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培训
3.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 极 管 的 放 大 作 用 : Ic 与 Ib 比 较 , Ic=βIbn 或 Ic=βIb+(1+β)Icbo 。 β 表 示 共 发 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所以三极管有分 配电流的作用,把Ie按一定分配关系分成 Ic和Ib,Ic远大于Ib,所以只要使Ib略微 增加,Ic就要增加很多,就产生了放大作 用。
中频放大级以B3,V2,B4,V3,B5为核 心构成,由B3进行耦合,然后经过V2放 大,最后通过输出端选频网络B5和C把信 号送到检波级。
以V4为核心构成的检波级,采用三极管进 行检波。利用它的放大作用,在检波的过程中 进行放大,实现双中放的作用,从调幅信号中 解除调制信号。
电压放大级主要就是把检波级送来的微弱 信号进行一定量放大,提高它的幅值。
0.4~0.8 mA
1~2 mA
3~5 mA
4~10 mA
D1 ~D2 IN4148
R1 100K
C13 223
B2 红
R13 24K
B3 黄
R12 220
+ C14
100μ
R4
R6
20K V2
62K
B4 白
B5
V3
黑 V4
9018H
9018H
9018H
R10 51K B6
V5
9014
R11 1K
+
3.3 测晶体管
一.测二极管(普通型)
1.将万用表置于*100或*1K欧姆档,短接调零;
2.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直流电阻,交换表笔,再测 一次,比较两次测得的值,阻值小的表示二极 管处于正向连接,黑接正。
二.测三极管的极性
1.选档*100或*1K,调零;
2.将红接假定基极上,黑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 若阻值同高或同低,则红接触的为基极b。
收音机(hx108-2)中所用到的电阻 共13个
R1 100k 棕黑黄 R2 2k 红黑红 R3 100Ω 棕黑棕 R4 20k 红黑橙 R5 150Ω 棕绿棕
R6 62k 蓝红橙 R7 51Ω 绿棕黑 R8 1k 棕黑红 R9 680Ω 蓝灰棕 R10 51k 绿棕橙
R11 1k 棕黑红 R12 220Ω 红红棕 R13 24k 红黄橙
3.5测变压器
天线:少匝1Ω ,多匝6~8Ω
3.6测扬声器
将万用表置于×10Ω档,将一表笔和扬声器 一引出端相连,另一去断续地触碰扬声器的另 一端,这时发出“咯呲”声,如改用×1Ω档, 则 声 音 更 响 些 , 这 是 因 为 ×1Ω 档 的 电 流 大 于 ×10Ω档的原因,如没声音,则说明扬声器引 线已断或音圈开路。
3.若阻值都是高阻值,则为NPN型,都是低阻值, 则为PNP型。
4.若为NPN型
①用手将基极和待定管脚捏在一起,但管脚不要 相碰;
②用黑表笔接和基极捏在一起的待定管脚;
③红表笔接另外一个管脚,测出阻值;
④然后将两个待测管脚对调,同法再测一次,得 出阻值;
⑤比较阻值小的一次,黑接c,红接。
若为PNP型,和NPN型方法相同,只是把红 接和基极捏在一起的管脚,结果判断出黑接e, 红接c。
2. 2 电位器(带开关)
一.作用:实际上是一个可变的电阻器,, 主要用来调节喇叭音量。
二.结构
电位器 1个
2.3电容器
一.作用:滤波(和电阻结合),谐振(和 电感结合),旁路,耦合,通交流阻直流
二.定义: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用C表 示。C=Q/U用定义表示为1伏电压作用下 所能储存电荷的数量。单位是库仑/伏特, 专用名词F。
5K
Y 8Ω
V7
K
9013H
DC 3V
5.2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由变频级、中频放大级、 检波级、低频放大级、功率放大级组成。
一.概述
天线线圈(B1)接收到高频调幅信号, 经过调谐输入回路的选择,形成一个调幅 信号。输入回路是一个串联谐振电路,从 谐振电路的工作特点,可知串联谐振电路 是允许谐振频率及其附近频率讯号通过电 路的,远离谐振频率的讯号,从而达到选 频目的,实现初步选台效果。
二.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实际上就是一个PN结,它的主 要特征是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按材料的不同, 可分为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
如果把二极管接到交流电源上,就能把交流 电转变为直流电,这个过程叫整流;如果加的 交流电压是高频电压,这个过程就叫检波。二 极管在收音机中主要用途就是检波和整流。
二极管
IN414
V6,V7,B6,B7构成乙类功率推挽放大级, 正信号来V6导通,负信号来V7导通;以互补的 形式,达到规定的功率输出,推动喇叭发音, 二极管的作用,利用它的导通时的导通电压来 进行温度补偿,因为三极管会产生温漂。
