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产品策略案例1

(完整版)产品策略案例1

产品策略案例案例1 强手出击——宝洁公司的品牌之路宝洁公司的历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老,二是新。

宝洁公司创立于19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世界500强里,历史恐怕是最悠久的了,说它是“百年老店”恰如其分。

在160多年的历史上,宝洁公司不断有新的品牌问世,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300余种产品,说它新,一点也不为过。

“宝洁”一开始生产肥皂和蜡烛,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只能勉强维持度日。

19世纪80年代,宝洁传到了第二代人手中,在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下开发出了一种成本低廉、质量优异的白色香皂,二人将其命名为“象牙”牌,并投入11000美元为其作广告,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之举。

但实践证明,二人的做法是正确的,消费者对象牙牌香皂的认可程度在不断增强,到1890年,宝洁的年销售额已达数百万美元。

开发与创新是宝洁公司的灵魂。

宝洁公司是美国最早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大企业之一。

目前,宝洁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8个技术开发中心,公司拥有8300多名科研人员,每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达到15亿美元,平均每年申请专利20,000项。

到目前为止,宝洁公司已开发出的品牌涉及洗涤和清洁用品、纸品、美容美发、保健用品、食品饮料,共计300多种。

宝洁向中国推介自己的产品是从老百姓的头发开始的.当“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的广告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人们认识了宝洁在中国推出的第一个品牌一一海飞丝。

宝洁告诉观众,头皮屑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

调查表明,一个月后,海飞丝在广州的市场认知率达到99%。

此后,宝洁以广告为重点,将触角伸向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地,通过独资、合资、合作以及设立投资性机构的方式,将它的产品打向全国。

宝洁公司认为,成功的品牌开发来自市场调查。

宝洁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调查队伍,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城乡。

调查人员深入普通百姓家庭,与消费者同吃、同住,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看他们如何洗衣服、如何刷牙、如何洗头、如何给孩子换尿布。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宝洁公司推出了调整配方后的沙宣洗发液,增加了其中的保湿成分,以体现东方人发质的自然柔韧;推出了结合中医理论、含有中草药配方的佳洁士多合一牙膏。

产品开发出来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

对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是市场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类产品的比较是宝洁公司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使产品过硬,首先要把新产品与其他产品用同一标志分两组进行盲测,一组是宝洁的产品,另一组是宝洁以外的市场上流行的几种品牌。

盲测的结果主要是给自己看。

如果产品本身是好的,还需作进一步的市场调查研究,以了解该产品能否带来效益。

”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宣传,让老百姓认识它、接受它,这就需要广告。

“宝洁公司的成长,就是和广告公司共同成长的过程。

”宝洁公司把大部分广告费投放在电视这一最大众化的媒体上。

宝洁对广告的态度是,广告的首要任务是有效地传递商品信息,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和娱乐。

多年来,宝洁在产品的宣传推介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己的风格,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他们认为这些风格是最有效的,因而也不轻易改变。

风格一,一则电视广告总是向消费者承诺一个最重要的利益点。

如宝洁公司在中国推出的几种洗发液,海飞丝的利益承诺是“去头屑”,潘婷是“健康头发”,飘柔的利益承诺是“柔顺”,其实海飞丝与飘柔的配方和实际功效非常相近,广告中作了不同的利益承诺。

风格二,确保广告信息的有效传递。

宝洁公司认为,广告是一种投资形式,必须产生经济效益,即要有效地把产品介绍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接受。

因此他们在广告写作前、广告制作后、产品市场试销三个阶段都要对广告信息的传递效果进行测试。

风格三,直观地表现产品特点和功能。

宝洁公司的电视广告60%以上采用了演示说明或比较方法。

如护舒宝卫生巾如何更能吸收液体,海飞丝怎么有效去头屑,佳洁士牙膏如何能护理健齿、有效去除牙垢等。

风格四,使用权威证明。

舒肤佳肥皂广告以“中国医学会认可”作为权威证明,佳洁士牙膏广告中使用了“全国牙防组认可”,潘婷洗发液运用了“瑞士维他命研究院实验证明”。

在崇尚科学的今天,这种权威证明对提高产品可信度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风格五,不用名人。

宝洁公司的电视广告大多由不知名的人完成,很少用名人。

他们认为,大众家庭用品的广告应贴近消费者,运用消费者熟悉的情景和语言与消费者直接交谈。

名人对他们的产品和广告方式不合适。

在众多的广告中,只有飘柔洗发液用了网球明星张德培及歌后王菲,这可以说是宝洁的一个例外。

风格六,少用黄金时段。

宝洁大约只有30%的电视广告出现在黄金时段,他们更喜欢在白天和深夜做广告。

他们把30秒广告逐渐增加到45秒,因为他们感到,增加15秒时间能更有效地利用情景,更有效地吸引观众。

风格七,尽量使用语言。

他们觉得语言更能推销产品。

他们的电视广告用语言表达承诺,强调产品的优越性。

广告结束时再重复承诺。

在30秒的广告中往往要用100个以上的词语,品牌名称平均要出现三四次。

风格八,不轻易舍弃有效的广告,不管它用了多久。

宝洁一旦推出了有效的广告,他们决不轻易放弃,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使用,直到失去效果为止。

风格九,持续的广告攻势。

宝洁公司不仅在投放新品牌时进行大力的广告宣传,对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品牌也继续投入大量的广告费予以支持。

几乎所有的宝洁产品通年做广告,他们发现这比做六周停六周的跳跃式宣传更有效,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费用。

