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煤浆制备与应用
水煤浆的制备与应用
<潘胜平>
水煤浆的制备与应用
1、水煤浆的起因 2、水煤浆的制备 3、水煤浆的应用
1 水煤浆的起因
1.1 水煤浆的技术起因 1.2 我国发展水煤浆的意义 1.3 水煤浆的优点
1 水煤浆的起因
1.1 水煤浆的技术起因 由于70年代石油危机给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西
方各国以很大冲击,人们纷纷研究以煤代油的策略。 煤炭本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可以直接利用,然 而煤炭直接燃烧,储存、运输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不 如石油和天然气,所以急需寻找一种流体基燃料。
2.2 水煤浆制浆技术要求
(1)煤种优选与煤炭的成浆性规律 煤种不同,制浆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中
外学者一致认为:煤阶越低,内在水分越高,煤中 氧碳比越高,亲水官能团越多,空隙愈发达,可磨 性指数值越小,煤中所含可溶性高价金属离子越多, 煤的制浆难度就越大。(中国水煤浆制浆技术的进 展)
张荣曾老师对不同煤阶有代表性煤样的分析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后 , 首次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 建立 了分析煤炭成浆性的模型和评定指标( D),成功 地用于预测煤炭制浆效果和优选制浆用煤。为适应
要获得低粘度的水煤浆,煤粉必须具有较大的 最大填充份额。均匀分布颗粒制成的浆体通常具有 较高的粘度和较低的最大填充份额,除采用添加剂 的方法外,采用合理的粒径分布或颗粒级配则是改 善水煤浆流动性和稳定性的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优化粒径分布获得了最佳的水煤浆流变特性。
(3)制浆工艺与设备
在给定原煤的粒度特性与可磨性条件下, 如何使水煤浆最终产品的粒度分布能达到较 高的“堆积效率”就取决于所选用的磨矿设 备、磨矿设备运行工况及制浆工艺流程。
分 ,%; 〔O〕ad —煤炭分析基含氧量 ,%; D —煤炭 成浆性指标。
根据煤炭成浆性指标 D , 还可以按下式预测它 的可制浆浓度 C(% )。
C = 77 – 1.2D
(2)级配技术
水煤浆中煤炭颗粒不但要有良好的粒度分布, 而且希望其中不同大小的煤粒能够相互填充,尽可 能地减少煤粒间的空隙,达到较高的堆积效率。空 隙少就可以减少水的消耗,容易制成高浓度的水煤 浆。该项技术有时简称为级配技术。
②精细水煤浆,一般要经过两次选煤, 第一次是常规的选煤方法,把灰分降到9% 左右,然后再超细粉碎,使煤中矿物质和可 燃体充分解离,再用特殊的方法使煤的灰分 降到1%左右。
③高灰水煤浆,制浆原料本身就是经 过洗选的尾煤,不用洗选。
(2)破碎与磨矿
粉碎的目的:将磨碎至水煤浆产品所要求 的细度,并使粒度分布具有较高的堆积效 率。
种磨机所适应的原料粒度与产品细度各不相 同 ,最常用的是球磨。
(4)添加剂技术
煤炭的主体是有机质, 它的表面具有强烈的疏 水性 , 煤粉又具有极大的比表面 , 很容易自发地彼 此聚结 , 这就使煤粒与水不能密切结合成为一种浆 体 , 在较高浓度时只会形成一种湿的泥团。
要使所制水煤浆能达到高浓度,低粘度并有良 好的稳定性,还必须使用一些化学药剂(简称添加 剂)。添加剂的分子作用于煤粒与水的界面,可减 少水煤浆流动时的内摩擦,降低粘度,改善煤粒在 水中的分散,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添加剂的用量 通常为煤量的1%左右。常用的添加剂有两种:分 散剂和稳定剂。
