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转第76页)摘要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工艺课合一,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学生作为主轴,以按典型工作教程设置模块,边教、边学、边讲、边做,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精通每一个实践流程。

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就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Problems in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NC Machin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 //Zhao YueAbstract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NC machining breaks down traditional discipline system,and make students the main part,besides,the learned in class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This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make students adept in every process.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teaching method,and them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Key words NC machining;theory and practice;integrated teac-hingAuthor 's address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210033,Nanjing,Jiangsu,China1前言在机械制造业中,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数控机床在我国工业中已经普遍采用,因此,企业急需一大批业务素质好、有较好的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培养合格的数控加工学生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众所周知,数控加工综合了光电技术、信息处理、气动技术、机械技术、液压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对操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何让数控加工学生较好地掌握好数控技术,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就由此应运而生。

2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近几年来,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很多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

过去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比较注重理论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般采取的是传统的实习和理论独立或轮换的教学模式。

理论老师和实践操作是分开的,教理论的教师教不了实践操作,教实践操作的教师教不了理论,原本的一堂课,是分开来上的,先教理论,再教实践操作,由两个教师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完成。

除了教师之外,教材也是一个问题。

理论教材只讲理论,不讲实践操作,这也成了一体化教学的障碍。

一体化教学还有一大障碍就是教学场所。

传统的教室,只有黑板和挂图、教具,只能满足讲理论课程,而实践操作教学往往与理论教学场地相隔很远,两者无法统一。

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很难将理论与实习两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很容易出现实习的教学进度和理论的教学进度不一致,因此在数控加工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要求不一致、重点难点不统一、重复讲授等问题,很难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

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工艺课合二为一,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学生作为主轴,以按典型工作教程设置模块,边教、边学、边讲、边做,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精通每一个实践流程。

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员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变“学员被动学习”为“学员主动学习”,变“教师单边讲授”为“师生互动教学”,变“传授知识模式”为“激励学习模式”,变“释疑教学”为“设疑教学”,变“普通课堂教学”为“创设情景教学”。

不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经过实践证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积极性。

3目前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些中职学校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基本属于“粗放型”教学。

由于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持续火爆,招生人数不断地扩大,但同时数控加工设备的不足,教师一体化教学经验不足,就很容易出现“粗放型”教学的问题。

例如,十来人围着一台机床学习,在进行加工实习的过程中,真正可以有时间一步一步进行开机操作的学生人数并不多,很多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会很认真地看老师或同学操作示范如何进行数控加工。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人数过多,很多学生往往会由于不能看到老师或同学具体的数控加工操作步骤,后面再看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就逐步放弃学习的动力。

在一些中职学校,经常会出现成每台机床操作的学生只有一两个,而在离机床较远地方的其他学生在玩手机、偷偷看课外书、吹牛、发呆,甚至出现学生经常旷课逃学的情况。

“粗放型”一体化教学过程,总体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粗放型”的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

4如何有效提高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水平4.1完善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环节在进行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以“1+1”的形式将“车间实习”和“教室教学”这两个方面组合起来。

我们知道,从“教室教学”、“车间实习”的自身环节和教学过程中都会涉及很多的问题,很多地方(南京技师学院江苏·南京210033)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09-0067-0267(上接第67页)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思考,加以细化。

例如,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理论讲解时,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理论讲解,怎样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习车间时,是否可以保证学生安全,设备是否够用,学生是否都会使用设备,是否全部学生参与其中等问题都应该全部纳入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环节的范围内。

4.2创新德育课程教学,完善“车间德育工程”中职学校在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中应该实施德育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聘请社会劳动模范、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等人员担任德育导师,通过讲坛、授课、交流等形式,借助德育导师的模范与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修养,创新德育课程教学。

此外,完善“车间德育工程”。

本着“做人做事”的育人理念,以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车间德育”分年度、分阶段进行细化,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外在的规范管理与内在的心灵塑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全面落实“准职业人”培养的德育体系,从而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4.3以实用高效为原则,多方借力,加强一体化教学设施建设我们以南京市高级技术学校为例,南京工业为轻重工业兼而有之,配套制造业主要是模具和加工行业,也是就业人数较多的数控类行业。

同时军工行业也是南京制造业的重点之一,此行业主要以模具和零件加工为主,所用设备也有大量数控设备。

学校在原有的一体化教学设备能基本满足数控加工类专业课程实训的前提下,根据本地产业特点与人才市场需求,本着实用高效的建设原则,加大数控加工的实训设备投入力度。

目前为止,学校已投入几十万元购置国际主流CAD/CAM/CAE正版软件(UG NX、CAXA、ProE 等),投入200万元购置南京市设备最先进的数控车削中心,这两项设施建设目前属省内首家。

同时,学校还投入100万元建设全省中职最先进制造技术测量实验室,以上设备现已全面投入到实训教学中。

学校还规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数控多轴实训中心和数控维修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数控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1]林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6):156-158.[2]莫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2009(21):147-149.[3]刘淑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106-109.[4]廖先芸,宋汉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3-165.[5]袁江波,章继涛.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0(1):136-139.[6]王伟中,楼建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2008(29):106-109.编辑叶浩定学几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成几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的内容、所用材料、刀具、量具、工具、图纸、加工时间、考核标准都事先设计好,教师要组织学生训练哪个项目,车间即按哪个项目准备。

靠不同的模块组合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但不管哪个专业,对同一模块下的同一个实训项目,教学实习内容都一样,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增加实训项目。

3探索符合职教规律、适应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自中职招生取消入学考试,实行报名入学方式以来,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极大困难,给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均获得一定的发展,促进人人成才。

3.1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大致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层次:A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理论与技能领悟快,重点发挥潜能。

通过课题训练和产品件的练习,逐步将A层的学生培养成技术尖子。

B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技能实践方面差,适当增加实训的比重。

在刀具、材料及设备使用上增加投入,为B层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选拔部分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现代制造技术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成立现代制造技术兴趣小组。

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强化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指导兴趣小组中的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对外教学交流,扩大对学校的宣传,通过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