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声器分类与性能评价阻性消声器

消声器分类与性能评价阻性消声器

板式、声流式和迷宫式等结构。
• 片式消声器
LNR
' (0 )
P S
L

2 ' (0 )
l a
• 折板式消声器
• 蜂窝式消声器
• 消声弯头
• 迷宫式消声器
LNR
10 lg
S1 (1 )S2
• 阻性消声器
• 气流对阻性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
• 一是气流的存在会引起声传播和声衰减规律的变化; • 二是气流在消声器内产生一种附加噪声,称为气流再生噪声。
相对粗糙度(%)
相对粗糙度
管壁绝对粗糙度 等效直径
摩擦阻力系数
0.2 0.4 0.5 0.8 1.0 1.5 2.0 3.0 4.0 5.0
0.024 0.028 0.032 0.036 0.039 0.044 0.049 0.057 0.065 0.072
• 局部阻损
• 气流在消声器的结构突然变化处(如折弯、扩张或收缩及遇 到障碍物)所产生的阻力损失。
• 阻力损失
• 阻力损失,简称阻损,是指气流通过消声器时,在消声器出 口端的流体静压比进口端降低的数值。
• 消声器的阻损大小与使用条件下的气流速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 阻损分类:

摩擦阻损

局部阻损
• 摩擦阻损
• 由于气流与消声器各壁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损失。
H


l de
v2
2g
• 摩擦阻损与相对粗糙度的关系
L' NR

(1
n 3 )LNR
• 改进形式
• 为了在通道截面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在中高频范围获得好的消声效果, 通常采取在管道中加吸声片或设计成另外的结构形式。
• 如果通道管径小于300毫米,可设计成单通道的直管式; • 如果通道管径大于300毫米而小于500毫米时,可在通道中间设置几
片吸声层或一个吸声圆柱; • 如果通道尺寸大于500毫米,就要设计成弯头式、蜂窝式、片式、折
• 利用公式计算的消声量一般偏高。
• 二维理论估算消声量
• 假设:声波的声压在通道高度方向没有变化,

在宽度方向上下对称但分布并不均匀。
• 局限性:利用二维理论分析单通道直管阻性消声器消声性能时,单通 道直管消声器的通道截面不宜太大。如果太大时,高频声的消声效果
显著下降。这是因为对于给定的消声器通道来说,当频率高到一定数 值,声波在消声器中传播便不符合平面声波的条件了。
LNR L入 L出
L出 L再
L出 L再 L出 L再
LNR L入 L出 修正
LNR L入 L再 修正
L出 L再
LNR L入 L再
• 阻性消声器的设计
• 确定消声器的结构型式 • 选用合适吸声材料 • 决定消声器的长度 • 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护面结构 • 根据高频失效和气流再生噪声验算消声效果 • 设计方案的试验验证
• 插入损失
• 插入损失是根据系统之外测点的测试结果经计算获得的,实 际操作中,在系统之外分别测量系统接入消声器前后的声压 级,二者之差即为插入损失。
LIT Lp1 Lp2
• 插入损失的测量
测点
声源
管道
测点
消声器
• 管口法测插入损失
测点
声源
管道
测点
消声器
• 插入损失和传声损失的比较
• 阻性消声器:插入损失与传声损失相近。 • 抗性消声器:插入损失一般低于传声损失。
• 根据声折射原理,声波要向管壁弯曲,对阻性消声器来说, 由于周壁衬贴有吸声材料,所以顺流时恰好声能被吸收;而 在逆流时,声波要向管道中心弯曲,因此对阻性消声器的消 声是不利的。
• 最终结论:顺流与逆流对消声性能影响不显著。
• 气流再生噪声
• 产生机理: • 一是气流经过消声器时,由于局部阻力和摩擦阻力而形成一
高频失效频率
• 如果消声器通道截面过大,当声波频率高到一定数值时声波将以窄束 状通过消声器,而很少或根本不与吸声材料饰面接触。因此,消声器 的消声效果明显下降。当声波波长小于通道截面尺寸的一半时,消声 效果便开始下降,相应的频率被称作高频失效频率。
c fe 1.85
D
• 高频消声量估算
• 高于高频失效频率后,消声量急剧下降。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主讲:盛美萍
西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 Prof. Sheng Meiping •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本讲内容
消声器分类与性能评价 阻性消声器
• Prof. Sheng Meiping •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 单通道直管式消声器
• 特点:结构简单、气流直通、阻力损失小、适用于流量小的管道消声。
• 一维理论估算消声量
• 假设:管道中传播的声波沿着管道长度方向传播。
• 常用公式:

别洛夫公式

赛宾公式
• 一维理论估算消声量
• 别洛夫公式:假设吸声材料的声阻远大于声抗。
LNR
1.1 (0 )
• 常用参数:

传声损失

末端降噪量

插入损失

声衰减
• 传声损失
• 定义:消声器进口的噪声声功率级与消声器出口的噪声声功 率级的差值。
LTL
10 lg W1 W2
LW1 LW 2
• 消声器的传声损失是消声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它受声源与 环境的影响较小。实际工程测试中,可先测量声压级,经计
• 声衰减的测量
• 轴向贯穿法:将探管插入消声器内部,沿消声器通道轴向每 隔一定的距离逐点测量声压级,从而得到消声器内声压级与 距离的函数关系,以求得该消声器的总消声量。
• 采用声衰减评价消声效果的优点:能够反映出消声器内的消 声特性及衰减过程,能避免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 采用声衰减评价消声效果的缺点:费时、需要专门的测量传 声器,因此一般在现场测量中很少使用。
22.5 ~ 45cm
1:1~1: 2
LNR
1.051.4
P S
L
• 一维理论估算消声量
• 我国常用的精度较高的估算公式:
LNR
' (0 )
P S
L
• 其中消声系数

'
(0
)

4.34
a2
a
b2
• 特定情况下

'
(
0
)

4.34
1 1

10 10
• 注意!
• 一维理论估算消声量
• 消声原理: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作用,使沿通道传播的噪声 不断被吸收而逐渐衰减。
• 结构实现: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过的管道周壁,或按一 定方式在通道中排列起来,就构成阻性消声器。当声波进入 消声器中,会引起阻性消声器内多孔材料中的空气和纤维振 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粘滞阻力,使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 散失掉,就起到消声的作用。
• 消声器
• 用于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通常安装于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 进出口或气流通道上。
• 特点:能有效地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 • 分类: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性消声器。
• 消声器性能评价
• 指标:
• 声学性能 • 空气动力性能 • 结构性能
• 声学性能评价
• 声学性能:包括消声量的大小、消声频带范围的宽窄。消声 器的声学性能可以用各频带内的消声量来表征。
• 阻性消声器是一种能量吸收性消声器,通过在气流通过的途 径上固定多孔性吸声材料,利用多孔吸声材料对声波的摩擦 和阻尼作用将声能量转化为热能,达到消声的目的。
• 阻性消声器适合于消除中、高频率的噪声,消声频带范围较 宽,对低频噪声的消声效果较差,因此,常使用阻性消声器 控制风机类进排气噪声等。
• 阻性消声器
• 采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效果的优点:对现场环境要求低,适 应各种现场测量,如高温、高流速或有浸蚀作用的环境中。
• 采用插入损失评价消声效果的缺点:插入损失值并不单纯反 映消声器本身的消声效果,而是声源、消声器及消声器末端 三者的声学特性的综合效果。
• 声衰减 LA
• 声衰减:声学系统中任意两点间声功率级之差,反映了声音 沿消声器通道内的衰减特性,以每米衰减的分贝数(dB)表示。
P S
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0 ) 0.1 0.2 0.35 0.5 0.65 0.9 1.2 1.6 2.0 4.0
• 一维理论估算消声量
• 赛宾公式:假设吸声系数

频率范围

管道截面直径

矩形管道
0.2 0.8
200Hz f 2kHz
末端消声器
测试消声器
消声器 放风阀
逆向发声扬声器
扬声器
功率放大器 滤波器 信号源
微压计
分析仪
风机
• 气流再生噪声的经验估算
• 半经验估算公式:
L再 (18 2) 60 lg v
• 倍频程估算公式:
L再 72 60 lg v 20 lg f
• 现场使用消声器的效果分析
L出 L再
• 阻性消声器
• 有气流时的消声系数:

(0 )''

(0 )'
1 (1 M
a)
• 结论:逆流有利于消声,顺流不利于消声。
• 顺流与逆流
• 气流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并不均匀,就同一截面而言,管道 中央流速最高;离开中心位置越远,速度越低;到接近管壁 处,流速近似为零。顺流时管道中央声速高,周壁声速低; 逆流时正好相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