(1)为利于燃烧,水煤浆的含煤浓度要高。通常要求在 62%-70%。 (2)为便于泵送和雾化,粘度要低。通常要求在100S-1剪 切率及常温下,表观粘度不高于1000-1200mPas。 (3)为防止在贮、运过程中产生沉淀,应有良好的稳定性。 一般要求能静置存放一个月不产生不可恢复的硬沉淀。
(4)为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其中煤粒应达到一定的细度。 一般要求粒度上限为300μm 的含量不少于75%。
2.3 水煤浆制浆工艺
2.3.1 制浆工艺的主要环节及功能 水煤浆制浆工艺通常包括选煤、破碎、磨矿、 搅拌与剪切,以及为剔除最终产品中的超粒 与杂物的滤浆等环节。 (1)选煤 目的:满足用户对水煤浆灰分、硫分与热值 的要求。
方法:
①普通水煤浆,是在制浆前采用一般的 选煤方法,制浆原料煤的灰分一般在9%左 右。
水煤浆加工简单,并易储存。
不存在自然着火、粉尘飞扬等问题;
可以实现100%代油,且与油一样雾化燃烧,因此,原有 的锅炉只要简单地改造即 可燃用水煤浆,燃烧效率高, 电厂锅炉能达到98%~99%以上,与煤粉接近;
在水煤浆加工过程中,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脱灰脱硫处理, 燃烧温度又比一般煤 粉温度低200℃左右,因此燃烧时排 放的SO2、NOx可以大大减少。
水煤浆选用洗精煤或选配低硫、低灰分 煤制浆。煤炭经过洗选,可脱除硫30%-40% (脱除黄铁矿硫60%-80%);脱除灰分(煤 矸石等)50%-80%,原始烟尘与灰渣量减少, 因而浆中硫含量与灰分较低。
1.3 水煤浆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性、易运输,可减少运输途中的 损失,节省储煤场地, 特别是可以采用液体燃烧方式用 泵和管道输送。
(2)干法、湿法联合制浆
该流程是在干法制浆工艺的基础上,分 出一部分干法粉碎的物料再用湿法进一步粉 碎,其特点是与干法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 粒度分布,即获得更好的级配。但该流程仍 是以干法磨煤为主,干法制浆的不足之处依 然存在。
(3)湿法制浆
高浓度磨矿制浆工艺 中浓度磨矿制浆工艺 高、中浓度磨矿级配制浆工艺
粉碎过程:先破碎后磨煤。
方法和设备:有湿法和干法两种,磨矿回 路可以是一段磨矿,也可以由多台磨机构 成的多段磨矿。设备有雷蒙磨、中速磨、 风扇磨球磨、棒磨、振动磨和搅拌磨。
(3)捏混与搅拌
捏混的目的:使干磨所产生的煤粉或中浓 度磨矿产品经过滤机脱水所得滤饼能与水和 分散剂均匀混合,并初步形成有一定流动性 的浆体,以便于在下一步搅拌工序中进一步 混匀。
分散剂可以改变煤粒的表面形质,使煤 粒表面紧紧地为添加剂分子和水化模包围, 让煤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降低水煤浆的粘 度,提高水煤浆的流动性。
稳定剂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使水煤 浆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变性,即当水煤浆静置 存放时有较高的粘度,开始流动后粘度又可 迅速降下来;另一方面是使沉物具有松软的 结构,防止产生不可恢复的硬沉淀。
高、中浓度磨矿级配制浆工艺之一
在中、日合资的兖日水煤浆厂采用,粗 磨仍然采用中浓度磨矿,细磨不是像上述的 中浓度制浆工艺从粗磨中分出一部分,而是 从入料中分出一部分高浓度细磨,然后和经 脱水的中浓度粗磨后的物料加分散剂涅混成 浆。
