
1. 美国FDA在1995年批准的鼻腔给药剂型就有4 个品种,占当年批准新药总数的1/20 (4/79),
2. 美国还成立了专门的生产鼻腔给药剂型的公 司Nastech Pharmaceutical,该公司与瑞士 山道士制药公司密切合作。
3. 1999年经卫生部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中西药 鼻腔给药剂型有10多个,如醋酸曲实奈德鼻 喷剂、富马酸酮替芬鼻用喷雾剂、氢溴酸右 美沙芬滴鼻剂、缩宫素鼻喷雾剂、缩宫素鼻 用溶液、盐酸西替利嗪滴鼻剂、胰岛素喷鼻 剂;中药鼻腔给药制剂有辛桂滴鼻剂、羚羊 角滴鼻剂。
3. 其后鼻粘膜给药的研究领域非常活跃,有关的文献 报道不断增多。
鼻腔给药发展概况
1. 1984年6月,在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召 开了“全身性用药的鼻粘膜给药制剂”的专 题研讨会。一些药物的鼻腔给药系统在美国、 日本、法国、中国等国家已获得专利。
2. 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鼻腔给药学术会议。
鼻粘膜给药的优点
4. 鼻纤毛:每个细胞上有300个纤毛,以1000次·min-1左右 的速度向后摆动,对鼻粘膜表面物质的清除速率为325mm·min-1 ,平均为6mm·min-1,这对清除鼻腔内异物、 保持鼻腔清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鼻腔给药时药物 在鼻腔内的保留有很大影响。
鼻腔的生理
1. 鼻腔是一个复杂的器官,药物沉积、药 物清除及药物吸收均在鼻腔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