第六章 安装和调试
6.1 收音机安装的要求
1.顺序:先焊低频部分,测电流,调试后再 焊高频,测电流,统调。
多层板:有交替的导电图形及绝缘材料层层压粘 合而成的一块印制板。导电图形在两层以上, 层间电器互连是通过金属化孔实现的。
二.形成:
1.减成法:即先将极板上敷满铜薄,然后用化学 或机械方式除去不需要的部分。
2.加成法:在绝缘极板上用某种方式敷设所需的 印制电路图形。
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测量
3.1 测电阻 1.估测:将万用表选在欧姆挡的最大量程,
2.高度:以本振、中周紧贴电路板坐实为 最高。
长春工业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
第一章 电子技术安全知识
一.电子实习操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 电击(触电) 电击是从事电类工作的人必须时刻 不忘的危险。如果较大的电流流过人体,就 会产生剧烈的生理反应(肌肉收缩,神经麻 木),使人受到电击。电击对人的危害同电 流强度,电击时间,电流的途径及电流性质 有关。
三.种类: 1 按介质材料分: (1)有机介质:纸介电容,塑料电容 (2)无机介质:云母电容,瓷介电容 (3)气体介质:空气电容,真空电容,充
气电容。 (4)电解质:铝电解电容。 2按容量是否可调分为:
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电解电容
100μ F
2个
++ --
4.7μ F
2个
223
103
元片电容共
C9018 H331
4个
S9014 C 998
1个
S901 3
H 998
2个
三极管 7个
2.5变压器
一.分类:从频率上分 1. 高频:磁性天线 、本振线圈 2.中频(中周):它对收音机的灵敏度,
选择性和音质的好坏有影响。
DD ML10
本
-18
中振
周线
3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D TF10
个一
-44C
个
3 低频:输入(绿、蓝)输出(黄、红) 使输入、输出阻抗想适应,使收音机失 真小,音质好。
3个
8
三.晶体三极管
1.三极管结构:三极管有两个PN结组成, 两个PN结按它们的结构和掺杂成分的不 同,分别叫做发射结和集电结,同时把一 个晶体分成三个区,即发射区,基区和集 电区。
2.三极管分类:从基本材料上分为硅管和锗 管;从频率上分为超高频管、高频管、低 频管;从类型上分为PNP、NPN;从制作 工艺上分为扩展管、合金管等;从频率上 分为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等。
3.7 测电压、电流
1.判断其为直流还是交流;直流,判断极性,红 接+,黑接-;交流,选对档。
2.测电压,并联接入;测电流,串联接入。
3.先估测,后精测。
连接测试点
0.18~0.22 mA
0.4~0.8 mA 1~2 mA
4~10 mA
3~5 mA
第四章 焊接工艺
4.1 焊接工具(电烙铁)
一.电烙铁结构 1 发热元件(烙铁芯) 2烙铁头 :一般用紫铜制成,在使用中,因
高温氧化和焊剂腐蚀会变得凹凸不平,需 要经常修理。 3 手柄 4 接线柱
4.2对焊点的质量要求
1. 电接触良好
2.机械性能牢固
3.美观(焊点从侧面看为裙形,焊接面积占 焊盘80%~100%)
4.必须避免虚焊(虚焊:主要由金属表面的 氧化物和污垢造成的。造成工作不正常, 噪声增加,元件易于脱落。虚焊会产生不 稳定的工作状态,使电路的工作状态时好 时坏,虚焊也许会在很长的时间后表现出 来,必须严格避免。)
4.3手工焊接
一.电烙铁的抓握方法
二.焊锡丝的拿法
三.手工焊接基本步骤
1 准备焊接 2 加热焊件 3 送入焊锡 4 移开焊锡 5 移开烙铁
第五章 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理
5.1 工作方框图
输入 回路
混频 中放1 中放2
检波
前置 低放
功放
本振
AGC
收音机电路原理图
0.18~0.22 mA
二.收音机各级工作过程
F外信号进入以V1为核心的变频级, 变频级有三个任务:1) 产生一个高频等幅 讯号F本。2) 将F本与F外相混合(混频), 它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变换过程,得到的 线性组合有很多,F本+F外;F本-F外;F 本+2F外… 3) 选出中频调幅信号F本-F外 =465KHz。(选频)
C15 100μ
C11 223
V6
9013H
B7
B1
R3
100
C1 A
V1 9018H
C3
C1
C2 103
B
223 R2
2K
C1 CBM223P
C4+
4.7μ R5
150
R8 1K
C6
C7
223
223
C5
R7
223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