美容美发:海飞丝、飘柔、 SK-II、威娜、护舒宝、潘婷、玉兰油、沙宣、舒肤佳、伊卡璐、伊奈美家庭健康用品:帮宝适、佳洁士、欧乐-B 、碧浪、汰渍、吉列、金霸王、博朗、食品:品客思考题:根据所学品牌决策的相关内容,谈谈宝洁公司的品牌之路是如何开启的。

案例2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宝洁(P&G)公司以其寻求和明确表达顾客潜在需求的优良传统,被誉为在面向市场方面做得最好的美国公司之一。

其婴儿尿布的开发就是一个例子。

1956年,该公司开发部主任维克·米尔斯在照看其出生不久的孙子时,深切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对家庭主妇的烦恼。

洗尿布的责任给了他灵感。

于是,米尔斯就让手下几个最有才华的人研究开发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尿布的想法并不新鲜。

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种牌子了。

但市场调研显示: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的1%。

原因首先是价格太高;其次是父母们认为这种尿布不好用,只适合在旅行或不便于正常换尿布时使用。

调研结果还表明,一次性尿布的市场潜力巨大。

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期,将婴儿数量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销量。

宝洁公司产品开发人员用了一年的时间,力图研制出一种既好用又对父母有吸引力的产品。

产品的最初样品是在塑料裤衩里装上一块打了褶的吸水垫子。

但1958年夏天现场试验结果,除了父母们的否定意见和婴儿身上的痱子以外,一无所获。

于是又回到图纸阶段。

1959年3月,宝洁公司重新设计了它的一次性尿布,并在实验室生产了37 000个,样子相似于现在的产品,拿到纽约州去做现场试验。

这一次,有三分之二的试用者认为该产品胜过布尿布。

行了!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质量。

为此要进行的工序革新,比产品本身的开发难度更大。

一位工程师说它是“公司遇到的最复杂的工作”,生产方法和设备必须从头搞起。

不过,到1961年12月,这个项目进入了能通过验收的生产工序和产品试销阶段。

公司选择地处美国最中部的城市皮奥里亚试销这个后来被定名为“娇娃”的产品。

发现皮奥里亚的妈妈们喜欢用“娇娃”,但不喜欢10美分一片尿布的价格。

因此,价格必须降下来。

降多少呢?在6个地方进行的试销进一步表明,定价为6美分一片,就能使这类新产品畅销,使其销售量达到零售商的要求。

宝洁公司的几位制造工程师找到了解决办法,用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把生产能力提高到使公司能以该价格在全国销售娇娃尿布的水平。

娇娃尿布终于成功推出,直至今天仍然是宝洁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

[案例分析]1、宝洁公司开发一次性尿布的决策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2、其开发过程是否体现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简要评析】宝洁公司开发一次性尿布的决策充分证明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活动必须真正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确认则必须以科学且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

一次性尿布虽然不是宝洁公司最先开发的产品,但该公司却通过详尽的市场调研认识到了该产品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其他品牌的产品不能畅销的根本原因。

于是根据调研所了解的有关资讯对该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使之符合市场要求,并设法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使之符合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期望价格,从而使一次性尿布终于成为具有方便、卫生和经济等诸多优点且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特征的畅销产品。

案例3 上海“冠生园”的品牌之争解放前的旧上海有一家ABC糖果厂,该厂老板冯伯镛利用儿童喜爱“米老鼠”卡通片的心理,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了一种米老鼠包装,并命名为“ABC米老鼠”奶糖,结果一下子走俏国内市场。

解放后,ABC糖果厂并入上海冠生园,其主要产品仍是“米老鼠奶糖”。

到了50年代,考虑到老鼠是“四害”之首,冠生园又设计了一种以大白兔为形象的包装,与米老鼠包装一起使用。

但由于没有产品整体观念,没有品牌意识,“大白兔”和“米老鼠”却一直没有注册成为合法商标。

1983年,一家广州糖果厂到冠生园取经,这之后他们也开始生产“米老鼠奶糖”,而且还抢先一步把“米老鼠”给注册了。

不久之后,这家广州糖果厂又以区区4万美元把“米老鼠”卖给了美国的迪斯尼,至此,这一由中国人创造并经营达半个世纪的著名品牌就由外国人控制了。

冠生园吸取这次血的教训,赶紧为幸存的“大白兔”注册。

为稳妥起见,冠生园不仅注册了“大白兔”,还把与“大白兔”近似的十几种“兔子”都进行了注册,使其组成了一个“立体防御体系”。

着眼未来,冠生园还把“大白兔”的注册领域延伸到食品、钟表、玩具、服装等各个与儿童有关的行业。

不仅如此,冠生园还在工业知识产权“马德里协定”的20多个成员国和另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拿到了“大白兔”的注册证。

出色的商标战略,使冠生园在国内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超前性的商标注册,只是为“大白兔”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而真正关键的是如何让“大白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活跃起来。

冠生园根据时代的变化,开始重新塑造这只兔子。

过去的那只“大白兔”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商品符号,从未想过要它变化姿势。

而今天,经过一番精心设计,一只以跳跃的兔子为主体,以大蘑菇为背景的崭新的“大白兔”商标诞生了。

这个漂亮的兔子形象,不仅加深了中国人对老品牌的印象,也受到世界消费者的欢迎。

美国人就把中国听装“大白兔”奶糖上那只活泼可爱的兔子当成复活节的象征。

接着,冠生园又创造了20多种卡通大白兔的形象,有唱歌的、跳舞的、划船的、钓鱼的、开摩托车的、打球的、射箭的等等,都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大白兔”终于“活”起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