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

注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

注重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
【摘要】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能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人类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和知识财富。

随着教学改革实施的逐步深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运用符合新課标多维目标的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教育教学领域内一场深刻的革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还固守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为了顺应历史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投身于教学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与方法。

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已有数年之久,在有效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兹向大家交流一下,贵在抛砖引玉。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的历史教学影响,教学总是回归到老教材的思路上去,对学生讲解大量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要千方百计的背下来,以免影响高考的成绩。

但是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地位,从原来以教师教为主,改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要积极的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自觉的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

自主讨论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表达、合作、解疑,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课前自主探究。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这个场景中去,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资料,把学生带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中去。

比如在讲鸦片战争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录像资料和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把电影《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虎门硝烟》经过剪辑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时进行播放,可以把学生一下子带到那个充满硝烟的历史场景中去,通过再现历史场景,激起了学生的愤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是大大激发了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

课后预留作业,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拓展、可延伸、还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变通、发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三、情景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
今天的教育正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伟大改革。

素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心的全面教育,使各方面教育协调统一,从而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更注重从学生这个角度来思考教学,不同于应试教育仅仅偏重于教、偏重于对学生的灌输。

具体到历史课堂,情景教学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它不是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什么,而是设置情景,让学生主动地走入这个环境去虚拟地感受,唤起学生的心理反应。

在比如,还是上述对清政府军队吸食鸦片的描述,容易使学生仿佛看到了清政府军队官兵的无精打采、极端虚弱,这样学生理解“英国大量走私鸦片危及清朝统治,道光帝采纳禁烟”也就容易多了。

从中也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认
识到大量的鸦片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激起对西方列强憎恨的感情,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实施了德育目标。

四、高中历史探究教学法的实施策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法就是要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唤醒学生的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鼓舞。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呢?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表达自身感受和体会。

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主动地去探究、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

创设情景,积极探究。

历史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以运用电影、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情景,对历史背景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形象的画面与抽象的理论知识相联系,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质疑问题,积极思考。

五、结合现实很重要
历史是过去人们的现实生活,而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也终将成为未来人类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曾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历史发展的轨迹从来不会毫不相干,认识过去,立足现在,就能展望未来。

我们常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秦王朝吸取了西周纷乱的教训,所以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罗斯福吸取了市场经济自我调节造成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所以采用国家干预经济;人类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教训,所以今天我们无比的珍惜和平……我们学习的历史固然是过去,但若没有过去,又何来现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将学生从背诵记忆历史知识的牛角尖里拉出来,真正的理解历史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

终上所述,开展高效学习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指,如何完善其学习模式,还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继续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戴红艳.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 成功,2005(23)
2、邹春风.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 都市家教,200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