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装色彩的特征与象征意义

包装色彩的特征与象征意义


当然,包装的色彩设计也要考虑到时尚性。 时尚性是指一定时期中流行性审美因素, 还有是指某地方的风尚习惯,民族对色彩的 喜爱。考虑色彩的时尚性,说到底是考虑市 场因素。在80年代初,法国流行黑色,以黑 色为贵,这时的化妆品竟出现了黑色调。黑 色调有高贵、新潮之感。俄国大作家托尔斯 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就喜欢黑 色调,她穿上黑色的衣服显得是那样的高贵、 典雅。黑色调用好了可以提高商品的品位, 如用不好,就要失败,用黑色调一般要慎重。
间接表现手法
间接表现是较为内在的表现手法,画面不出现产品,借物表现产 品的意义、文化等属性。一些无法用直接手法表现的香水、沐浴 洗涤用品等,需要采用间接手法来处理,另有许多包装也采用间 接手法来追求新颖、独特的色彩视觉效果。间接的表现手法主要 有以下几种: (1)隐喻:“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意思是“意义的 转换”。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隐喻并非是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而 是建立在产品信息的基础之上,所反映的通常是文化内涵、意象、 心理感觉、价值取向等较为高层次的信息。 (2)联想: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对色彩的反应会下意识的考 虑到相关联的事物,这就是色彩的联想。联想在色彩设计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准确的色彩组合能引起设计师、消费者以及观众在 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与反应。能表现商品色彩的包装容易使人容 易联想出商品的特点、性能。 (3)象征:色彩在形式美中蕴涵着意境美,如中国古代建筑的黄墙、 蓝瓦,表现了一种肃穆、神圣而崇高的意境。意境美的核心就是 象征意义,从“一朵花中窥见天国,一粒沙中表象世界”。色彩 的象征,往往具有群体性的看法,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长 期积淀形成的心理结构,与宗教意识、信仰习惯相联系。
3 传统色躬文化与市场色彩的统一
中国传统色彩是建立在人文学科的基 础上,艺术作品注重传神韵味的内心 体验,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幽深的意 境。人性化包装表现出本土传统色彩 与市场色彩的相辅相成。香港的著名 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 因为他有一流的现代设计意识和头脑, 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中国本 土化的内容,如水墨文化、儒家文化, 使设计作品具有空灵、淡泊的东方水 墨意境。
2诉求与情感需求的统一 诉求与情感需求的统一
成功的包装色彩,在于积极地利用有 针对性的诉求,通过色彩的表现把所 需传播的信息进行加强,与消费者的 情感需求进行沟通协调,使消费者对 商品包装发生兴趣,促使其产生购买 行为。色彩诉求与情感需求获得平衡, 往往是消费者因为心仪的包装而欣然 解囊的原因之一。
黑色也成为目前化妆品包装的主流色彩
例如兰蔻的小黑瓶
KANABO集团旗下的 集团旗下的KATE彩妆也采用 集团旗下的 彩妆也采用 了黑色的包装
包装的色彩设计一般应以少胜多, 包装的色彩设计一般应以少胜多,可口 可乐只是两种颜色、白色、曙红, 可乐只是两种颜色、白色、曙红,非常 醒目。 醒目。
包装的色彩设计要考虑到民族的爱好。我 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商品包装的色彩设 计也应考虑到这点。 出品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 使用包装色彩一定要了解一些国家、 民族对色彩的喜爱与禁忌。包装色彩使用 得当,包装可以使人产生美感,反之,如 果不了解一些国家、民族对色彩的喜爱与 禁忌,出口商品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情况。
经典案例MM·s豆 豆 经典案例
典型案例的是凭借脍炙人口的 “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广告称 霸巧克力市场多年的MM’s(玛氏 公司),在传统棕色的基础.亡推 出了红、黄、绿三色的巧克力, 吸引了最大消费儿童群体,备受 鼓舞的MM’s连接加入了橙色豆、 红色豆(回归)、蓝色豆、紫色豆, 每新增一种色彩,市场销量就跟 着往上升。玛氏公司根据市场调 查,得出不同颜色的巧克力受欢 迎的程度分别为棕色30%、红与 黄各20%、橙与绿各10%,玛氏 公司的巧克力豆也严格按照这一 数字比例进行装袋。穿上缤纷外 衣的巧克力豆既体现了了审美功 能,又迎合了人们“玩一玩”的 儿童心理,而由此MM’s近现代包装设计发展史,从19世纪50年代彩色印刷 推广开始,经历维多利亚时期包装色彩奔放、艳丽,但略 显轻薄、矫揉造作的风格,以及20世纪初主张从自然、东 方文化中吸取营养的新艺术运动,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包 豪斯发起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简洁、醒门,反对装 饰、强调功能性、理性的特点,席卷全球,并逐渐演变为 一统天下的国际主义风格。 米斯•凡•德罗提出“少则多(1ess is more)”原则说的虽是 建筑设计,但相同的情形同样发生在包装设计,这一时期 的包装设计构图简单,色彩中性化、高度功能化、非人情 化,这种风格适应了二战后物资匮乏、经济需要快速发展 及国际化的商业特征,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当人 们长久处在单调划一、无人情味的环境中,便开始厌倦这 种过于冷俊、理性的风格,为适应消费者日益变化不断增 长的需求,有些设计师开始摈弃这种设计思潮的束缚,探 索追求装饰的、变化的、传统的、富于人情味的包装色彩 表现形式,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强调装饰和人性化的设计 便应运而牛,不断调起消费者的胃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就各种色彩看,红色调用于化妆品、食品,绿色 调可用于各式泳装、水上运动器具,冷饮、夏季 的背心、风扇、冰箱等商品。蓝色用于五金机械、 电器的包装、给人以清新之感。医药用品的包装 也可采用蓝色调。紫色调用于高级化妆品、珠宝、 馈赠礼品的包装,给人以高贵、端庄、典雅之感。 这里这样说,并非是绝对的准则,对包装色 彩的设计应多进行市场商品包装的调查,当然还 要敢于创新、突破。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 借鉴的。如冬季用品的包装、用暖色,就会给人 温暖感。夏季用品的包装,用冷色,就会给人清 凉感。用黄色调来包装纺织品,会使人感到温馨。 总之,包装色彩考虑商品属性是设计时应注 意的一点。
