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课件
第一节一、概 念
(三)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 1.生物学因素
①基因以及内在环境的诸多因素;②各种生理功能的建立
2.社会学因素
如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是否离异、是否贫瘠等。
3.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二者是双向的,如气质和健康状况影响小儿的环境,环境又 会影响小儿的气质和健康状况。
二、研究范围
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体发育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熟悉人体发育学的正常发育规律; 了解人体发育学的异常发育及评定方法。
目
第一节 概述
录
第二节 正常生长发育规律
一、概念 二、研究范围 三、发展简史 四、基本理论 五、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 的意义
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 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四、体格发育 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 六、神经与心理发育
三、发展简史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一)西方社会
1.早期
对人类行为的观察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前146年)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经指出 “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寿命长”。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 科梅纽斯(John Amos Comenius)、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裴斯泰洛齐(Jon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等人提出了尊重儿童、 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二、研究范围
人体发育学的重点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
成熟直至衰亡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现象、规
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发育评定,为正确理
解各类异常和疾病,制定正确的预防、保健、
治疗及康复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二、研究范围
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涵盖如下几方面
(一)正常发育规律 1.生理功能发育: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各种生理功能的建立 和发展过程 2.心理功能发育:行为、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分析、判断、言 语、操作、能力、人格特征以及情绪和情感的形成、稳定、衰退过 程与特点。 3.社会功能发育:社会知觉、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相互作用的 发育水平。 (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 特征,作用机制及后果。 (三)发育评定 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速度、过程、规律和特点等进行观察与 研究并做出评定。
(二)生长发育
第一节一、概 念
1.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 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发育、成熟。 2.发育与行为:伴随生长发育,行为具有规律性, 也可表现出异常模式,如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阅 读障碍等。 3.生长发育障碍 :在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由于内在 因素或环境因素, 影响正常的成长发育过程,称为生长发 育障碍,其既可表现为形态结构的生长障碍,也可表现为 功能障碍。 4.生长发育监测:熟悉理论与监测方法,进行监测。
了儿童语言发育及儿童性格评定等研究。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二)中国 4.20世纪50~60年代
在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下,我国学者着重探讨了儿 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向问题。 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对中国儿童心理 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实验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幼 儿期和童年期的儿童。 研究课题以认知发展为多,还进行了关于6岁儿童入学 问题、儿童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以及儿童脑电等研究。
目
第三节 异常发育 一、运动功能障碍 二、行为障碍或异常 三、言语和语言障碍 四、学习障碍 五、精神发育迟滞 六、孤独症 七、重症身心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四、运动发育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第一节 一、概 念
(一) 定 义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的 分支领域, 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 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 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这一人生轨 迹的全过程。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二)中国
1.早期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已经涉及很多儿童心理 发育方面的问题,但尚未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 至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 杨朱、荀子等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已蔚然可观,确立 了以人性论为主线索的心理学理论探讨。 《诗经》、《周易》、《尚书》 先秦时期——儒家 汉唐时期——佛学重视精神世界,对心理现象研究细微 深入 宋明元清时期——《天方性理》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一)西方社会
2.19世纪
——真正意义上儿童发育和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的进化论思想(摧毁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 论)。直接推动了儿童发育的研究。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 所著的《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 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美国的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采 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一)西方社会
3.20世纪以来
出现了许多有关心理或心理社会发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五个方面: (1)动物研究:将儿童发育与动物发育作类比→20世纪以后发展为描述人 类的社会性行为 ( 2 )儿童学习的研究:人类行为由环境决定;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 1849-1936俄罗斯) (3)儿童智力测试研究:比奈、格塞尔 (1880-1981美国心理学家) (4)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弗洛伊德 、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德 国出生) (5)儿童认知的研究:皮亚杰提出认知的起源、思维的结构和机制发展存 在四个阶段(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
第一节三、发展简史
(二)中国 2.20世纪初期 艾华编译《儿童心理学纲要》 陈大齐翻译《儿童心理学》 陈鹤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 童心理学教科书。
第一节 发展简史
(二)中国 3.20世纪30年代
黄翼重复过皮亚杰的实验,著有《儿童心理学》、《神
仙故事与儿童心理》、《儿童绘画之心理》等著作,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