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关系及控制
摘要:提出了建筑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投资与造价改革是一个重大课题。
阐述了造价和投资的概念,认清加强造价管理对提高投资效益的重大意义。
为了
建筑业的振兴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加强造价管理、深化造价改革,将工
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落在实处,以真正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造价管理;投资效益;价格机制;深化改革
前言
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从客观角度来分析,项目建设者所
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投资目标实现的重要体现,工程造价管理和投资控制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
发展,国家也不断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和项目投资管理成为当前业界关
注的一项重点。
1、造价和投资的概念及关系
1.1造价与投资的概念
虽然在社会经济活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造价和投资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他们的
概念却不是等同的。
从目的的角度来看,要做好投资就必须使投下去的一定量的货币能够实
现回流,并且呈现增值的现象,而要做好造价则必须让投资的项目的整个工程价格和水平都
控制在事先定好的目标额度之内。
从行为的过程上面来看,投资的整个行为过程是首先需要
资金的投入,使项目实施得以保证,在实施的过程中控制项目,使资金得以回收。
而造价的
行为过程则是在确定整个工程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以后,在项目具体实施的
过程中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微观的过程控制,最终进行工程(竣工)结算。
由此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投资行为的过程比造价行为的过程要相对长一些,同样都是实现资金的
运作过程,而造价主要是使货币的资金得到转化,并且实现目标额度的资产,而投资则是要
实现货币资金的回流,获得更大的增值空间。
1.2造价是投资的一个关键部分和主要内容
造价和投资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但它们都是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流动或社会经济活动。
造价是投资的一个关键部分和主要内容。
它是建设工程从建设筹备到竣工验收所需费用的总和,它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
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经营铺底流动资金等项组成。
造价的组成同项目建设期投
资相一致。
合理地、科学地确定造价,有效地控制造价,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最大程度
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项目的造价得到
了有效控制,则表明工程项目的投资在建设期已经取得了成功。
2、加强造价管理,深化造价改革,提高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预(决)算制度,侧重于
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管理,目前,我国经济制度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投资由国
家安排,单一形式,向多渠道、多源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种化转变,工程的设计,施工
等承包形式,由上级安排走向了招(投)标进行,定额“ 量价分离”改革工作已全面推行,造
价咨询机构改制已全面完成,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日臻完善,这一切使工程造价作为一门独
立的专业成为现实。
工程造价有效地为宏观投资决策和微观投资效益服务,加强其管理和改
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1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造价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投资宏观决策和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个核心问题。
要加强造价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形成一个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
的价格机制。
为了有利于投资宏观决策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必须改变计划工程造价的价
格机制,为以市场形成工程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也就是要在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提出社
会平均实物消耗量定额的基础上,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
机制。
一是全面实现“ 量价分离”,把政府发布量价合一的预算定额制度,改为政府发布工程
消耗量定额,单价随行就市。
变目前发布指导价要大家执行为发布市场信息价进行指导,
从而使不断变化的价格同相对稳定的实物消耗量相分离。
二是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要
逐步按国际习惯,统一工程量名称、计量单位、计算规则、项目编号等,既有利于指导市场,又是有利于同国际接轨。
三是将工程实体消耗和非实体消耗(施工措施性消耗)相对分开,
有利于承包商发挥各自优势,竞争取胜。
四是简化繁琐取费,现行定额中各子目造价不能直
接反映,必须得重新计算取费后才能明了,模糊了各子目、各分项工程的造价与总价的关系。
简化取费,使各分项及子目的造价与总价的关系变得清晰,以利于投资控制活动和分包及设
计变更部分的计价。
五是保留政府对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进行干预的权力,如规定最低的日工
资水平和部分工种最高日工资限价等。
2.2发展造价咨询,提高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水平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也是提高项目
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
它是贯穿于决策评估阶段、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承发包阶段、
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项目建设全过程。
从市场经济要求和客观现实来看,必须要
有一个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来对建设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控制。
由于现代建设工程规模
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工程造价的咨询服务和管理已形成一种社会责任和专业性很强
的行业。
现代社会需要一批以工程造价管理为职业的专业人士,并由他们组成以工程造价咨
询服务为专业的中介机构,为建筑市场各方面提供有效服务。
造价咨询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为:在项目策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项目的不同方案作
出相应的投资估算,并进行项目经济评价;在设计阶段,用技术经济方法组织评选设计方案,协助业主选择勘察、设计单位,编制或审核设计概算,从技术经济角度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
计优化;在工程发包阶段,编制施工招标文件,起草施工合同条款,作出工程量清单和工料
说明,协助业主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在施工阶段,进行中期付款签证,根据设计、施工工
艺及其它变更编制相应费用增减清单,定期制订最终成本估计报告书,审核及评估承包商提
出的索赔等;在竣工验收阶段,对承包商提交的竣工结算清单进行审核,编制工程决算书,
办理工程竣工决算等。
2.3推行限额设计,突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重点
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必须把控制重点转到对项目投资影响
程度大的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
在于设计。
设计是在技术上、经济上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到实施进行全面安排,也是对建设项
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构思。
搞好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转变观念,推行限额设计,即在不降低工程效能的前提下,将设计投资严格控制在对建设项目的计划投
资额内。
限额设计通过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
各方面实行控制。
达到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最大的项目设计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使工程
造价全过程控制落到实处,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也落实到了实处,也使工程预算中的“ 三超”现象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3、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
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
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才能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谭德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磊.论企业控制投资成本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与方法.经营管理者,2012(9)
[3]佳丽.略论如何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6):138.
[4]张楠.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研究[J].门窗,2014(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