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练习题)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练习题)
参考答案:BCD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选项D),即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选项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选项C)。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选项A)。
21.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范围表述正确的有( )。
A.甲乙二人因离婚产生的财产纠纷可以适用
B.甲公司因违反经营被工商局责令停产可以适用
C.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公安局行政拘留,对公安局处罚不服的可以适用
D.张某与某企业的劳动合同纠纷可以适用
参考答案:AD
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因此选项A正确;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如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等,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BC应当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参考答案:A
法定代理人死亡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不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断事项。
12.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
A.对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不服
B.对工商局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C.对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的决定不服
D.对税务局作出的给予其职工的降职处分决定不服
A.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B.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C.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D.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参考答案:A
(1)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等几种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2)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不包括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3)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单选题
1.适用于解决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因具体的行政行为发生的争议的是( )。
A.仲裁和民事诉讼B.仲裁和行政复议C.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D.行政复议和行政诉
参考答案:D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适用于解决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争议,是对纵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而仲裁和民事诉讼适用于横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参考答案:B
(1)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2)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6.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2020年7月1日以前B. 2020年8月1日以前C. 2020年9月1日以前D. 2021年8月1日以前
参考答案:B
对于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本题中,2020年1月31日原因消除,故主张权利的法定期间为2020年8月1日以前。
申请人以口头申请的形式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14.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纠纷中,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 )。
A.对税务机关采取的阻止纳税人出境措施不服引发的纠纷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不服引发的纠纷
A.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B.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C.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D.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参考答案:B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7.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C. 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D. 2017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
参考答案:D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年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11.下列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A.法定代理人死亡B.权利人提起诉讼C.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D.义务人同意履行
16.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B.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C.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C. A公司与B保险公司因保险标的理赔而发生纠纷D.纳税人C不服税务机关冻结其银行存款的行为而发生的争议
参考答案:C
适用《仲裁法》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不适用《仲裁法》的情形包括:(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行政争议;(3)劳动争议;(4)农业承包合同。
10.甲、乙双方于2016年1月1日签订100万元借款合同,双方约定借款1年到期还钱,2016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甲未还钱且对乙避而不见,2017年11月30日乙于同学聚会中与甲相遇,并进行催讨,甲拒绝清偿,则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是( )。
A. 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B. 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我国的仲裁机构属于( )。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行政二级单位D.民间组织
参考答案:D
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组织,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
3.下列各项纠纷中,适用《仲裁法》的是( )。
A.孙某与张某因解除收养关系而发生纠纷B.李某与钱某因财产继承而发生纠纷
23.下列关于诉讼地域管辖的规定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必须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B.因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可以由被保险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D.因产品质量不合格侵害他人财产的,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C.对市政府所作停业责令不服的案件
D.对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发布的新政策有异议的案件
参考答案:B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1)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2)海关处理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因此选项AC案件的第一审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不能选。因行政法规、规章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选项D不正确。
4.下列关于仲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劳动争议可以仲裁B.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存在隶属关系
C.仲裁的适用范围大于民事诉讼D.仲裁和民事诉讼适用一裁终局原则
参考答案:A
选项A,劳动争议不适用《仲裁法》,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以是可以提起仲裁的;选项B,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选项C,仲裁的适用范围小于民事诉讼;选项D,民事诉讼适用两审终审制度。
参考答案:ABD
选项ABD均属于仲裁的基本原则。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19.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
A.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B.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
C.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机构间有隶属关系
D.自愿原则是仲裁制度中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ABD
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机构间也没有隶属关系,因此选项C表述错误。
20.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B.仲裁事项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D.具体的仲裁事由
参考答案:ABC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参考答案:D
选项ABC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13.申请人以口头申请的形式申请行政复议的,( )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A.申请人B.被申请人C.行政复议机关D.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
参考答案:C
2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两审终审制度的例外有( )。
A.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
B.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
C.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D.离婚案件
参考答案:AB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两审终审制度的例外有:(1)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2)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
A. 5日B. 10日C. 15日D. 30日
参考答案:B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