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上册)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6 学时,讲课 36 学时,实验 0 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的讲解,要求学生对排水工程这门课有个初步认识,结合国内外的情况,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的地位和重要性。
掌握排水工程的基本任务、意义,国内外排水工程的发展史以及当前排水工程工作者的任务。
第一章排水系统概论
1.1概述
1.2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1.3 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4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1.5 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
1.6 废水的综合治理和区域排水系统
1.7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
第二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1 设计资料的调查及设计方案的确定
2.2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 污水管道的设计
2.5 污水管道的设计计算举例
2.6 污水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的绘制
2.7 城市污水回用工程
2.8 排水工程投资估算
第三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3.1 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
3.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3.3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3.4 排洪沟的设计与计算
3.5 计算机在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章合流制管渠系统的设计
4.1 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和布置特点
4.2 合流制排水管渠的设计流量
4.3 合流制排水管渠的水力计算要点
4.4 合流排水管渠的水力计算示例
4.5 城市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的改造
第五章排水管渠的材料、接口及基础
5.1 排水管渠的断面及材料
5.2 排水管道的接口
5.3 排水管道的基础
第六章排水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
6.1 雨水口、连接井、溢流井
6.2 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换气井
6.3 倒虹管
6.4 冲洗井、防潮门
6.5 出水口
第七章排水管渠的管理和养护
7.1 管理和养护的任务
7.2 排水管渠的清通
7.3 排水管渠的修理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因为本专业的先修课程不足,讲课过程中可能涉及相关内容的补充,并将列举相当数量的设计实例。
2.因课时限制,本大纲只讲排水管网系统的相关内容。
五、考试大纲
1.考试的目的与作用: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
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目标可使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
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
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了解、熟悉、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
求。
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了解:对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的实质内涵,是中等层次
的要求。
掌握:在熟悉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熟练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准确表达相关的计算问题,是最高
层次的要求。
2.主要参考书:《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王继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与安装》,蒋白懿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严煦世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流体力学》,刘鹤年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5系列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5Y57),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管理办公室
3.考试内容和分章节的考核知识点见教学大纲中各章节中的详细介绍。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是:“了解”占10%,“熟悉”占20%,“掌
握”占40%,“熟练掌握”占30%。
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题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
较难和难四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一般比例为2:3:3:2。
本课程考试采用的主要题
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五个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分值比例为(百分
制):填空题(25分)、名词解释(18分);简答题(27分);计算题(20分);论述题(10分)。
5.考试时间:期中考试周。
6.成绩评定办法:考试成绩占100%。
修订人:审核人:修订时间:2006.7 审核时间: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