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加工与贮藏重点复习

种子加工与贮藏重点复习

种子加工与贮藏重点复习绪论种子贮藏加工学:研究种子贮藏与加工原理和技术及贮藏加工过程中种子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种子贮藏加工学是种子学一个分支。

1869年奥地利科学家诺倍在德国首次发表了种子科技方面的巨著《种子学手册》,被推崇为种子学的创始人)。

种子贮藏加工学研究内容:种子贮藏原理、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清选原理和技术、种子干燥原理和方法、种子处理和包装、种子加工厂和工艺过程、种子仓库有害生物防治、种子仓库及其设备、种子入库及种子贮藏期间的变化、种子贮藏期间的管理、主要种子贮藏技术、种子贮藏加工新技术及其应用等。

种子贮藏加工学的任务:A.阐明种子在贮藏期间的生命活动变化规律及其与贮藏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B.探索不同种类种子的最佳贮藏条件,创造优良环境,使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保持在尽可能高的水平,使种子数量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种子,为植物育种家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种子加工的主要工序:A.预清选:除掉种子中的特大杂物;B.干燥: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C.基本清选;D.长度分选;E.重力分选;F.种子分级;G.种子包衣;H.称重包装。

种子加工的特殊工序:A.脱粒工序;B.除芒工序;C.刷种工序;D.脱绒工序。

种子加工的辅助工序:A.输送工序;B.除尘工序;C.贮存工序;D.杂质收集工序;E.安装检修台;F.选用电气控制系统。

种子贮藏原理种子呼吸作用:种子内的或组织,在酶和氧的参与下,将本身贮藏的有机物质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映,最后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种子呼吸的性质(方法):依是否有外界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两类。

A.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即种子的活组织细胞在外界氧的参与下,通过酶催化作用,将种子贮藏的糖类等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较多能量的过程。

如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C6H12O6+6O2--------6CO2+6H2O+2870.224KJ(668Kcal);B.无氧呼吸:种子种活细胞在缺少空气中游离O2的条件下,通过酶催化作用,把种子贮存的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过程。

种子的呼吸作用通常可以用2个指标来衡量:即呼吸强度(呼吸速率)和呼吸系数(呼吸熵)。

A.呼吸强度:一定时间内单位重量种子呼吸所放出CO2的量和吸收O2的量;B.呼吸系数(RQ):指种子在单位时间内呼吸放出CO2的体积和吸收O2的体积之比,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O2供应状态的一项指标(呼吸系数随呼吸底物而异,与O2的供应是否充足也有密切关系,O2供应还与果种皮结构有关,呼吸系数还与温度、微生物活动、中间产物是否移作他用有关)。

影响种子呼吸强度的因素:A.水分:随种子水分的升高而增强;B.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种子的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C.通气状况:不论种子水分和温度高低,杂通气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均大于密闭贮藏;D.遗传因素;E.本身状态:凡未充分成熟、不饱满、损伤、冻伤、发过芽、小粒和大胚的种子都高,反之则低;F.化学物质:CO2、O2、NH3等对呼吸强度有明显影响,浓度高会影响种子发芽率;G.仓库害虫、微生物。

种子呼吸与贮藏的关系:A.不利影响:消耗贮藏物质,释放O2和H2O,产生有毒物质,加强仓库害虫和微生物活动;B.有利影响:促进种子后熟,形成自然缺氧贮藏。

种子后熟:种子形态成熟后被收获,并于母株脱离,但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过程任然继续进行,直到生理成熟。

种子后熟作用:从形态成熟到胜利成熟变化的过程。

后熟期:完成后熟作用所用的时间。

促进种子后熟的意义是提高种子品质。

影响种子后熟的因素:A.温度:对种子后熟有促进或延缓作用;B.湿度:种子对水有吸附和解吸特性;C.同期良好时,O2供给充足,有利于种子后熟作用的完成。

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的物理特性:定义:种子本身所具有或者在移动、堆放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物理属性。

内容:A.一类根据单粒种子进行测定,求其平均值,如籽粒的大小、硬度、透明度等;B.根据一个种子群体进行测定,如重量、比重、容重、密度、孔隙度及散落性等。

影响因素:遗传特性、环境条件、化学成分;在加工贮藏中的应用:种子的物理特性和清选分级、干燥、运输以及贮藏保管等生产环节密切联系。

种子的容重: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单位g/L。

种子的比重:一定的绝对体积的种子重量和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也就是种子绝对重量和它的据对体积比。

种子密度:种子实际体积与容器的容积之比,如用百分率表示即为种子密度。

种子孔隙度:容器内种子见习的体积与容器的容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即为种子孔隙度(种子密度=100%—种子孔隙度)。

种子散落性: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状(种子流)。

A.静止角:种子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一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部直径所成之角可作为衡量种子散落性好与差的指标,这个角度称为种子静止角;B.自流角:表示种子散落性的另一指标,当种子摊放在其他物体的平面上,将平面的一端向上慢慢提起形成一斜面,此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之角亦随之逐渐增大,种子在斜面上开始滚动时的角度和距大多数种子滚落时的角度。

种子自动分级: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它们在整个种子堆里原有的均匀性,在品质上和成分上增加了差异程度的现象。

种子导热性:种子堆传递热能的性能。

种子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比热容):是指1kg种子升高1摄氏度时所需热量,单位KJ/(kg·℃)。

