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考研复习完后因忙于做毕业论文,所以未能及时详细记述自己的考研复习心得体会,目前只写好了自己初试的复习感想及体会,并给出了一些复习建议。

本来想等最终完稿后在发布到论坛里,然看到很多2011年志在华理的考研学子迫切期待能从论坛里得到一些实实在在帮助,所以现截取一部分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建议(原文较冗长),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 ..................... 关于专业课-------化工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推荐复习书:
☆☆☆☆☆ 化工原理历年真题98—07以及08.09.10回忆版考试点考研论坛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马江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很多历年真题,虽不是华理老师出的,但参考价值非常大)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有课后思考题答案,不用看ppt,看这本就够了,华理老师出版的唯一一本学习指导,不公开发行)及华理出的各种参考资料(电子版)
下载地址:太原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826化工原理A》一对一辅导
☆☆☆☆☆ 历年真题简答题按章节汇总(个人整理的Word版)
☆☆☆☆《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丛德滋, 丛梅, 方图南编(最近几年经常有真题出自这本书,2010就有一道,重点章节看看,很经典)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精品课程(课后习题、思考题、模拟题Word版)
下载地址:华东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801化工原理》一对一辅导
☆☆《化工原理》陈敏恒上下册重要章节的课后习题必做(传热、吸收、精馏)
☆ 《化工原理(陈敏恒·第三版)考研教案》(有时间可看看,也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
关于非定态题
华理每年都有一道压轴题,俗称“非定态题”,不是流体流动,就是传热。

传热的考的比较多,印象当中只有2-3年考到过流体流动。

解答方法其实就是质量衡算、能量衡算、热量衡算(瞬间),用到的数学方法是积分法。

大家不要紧张,也不要误认为这种题很难,说真的,一点也不难。

华理的非定态考了十几年,题型相对成熟,有套路。

大家只要把《学习指导》、《详解与应用》、历年真题、考研教案、课后习题涉及到的非定态题搞定再总结出套路,就很容易了。

特别是学习指导,好好看。

关于初试专业课的选择----化工原理or 物理化学
有些同学在纠结是考化工原理还是物理化学。

如果可以一定考化工原理,特别是跨专业的考生,过了初试还有复试。

化工原理在复试中的重要性大家可以从其他考上的师兄师姐的经验中有所了解。

不管是专业笔试、口语面试、专业面试中它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

复试参考书中有一本叫做《化工分离工程》,它就是化工原理从吸收章节之后的各章,只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更为详细介绍罢了,而复试考的是基本知识,化工原理的知识足以应对。

尽管化工原理难度有大小年,每题的比重也很大,但总体来说,除了06年的比较变态外,其他几年的都很有规律,题型也相对固定,把真题研究透了,在看看我推荐的几本书(重点是学习指导、课后习题、详解与应用),想考低分都有问题。

再说,化工原理考的知识点比起物理化学少的多了,简答题就是课后思考题及历年真题,计算题就只涉及流体流动、传热(非定态),吸收、精馏(萃取一章要把课本例题看懂,考过一年,尤其是干燥时间:恒速段、降速段),只有五章的内容,复习起来也比较轻松,还能腾出时间专攻数学和英语。

当然,
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给个建议,跨专业的考生要好好考虑。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安排
只介绍化工原理,所有考化工原理的都是同一张卷子。

本科阶段有学过化工原理的,但所用课本非陈敏恒版的《化工原理》,为了使各种公式的符号与真题相符,建议在大三下学期把课本看看,主要是适应下这本经典教材的编排体系,千万不要把符号弄错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公式符号是不一样的)。

当然看课本不用那么急,可以结合我介绍的《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同步进行(这是华理出版的唯一一本配套的参考书,电子版的,把里面的基本概念题背下来)。

重点章节主要看课本(说实话,概念题都在学习指导书了,课本并不那么重要,我就没怎么看,但课本上的例题一定要弄懂,07年传热考了一道课本例题。

课后习题则是全书精华),非重点章节主要看学习指导书,当然因为课本也很薄,是有时间把课本都浏览一遍的。

看是不行的,一定要动手。

暑假可做做《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例题就行了,后面的习题不用做,但最后面的几套题有详细步骤还是得看看)或《详解与应用》或《考研教案》以及课后习题(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这三本书,所以能过找到其中一本来练练就够了。

推荐程度如上)。

每天一两个小时够了,有时还不用。

一个礼拜复习一章够轻松了吧。

出大题的就五章,到后期两个小时复习一章绰绰有余。

真题从九月份就要开始做了。

严格控制时间,因为有不少真题已经在学习指导中有了,所以做下来不会很“卡”,当然碰到一两道较难的不会做也很正常。

看看答案,然后自己再做一遍。

(说实话,真题的影子在课后习题,详解与应用中都可找到,学习指导中的是马江权有意编进去的,虽然他是江苏工业学院的,但借助华理出版社知名度很好,当然整个题目也出的很好)。

真题不怕做多,题题经典,年年有“重复”,前几年的非定态题更遵循这个
规律。

对于没学过化工原理的,看看课本,如果觉得实在看不下去,那只能选择物化了。

但你复习时就得比别人都付出一些。

两者都没学的,还是选择化工原理吧。

物化的复习我就不清楚了。

虽然我学过物化,但打心底里怕物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