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期性麻痹PPT课件

周期性麻痹PPT课件


.
28
遗传学
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高。 本病与常染色体1q31-32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的二氢嘧
啶受体基因相关,此基因编码二氢嘧啶敏感性电压门 控钙离子通道。
.
29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骨骼肌 细胞膜内、外的波动有关。在正常情况下,钾离子浓 度在肌膜内高,肌膜外低,当两侧保持正常比例时, 肌膜才能维持正常的静息电位,才能为Ach的去极化产 生正常的反应。而在患者中,肌细胞内膜经常处于轻 度去极化状态,而且很不稳定,电位稍有变化即产生 钠离子在膜上的通路受阻,从而不能传播电活动。在 疾病发作期间,病肌对一切电刺激均不反应。
机制:Em – Et距离过近,钠通道失活→肌细胞
兴奋性降低。去极化阻滞
.
24
2.对心脏的影响——心律失常 机制: 轻度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升高; 严重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 传导性降低
.
25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酸中毒(反常碱性尿) 机制:细胞内H+释出,肾小管排泌H+降低
.
18
4. 代谢性碱中毒(反常酸性尿) 机制:低钾时 (1)细胞外H+进入细胞 (2)肾排K+降低而排H+升高
.
19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一)概念: 血清钾浓度高于5.5 mmol/L
称为高钾血症。
.
20
高钾血症原因和机制
钾摄入过多 钾排出减少 细胞内钾转运到细胞外 假性高钾血症
.
3
钾的代谢
钾是人体最重要的无机阳离子之一。 正常人体内含钾量约为50-55mmol/kg。 90%在细胞内,骨钾约占1%,跨细胞液钾约占1%,仅约
1.4%的钾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摄入钾的90%经肾随尿排出。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
4
钾的代谢
肾脏对钾的排出量取决于肾小球滤过量、肾小管对钾 的重吸收量和肾小管对钾的分泌量。
.
16
2.对心肌的影响
变化基础 —— Em↓+心肌膜钾通透性↑ (1)兴奋性: Em - Et↓ (2)传导性↓:0期去极速度及幅度↓ (3)自律性↑:钠缓慢内流相对↑ (4) 收缩性↑or↓:钙内流↑or结构受损
.
17
3.对肾脏的影响:
(1)尿浓缩功能障碍 (多尿,低比重尿) (2)缺钾性肾病
易发时间:一般在夜间入睡后或早晨清醒后发作。
.
21
细胞内钾转运至细胞外
酸中毒 高血糖合并胰岛素不足 某些药物的使用 组织分解 缺氧 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
22
(三)对机体的影响
1.对骨骼肌的影响
(1)轻度高钾血症→肌肉轻度震颤; 机制:肌细胞兴奋性↑,因Em ↓, Em – Et距离↓
.
23
(2)严重高钾血症→肌无力、肌麻痹
周期性麻痹 Periodic paralysis
姜韫赟
.
1
定义
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肌病, 发作时多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
肌无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根据发作时血清钾的浓度,可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和
正常钾型。
.
2
内容
钾的代谢 钾代谢障碍(高钾和低钾)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高钾型周期性麻痹 正常钾型周期性麻痹
.
30
病理
肌纤维稍增大,最具特征性的肌浆网的空泡化。肌原 纤维被圆形或卵圆形空泡分隔,空泡内含有透明液体 和少数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发,随年龄 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
性别倾向:男性约为女性患者的3-4倍,病情多重于女 性。
诱发因素:感染、创伤、寒冷、情绪激动、饱餐含大 量碳水化合物的饮料等。
决定尿钾排出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钾 的分泌量。
65%-70%的钾被肾小管重吸收,25%-30%在髓袢重吸收, 该部位钾的重吸收比例是固定的。
.
5
钾的代谢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钾,也能分泌钾,并受多种 因素的调节而改变其重吸收和分泌的速率。
钾的生理功能: 维持细胞新陈代谢,保持细胞静息膜电位,调节细
血清钾的浓度<3.5mmol/L 血钾浓度能反映体内总钾含量,但在异常情况下,两
者之间不一定平衡。 低钾血症患者体内钾总量也不一定减少,但在多数情
况下,低钾血症常伴有缺钾。
.
9
低钾血症
原因和机制: 1.钾的摄入不足:消化道梗阻、昏迷、厌食 2.钾的丢失过度:(1)消化道丢钾
(2)经肾脏丢钾 (3)经皮肤丢钾 3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
胞内外的渗透压及调控酸碱平衡
.
6
内容
钾的代谢 钾代谢障碍(高钾和低钾)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高钾型周期性麻痹 正常钾型周期性麻痹
.
7
钾代谢障碍
测定血钾可取血清或血浆,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为 3.5-5.5mmol/L,血清钾浓度通常比血浆钾高0.30.5mmol/L。
.
8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
26
内容
钾的代谢 钾代谢障碍(高钾和低钾)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高钾型周期性麻痹 正常钾型周期性麻痹
.
27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为周期性瘫痪中最 常见的类型,以发作性肌无力、伴有血清钾降低、补 钾后能迅速缓解为特征。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同一家族中数代均有患 者,故又称为家族型周期性瘫痪,我国以散发为多见。
.
10
肾失钾
K+ K+
K+
.
排钾利尿剂 肾小管性酸中毒
醛固酮 缺镁
11
低钾血症
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 1.碱中毒 2.过量胰岛素使用 3.β-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 4.某些毒物中毒:钡、棉籽油 5.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
12
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骨骼肌的影响 (1)肌无力、肌麻痹 机制:超级化阻滞(hyperpolarized blocking)
使肌细胞兴奋性↓
.
13
细胞外K+ 、
Nernst 公式
Em≈Ek+=-59.5lg[K+]i/[K+]e
[K+]i/[K+]e比值 Em负值 Em-Et距离 兴奋性
肌无力、肌麻痹
.
14
Et
.
15
(2)横纹肌溶解(rhabdomolysis)
机制: ①释出K+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缺 氧;②糖原合成减少;③Na+泵活性降 低,细胞内高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