种子的吸附性: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内壁可以吸附其他物质的气体分子。

种子的吸湿性:种子对水汽的吸附和解吸的性能。

种子临界水分:当游离水将出现时的种子含水量。

种子安全水分:生产商将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水分范围。

种子平衡水分:将种子放在固定不变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相当时间,则种子水分保持在一定水平,基本上稳定不变,此时种子对水汽的吸附和解吸用以同等的速度进行着,即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这时种子所含的水分为种子在该特定条件下的平衡水分,此时的相对适度称为平衡相对湿度。

影响种子水分平衡的因素:A.当湿度不变时,种子的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呈反相关;B.当温度不变时,种子的平衡水分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与湿度呈正相关;C.当温湿度都不变时,与作物种类有关。

种子清选原理和技术种子清选的目的:A.分离和清除混入种子中的其他作物种子、各种杂质和杂草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净度,并为种子安全干燥和包装贮藏做好准备;B.种子清选分级,去除种子中质量低劣的种子,即不饱满、虫蛀或劣变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精度级别和利用率,提高发芽率和种子活力。

种子清选的意义:A.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B.有利于种子贮藏和运输;C.增加了后续工作的方便性,有利于种子包衣、丸粒化与精密点播,提高工作效率;D.提高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种子清选的原理:A.按种子外形尺寸进行分离;B.按种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分离;C.按种子表面特性进行分离;D.根据种子色泽进行分离;E.根据种子比重进行分离;F.根据种子弹性特性进行分离;G.根据种子负电性进行分离;H.根据种皮特性进行分离(按宽度用圆孔筛、按厚度用长孔筛、按长度用窝眼筛)。

种子干燥原理和方法种子干燥的目的:一般新收获的种子水分高达25%-45%,必须及时将种子干燥,将其水分降低到安全包装和安全贮藏的水分,以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提高种子质量,使种子能安全经过从收获到播种的贮藏阶段。

干燥种子的必要性:A.放虫鼠防霉变;B.确保安全包装、贮藏、运输;C.保持包衣种子,处理种子的活力;D.为制种单位赢得了售种的最佳时期。

种子传温力:种子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能吸收水汽,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能散出水汽,种子这种吸收或散出水汽的能力。

因素:A.本身的化学组成和细胞结构;B.外界温度湿度,外界温度高和湿度低时传温力就强,反之弱。

种子干燥的介质:空气、加热空气、煤气。

干燥介质对水分的影响:A.介质的温度(在干燥中介质与种子接触的时候,将热量传给种子,使种子升温促使其水分气话,然后将部分水分带走,干燥介质起载热体和载湿体作用);B.相对湿度;C.介质流动速度。

种子干燥的原理:通过介质给种子加热,利用种子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扩散和表面水分不断蒸发来实现的。

影响种子干燥的因素:A.相对湿度;B.温度;C.气流速度;D.种子本身生理状态和化学成分;E.种子籽粒大小;F.介质与种子接触状况。

种子干燥的方法:A.自然干燥:利用日光、风等自然条件或稍加一点人工条件,使种子的含水量降低,达到或接近种子安全贮藏水分标准,分为种子脱粒前和脱粒后的自然干燥。

B.通风干燥:对新收获的较高水分种子,因遇到天气阴雨或没有热空气干燥机械时,可利用送风将外界凉冷干燥空气吹入种子堆中;条件是当外界有冷凉干燥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相对湿度低于70%时采用通风干燥才是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C.加热干燥:低温慢速干燥法、高温快速干燥法。

D.干燥剂干燥:将种子与干燥剂按一定比例封入密闭容器内,利用干燥剂的吸湿能力,不断吸收种子扩散出来的水分,使种子变干,直到平衡水分为止的干燥方法。

特点:干燥安全;可控制干燥水平;适用于少量种子干燥。

常用干燥剂:氯化锂、变色硅胶、氯化钙、活性氧化铝、生石灰和五氧化二磷。

E.冷冻干燥:常规冷冻干燥法、快速冷冻干燥法。

种子加热干燥机械:堆放分批式干燥设备、连续流动式干燥设备。

种子加热干燥操作技术:(是保证种子干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A.种子干燥时间(种子迅速干燥好处:a、能充分发挥干燥设备性能;b、节约燃料,降低成本,降低热耗;c、防止种子受冻、雪垛等危害,能提早入库减少损失,保证发芽率);B.干燥前准备工作;C.种子干燥温度;D.种子干燥需要的气流量;E.气流的相对湿度;F.气流的交换方式;G.种子干燥层的厚度;H.水分温度变化;I.降水速率;J.种子干物质衡算及水分蒸发量计算。

种子处理和包装种子处理:狭义上指播前对种子的预措;广义上不仅指播前预措还指在种子一生的整个过程中以及贮藏前及贮藏中直至播种前及播种过程中,人为施加与种子的各种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A.提高种子活力,加速萌发与生长,增强种苗抗逆性;B.破除休眠,促进萌发;C.提高种田质量;D.改善种子萌发的出苗条件,提供各种营养,提高成苗壮苗率;E.抑制或杀除种传或土传病虫害,防止萌发出苗过程中病虫杂草等。

普通种子处理技术:A.温汤浸种;B.药剂处理;C.生长调节剂处理;D.肥料浸拌种;E.微量元素处理;F.物理因素如射线磁场温度电场处理。

种子包衣技术:A.种子包衣:利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新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