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

2.2.2.3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流水从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
复染液,沥去玻片上剩余的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2.2.3待检涂片检查
2.2.
3.1染色合格的涂片,由于被亚甲蓝染色而呈均匀亮蓝色,且无红色
斑块;染色后的痰膜脱落部分应小于整个涂布面积的10%
2.3镜检
2.3.1油镜下观察300个视野以上或者连续观察5分钟
2.3.2观察方法
2.3.2.1使用10×目镜双目显微镜读片;
2.3.2.2取染色完毕且已经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玻片台上并以卡
尺固定;
2.3.2.3首先使用40×物镜,转动卡尺移动玻片至痰膜左端,将光线调节
至适当亮度,调节焦距至可见细胞形态;
2.3.2.4移开40×物镜,在玻片上滴1-2滴镜油,使用100×油镜进行仔
细观察。

但应注意避免油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上的痰膜。

2.3.2.5读片时,首先应从左至右观察相邻的视野;当玻片移动至痰膜一
端时,纵向向下转换一个视野,然后从右至左观察,以此类推;
2.3.2.6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细胞呈蓝色。

2.3.2.7仔细观察完300各视野,一般需要5分钟;每个工作日,一位镜
检人员阅读玻片量不超过25张,且连续阅读10-12张玻片后应
休息20分钟左右。

2.4结果判断
2.4.1阴性:镜检300个视野以上或连续观察5分钟未发现抗酸杆菌
2.4.2阳性:阳性(300个视野内有1~8条抗酸杆菌)
阳性1+(100个视野内有3~9条抗酸杆菌)
阳性2+(10个视野内有1~9条抗酸杆菌)
阳性3+(每个视野内有1~9条抗酸杆菌)
阳性4+(每个视野内有9条以上抗酸杆菌)
2.5结果报告与记录
2.5.1将检测结果填写入申请单报告栏,报告格式如下:
涂片1:阴性(-)
镜检结果:涂片2:阴性(-)
涂片3:阴性(-)
2.5.2将检测结果记录于结合门诊检测登记册中:
涂片号标本性状检测结果
例: 1: D 阴性(-)
2: D 阴性(-)
3: D 阴性(-)
2.6痰涂片的保存
2.6.1阅读完毕后的涂片,应及时用擦镜纸轻轻在涂片上揭取数次,彻底
去除玻片上的镜油。

2.6.2经脱油、干燥后的玻片,按实验室序号及涂片编号放置在玻片盒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光保存,以备复检或质控抽检。

3.质控
3.1质控周期
阅片人员更换或每批次阅片前
3.参考文献
3.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涂片镜检标准化
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00902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