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课件
同学们,下课了,再见! 课后作业三选一:
1.以图片、绘画、文字等形式办一期反映有关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风土 人情方面的手抄报。 2.通过学习,你对黄土高原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怎样认识的,写一篇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治理 方面的小论文。 3.以小组为单位,用废弃的泡沫塑料板、废旧 矿泉水瓶等制作水土流失演示器。
五、懂治理
植树种草
陡坡
选择: ①植树种草 ②修建梯田 修建梯田 ③修挡土坝
缓坡
修挡土坝
坡脚
坡脚修挡土坝
陡坡植树种草
缓坡修建梯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建挡土坝)
建挡土坝有何作用?
建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 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坝地农田
西安—咸阳高新区
国家级兰州新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本 节课我们学习的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 生活质量的提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剪纸窗花
陕北腰鼓
高唱“信天游”
悟收获
析原因 知 概 况
明后果
寻措施
看 变 化
人地和谐谋发展
重实效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 )
A.北方地区
植树造林、种草
坡耕地改水平梯田
工程措施
坡脚建挡土坝,打坝淤地 退耕还林、还草
合理安排 生产活动
合理控制载畜量,划区轮牧
注意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
坡 坡
面 水
流
面
水 流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也有利于水的下渗。
A.窑 洞 C.四合院 B.高脚屋 D.竹楼
5.黄土高原的传统交通工具是(D )
A.溜索
C.船舶
B.雪橇
D.驴车
6.下列行为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有破
坏影响的是( C )
① 露天煤炭的开采 ②矿区道路的建设
③退耕还林、还草 ④开荒种地
A. ①②③
C. ①②④
B. ①③④
D. ②③④
7.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D )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 B.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①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 “地上悬河”,洪涝灾害增加。
“地上河” 示意图
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 泥沙翻滚的黄河
寻措施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的 治 理 措 施 生物措施
知概况
读教材P99,图8—65,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已学知识,说出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 理区域的哪个区? 2、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 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边界范围。 3、说一说,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1、位置与范围 位置:
北 方 地 区
1、位置与范围
范 围:
南北西东 至抵至起 秦长乌太 岭城鞘行 。 ,岭山 ,,
不利于农业生产 和交通建设
析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土壤特性: 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降水特点: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自 然 原 因 人 为 原 因
过垦过牧、滥垦乱伐等活动,破坏 生态环境。 修路、不合理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明后果
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地貌类型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 蚀的不同程度
塬指残留的高 原面,顶部平 坦开阔。四周 被流水侵蚀形 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 侵蚀,沟谷 发育,分割 成长条状的 山梁。
梁进一步被流 水侵蚀,沟谷 切割分离,形 成孤立的馒头 状山丘。
有利于农业生产 和交通建设
新窑洞,或新楼房。
交通或 马车、驴车, 通信方 对内对外联系 不便 式
铁路和公路,出行方便; 电脑及手机上网,与外 界保持密切联系。
看变化
综合治理前后的黄土高原有何不同?
山青了,水绿了!
图片中反映 的哪些变化?
黄土高原地区生产方式的转变
杂交玉米
农产品丰富了, 产量增加了。
蔬菜水果
陕西杨凌-----中国农业科技的 “硅谷”
C.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
A.水土流失严重
B.现在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C.传统粮食是青稞和杂粮 D.目前采矿业比较落后
3.黄土高原各种地貌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 交通运输的是(A ) A.黄土塬 C.黄土峁 B.黄土坡 D.黄土梁
4.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 A )
太 行 乌鞘岭 山
脉
秦 岭
跨省区:
甘 宁 陕 山
肃 夏 西 西
河 北
宁 夏 回பைடு நூலகம்族 自 治 区
山
陕
西 河南
青 海
西
青 海 河 北 河 南
窑洞
思考:
1、窑洞有什么优点? 2、开凿窑洞有利的自然条件 是什么?
黄土土层深厚, 直立性强
森林植被稀少 地表沟壑纵横
容易开挖, 坚固耐用
造价低廉, 节省建材 依山坡挖掘
特色建筑——窑洞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 与居民生活
1、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 为原因。 3、通过学习,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严 重后果,探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成 效,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居民生 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人们称淤泥坝为“粮屯子” 和“钱袋子”,说一说你的 理解。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环境 问题(水土流失、石漠化等)?
自 然 原 因 人 为 原 因
地形 气候 土壤 植被
陡坡开荒、过 度放牧、采矿、 修路等
人口增长过快 产生人地矛盾
看变化
阅读教材101页、102页,填写下表。
食物 结构 民居
黄土高原传统 黄土高原现代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小麦和杂粮,咸菜、 居民的食物日趋丰富, 辣椒、醋为佐食, 鱼肉蔬菜四季不断。 食物结构简单 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