包装色彩的特征与象征意义
包装色彩的商品属性与审美价值
包装色彩趋于人性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包装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对包装设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挑剔和苛刻,从上个世 纪80—90年代,人性化设计在多元化没计时期成为较引人 注目的焦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在包 装结构上赋予了人性化设计,包装的色彩设计也不例外。 包装色彩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是从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创造和谐、舒适的 色彩视觉,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成功的包装离不开 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依附于包装的色彩,不仅起促进销 售、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而且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形 成整体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口可乐的酷儿果汁
可口可乐公司定位为儿童 果汁饮料的Qoo,它在口 味相差不大的橙汁饮品中, 凭借着大大脑袋的淡蓝色 卡通“酷儿”,占据了 2003年果汁饮料市场15% 的市场份额。淡蓝色的卡 通诉求与消费者需要变化 暖色橙汁包装的心理需求 获得统一,透过线条简单 的蓝色虚拟人物,Q00酷 儿不但成为小朋友心目中 的偶像,连各年龄层的大 朋友也为它着迷。
包装色彩设计要与商品的属性配合
商品包装色彩设计应该使顾 客能联想出商品的特点、性 能。包装的色彩应当是被包 装的商品内容、特征、用途 的形象化反映。也就是说, 不论什么颜色,都应以配合 商品的内容为准。顾客看到 包装上的色彩,就能联想出 包装中的商品,如绿色体现 青豆罐头,桔黄色说明是桔 汁。在色彩中,这种体现商 品的色彩,称之为形象色。 比如点心的包装色彩一般多 为朱红、橙黄、黄,有引起 食欲的功能。
消费心理的需求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生理和心理需要,两大需要成为人 类设计的原动力。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 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丰富而永无止境的,包装色彩必须 有新颖的感觉,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 潜在的内在需---喜新厌旧的“恶习”所造成的。 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商品来说,首先起码的是人要 从商品物质功能上得到生理需求和满足,然后从产品的精 神功能上能得到审美、心理上的关怀,并体现出自尊和成 就。正如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斯说:“在很多情 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找潮流、青 春和成功的象征。”
1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的起因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趋势的出现有社会,个体的原因,也 有设计本身发展需求的原因。 品牌竞争的需求 经济科技的发展,促使现代商业竞争激烈,市场品牌林立, 各企业推出的产品质量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的情况下,品 牌的竞争最后变成“功夫在外”,尽管消费者心存疑虑, 也认为不可“以貌取人”,却只能从包装来探究内容,并 愿意去选择新颖美观的包装。宋建明老师曾在色彩专题中 分析道:“色彩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形象问题,主要的任务 是解决产品的色彩时尚性问题。”“色彩设计就像化装师 一样,改变人的长相不是他的任务,这种‘硬功’也许是 整容师的任务,但色彩设计师却是使用化装这种‘软功’ 色彩来改变其面貌的。这是一项投入少而增加产品高附加 值的有效手段。””,包装色彩是一把打开消费者心灵的 无形钥匙,也是产品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它给产品所创造 的低成本高附加值作用是惊人的,形成了无可替代的信息 传达方式和富有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4 设计师思维与消费者心理的统一
“设计是为他人服务的活动。”为设 计令消费者更满意的产品,一方面设 计师通过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反馈消 费者信息,另一方面设计师本身也是 消费者,他们努力从消费者的心理角 度来引导设计思维,达到设计物与消 费对象的协调。
直观表现手法
直观的表现是指重点表现产品本身色彩。 (1)运用开天窗、透明材料直接表现商品 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消费者可以直接获取产品色彩感觉, 最常见的是饼干、话梅等休闲食品类。 (2)摄影图片 通常采用特写镜头表现产品,以局部表现整体,使主体色 彩得到更为集中的呈现。选择的局部一般为产品的形象色 为主来强调视觉感受。 (3)绘画形式 由于受绘画意识的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代包装绘 画更多的是追求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效果,并不拘泥于自然 的和写实的手法,更注重于色彩的张扬,通过色彩的衬托、 对比、归纳、夸张等方式以简化求鲜明,其独到的创意和 张扬的色彩是摄影无法传递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