该工艺的特点:可以获得好的级配,堆 积效率较高(74%),但仍需要过滤脱水环 节。兖日浆厂选用的细磨球磨机的磨矿效率 很低,吨煤电耗按装机容量计算高达143千 瓦小时。
高浓度磨矿制浆工艺
特点:煤炭、分散剂和水同时加入磨机,磨机排出的物料就 是高浓度的水煤浆,如果有必要加入稳定剂,则加入后还要 搅拌均匀,剪切,使浆体进一步熟化。
这是国内外采用的最多的一种制浆工艺,我国现有的水煤浆 制浆厂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工艺。
该工艺的优点: a、流程简单,可以省去涅混和强力搅拌环节; b、细颗粒量比较高,有利于级配; c、有利于药剂与颗粒新生表面接触;
在我国,石油与煤炭相比,可供开采的数量有 限,需要依靠进口。2002年,我国进口石油6500 万t,占消费量的30%,因此我国的石油资源显得十 分珍贵。我国大部分电站及工业锅炉是以燃煤为主, 但有不少工业炉窑还在燃油。针对种情况,我国制 定了“以煤代油,压缩烧油”的能源政策。
环境保护:我国是用煤大国,散煤燃烧存在 缺点,储运复杂,燃烧效率低,除大型电站 效率较高外,一般的燃煤锅炉效率很低,其 中包括燃尽率和锅炉效率;水煤浆储运是全 密封;水煤浆燃烧火焰中心温度较燃油低 100-200℃ ,有助于抑制NOx生成。
磨矿是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与 其他工业中磨矿不同的是 , 不但要求产品达 到一定的细度 , 更重要的是产品应有较好的 粒度分布。这一点在选择磨矿设备、磨机结 构、磨机运行工况及磨矿流程时都必须充分 注意。
磨矿可用干法 , 亦可用湿法。但干法磨 矿制浆存在许多缺点 , 制浆厂很难满足干磨 时入料水分不高于 5%的要求 , 磨矿功耗大约 比湿法高 30%, 干磨时新生表面容易被氧化 , 增加制浆的难度 , 安全与环境条件也不及湿 法磨矿 , 所以主张采用湿法。原则上各种类 型的磨机都可用于制浆 , 但就湿法磨矿而言 , 主要是球(棒)磨、振动磨与搅拌磨。这3
捏混设备:捏混机
搅拌的目的:使浆体混匀,加强药剂与煤 颗粒之间的作用。
搅拌设备:搅拌桶
(4)滤浆
目的:在产品装入贮罐前剔除杂物,以免 影响贮运和燃烧。
设备:筛网滤浆器
2.3.2 制浆工艺流程
(1)干法制浆
不足之处: a、对一般的干法磨机,要求入料煤的水分小于5%,洗精 煤的水分都比较高,难以满 足该要求。电厂有热风分级和干燥; b、能耗比湿法磨高,在同样的细度下,干法磨机的能耗 比湿法磨机约高30%; c、干法磨矿的安全和环境不如湿法磨矿; d、粒度分布不如湿法磨,堆积效率较低,干法磨煤颗粒 表面氧化较快,影响制浆效 果。
不同条件下使用 , 建立了 2 个计算煤炭成浆性指标
(D)的模型。式 1) 为需要含氧量数据的模型
1)
D
=
7.5
–
0.051
HGI
+
0.223Mad+0.0257(O
)
2 ad
式 2 为与不需要含氧量数据的模型。
2) D = 7.5 – 0.05 HGI + 0.5Mad
式中, HGI —哈氏可磨性指数; Mad—煤炭分析基水
3 水煤浆的应用
水煤浆作为一种液体燃料,具有石油一样的 流动性和稳定性,可以像油一样泵送、雾化, 储存和稳定燃烧,燃烧效率高达98%以上, 且负荷调节范围大,并具有节能、污染排放 低、储存运输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 业锅炉、电站锅炉、工业窑炉等作为燃料代 煤,代油、代气燃烧,其应用范围可涉及宾 馆、医院学校、工矿企业、电厂、集中供热 站等需要燃料的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