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浓度单位
二氧化氮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0.04 0.08 0.12
0.04 0.08 0.12
0.08 0.12 0.24
Mg·m-3 (标准状态)
一氧化碳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4.00 10.00
4.00 10.00
6.00 20.00
Mg·m-3 (标准状态)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一级标准
0.02 0.05 0.15
0.08 0.12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0.06 0.15 0.05
0.20 0.30
三级标准
0.10 0.25 0.70
0.30 0.50
浓度单位
Mg·m-3 (标准状态)
Mg·m-3 (标准状态)
目的要求
了解汽车与环境 污染的关系,了解各 种内燃机排放物对人 类与自然的危害;
总结内燃机排 放控制的发展历程 ,明确我们在环境 保护中的责任。
第1章 内燃机排放污染物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1.1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大气、水、土、 光等。
1.1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对大气而言,有其百万年不变的正常成分。
1、空气质量标准及区域划分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 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 村地区;
1、空气质量标准及区域划分
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1、空气质量标准及区域划分
一类区 执行一级标准
一级标准:
• 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 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1.1.1 大气污染的分类
按照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A
局限于人范围的大气污染;
B
涉及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
C 涉及到比一个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广域污染;
D
必须从全球范围考虑的全球性污染。
1.1.1 大气污染的分类
按照污染物质的来源,大气污染可分为两类:
天然污染源
A
人为污染源
B
1.1.2 大气污染源
这里是指向大气 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 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 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 大气污染源
1、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 有害影响的场所 。
2、人为污染源
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 。
1.1.3 空气质量标准
1、空气质量标准及区域划分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林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 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 执行二级标准
二级标准:
•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 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类区 执行三级标准
三级标准:
• 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 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1、空气质量标准及区域划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摘自 GB 3095—1996)
可吸入颗粒物
年平均 日平均
0.04 0.05
0.10 0.15
0.15 0.25
Mg·m-3 (标准状态)
氮氧化物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0.05 0.10 0.15
0.05 0.10 0.15
0.10 0.15 0.30
Mg·m-3 (标准状态)
1、空气质量标准及区域划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摘自 GB 3095—1996)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对植物的危害
(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3、环境保护
3、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 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3、环境保护
快乐学习 | 天道酬勤
对于大气污染的描述
描述之一:
当向大气中排放的多种物质、能量、生 物的量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限度,大气质量 就发生恶化,使人类生活、工作、健康、精 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受到恶劣 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对于大气污染的描述
描述之二: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 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 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 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称为大气污染。
臭氧
1小时平均
0.12
0.16
0.20
Mg·m-3 (标准状态)
铅
年平均 季平均
1.00 1.50
1.00 1.50
1.00 1.50
Mg·m-3 (标准状态)
苯并【α】芘 日平均
0.01
0.01
0.01
Mg·m-3 (标准状态)
2、大气污染的危害
(1)
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
(2)对植物ຫໍສະໝຸດ 危害(3)对天气和气候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