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与制作流程

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选茬整地;步骤S2,品种选择和种薯处理;步骤S3,适时播种;步骤S4,合理密植;步骤S5,科学施肥;步骤S6,加强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步骤S7,适时收获: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匍匐茎干缩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大,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红薯生长期不同阶段采用合理科学的栽培方法,满足红薯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利用本方法栽培的红薯产量和质量高、口感好、营养元素齐全,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且栽培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及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茬整地:红薯不宜连作,也不要与其它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可与玉米、大豆、麦类、油菜换茬;选择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偏酸性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地块,冬前深耕晒垡,种前播犁耙细,人工碎土,做到田平、土碎,排涝自如;
步骤S2,品种选择和种薯处理:种薯尽量选用高寒山区繁殖的脱毒高代种薯,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表皮光滑,大小在50克,无病虫害,无伤痕的块茎作种;
步骤S3,适时播种: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7月后开始收获;
步骤S4,合理密植:单行播种采用50—60厘米×40—30厘米,每亩播种3300—3700塘,双行播种采用(40+60)厘米×35厘米或(40+80)厘米×30厘米,亩播3800—3700塘;
步骤S5,科学施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碳铵80公斤,普钙60公斤,钾肥20公斤;或农家肥2000公斤,洋芋专用肥80公斤,尿素20公斤;
步骤S6,加强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分别在苗期、蕾期、盛花期把中耕除草、追肥、
培土的工序结合起来进行;后期苗棵徒长时,喷施多效唑防徒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盛花期喷施洋芋膨大素、磷酸二氢钾促进增产;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分别在播前、苗期、现蕾开花期用500倍液甲霜灵锰锌防治;地下害虫播前用敌毒粉处理土壤;
步骤S7,适时收获: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匍匐茎干缩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大,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种薯购回精选后播前应薄放于通风避光处,让其变绿,培育矮壮芽;种薯过大需在播种前进行切薯,从薯块顶芽直切2—4块,每块须带2个以上芽眼,切块用草木灰涂于切口,晒干结疤后再播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其中耕培土不少于2次。

技术说明书
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称甘薯、红苔、白薯、地瓜。

红薯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

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红薯还有抗糖尿病、预防肺气肿、抗癌作用。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
卜素、各类维生素以及钾、铁、铜、钙、硒等10多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均衡、近乎完美的保健食品。

红薯是低脂肪、低热能的食品,能有效阻止人体内糖类转变为脂肪,对年轻人有减肥保健之功效,对老年人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功效,科学家们认为其有降糖、降脂、补钙、抗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近几年来,红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

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作薯粮,使人长寿少疾。

然而,现有的红薯种植技术较为落后,缺乏系统科学的种植方法,使得红薯的整体品质较差,产量低。

技术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茬整地:红薯不宜连作,也不要与其它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可与玉米、大豆、麦类、油菜换茬;选择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偏酸性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地块,冬前深耕晒垡,种前播犁耙细,人工碎土,做到田平、土碎,排涝自如;
步骤S2,品种选择和种薯处理:种薯尽量选用高寒山区繁殖的脱毒高代种薯,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表皮光滑,大小在50克,无病虫害,无伤痕的块茎作种;
步骤S3,适时播种: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7月后开始收获;
步骤S4,合理密植:单行播种采用50—60厘米×40—30厘米,每亩播种3300—3700塘,双行播种采用(40+60)厘米×35厘米或(40+80)厘米×30厘米,亩播3800—3700塘;
步骤S5,科学施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碳铵80公斤,普钙60公斤,钾肥20公
斤;或农家肥2000公斤,洋芋专用肥80公斤,尿素20公斤;
步骤S6,加强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分别在苗期、蕾期、盛花期把中耕除草、追肥、培土的工序结合起来进行;后期苗棵徒长时,喷施多效唑防徒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盛花期喷施洋芋膨大素、磷酸二氢钾促进增产;
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分别在播前、苗期、现蕾开花期用500倍液甲霜灵锰锌防治;地下害虫播前用敌毒粉处理土壤;
步骤S7,适时收获: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匍匐茎干缩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大,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红薯生长期不同阶段采用合理科学的栽培方法,满足红薯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利用本方法栽培的红薯产量和质量高、口感好、营养元素齐全,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且栽培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及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2中种薯购回精选后播前应薄放于通风避光处,让其变绿,培育矮壮芽;种薯过大需在播种前进行切薯,从薯块顶芽直切2—4块,每块须带2个以上芽眼,切块用草木灰涂于切口,晒干结疤后再播种。

进一步,步骤S3中,其中耕培土不少于2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一种红薯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选茬整地。

红薯不宜连作,也不要与其它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可与玉米、大豆、麦类、油菜等作物换茬。

最适宜冷凉、多湿、长日照的生长环境。

土壤以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稍偏酸性和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适宜。

冬前深耕晒垡,种前播犁耙细,人工碎土,做到田平、土碎,排涝自如。

步骤S2:品种选择和种薯处理。

种薯尽量选用高寒山区繁殖的脱毒高代种薯,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表皮光滑,大小适中(50克左右),无病虫害,无伤痕的块茎作种。

种薯购回精选后播前应薄放于通风避光(有散射光)处,让其变绿,培育矮壮芽。

种薯过大需在播种前进行切薯,一般从薯块顶芽直切2—4块,每块须带2个以上芽眼,注意切刀消毒,切块用草木灰涂于切口,晒干结疤后再播种。

步骤S3:适时播种。

根据土壤墒情及品种特性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

7月后开始收获。

步骤S4:合理密植。

应根据品种、地力和生产目的等而定。

植株高大、分枝多、匍匐茎长、结薯分散、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宜适当稀植,反之宜密些。

地力肥的稀植,瘦的密些。

繁殖种薯的应密些,以便多生产小整薯作种。

一般单行播种采用50—60厘米×40—30厘米,每亩播种3300—3700塘,双行播种采用(40+60)厘米×35厘米或(40+80)厘米×30厘米,亩播3800—3700塘。

大力提倡双垄栽培,保证播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

步骤S5:科学施肥。

红薯是高产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养分,氮、磷、钾需要比例为2︰1︰4。

要注重以基肥为主,重施农家肥和钾肥。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经济合理使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

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碳铵80公斤,普钙60公斤,钾肥20公斤;或农家肥2000公斤,洋芋专用肥80公斤,尿素20公斤。

播种时化肥与种薯不能接触,以免烧苗。

一般操作程序为:打塘—放种—施农肥—施化肥—盖土。

步骤S6:加强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根据不同生育阶段,分别苗期、蕾期、盛花期尽量把中耕除草、追肥、培土等工序结合起来进行,中耕培土不少于2次,特别是盛花期要多培土。

生长期间注意排涝防旱。

后期苗棵徒长时,可喷施多效唑防徒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盛花期喷施洋芋膨大素、磷酸
二氢钾等增产效果显著。

病害主要以防治晚疫病为主,分别播前、苗期、现蕾开花期用500倍液甲霜灵锰锌防治。

地下害虫播前用敌毒粉等杀虫剂处理土壤。

步骤S7:适时收获。

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匍匐茎干缩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大,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对产量和尔后贮藏有益。

收挖时应剔除烂薯,商品薯与种薯分装,以便销售或贮藏。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