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

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

鼻息肉手术前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8T10:52:01.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孙军燕莺[导读] 一般为3个月左右,有的病人复诊时间要持续半年时间或者更久。

孙军燕莺(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五官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301-02
【关键词】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护理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

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道、中鼻甲及筛泡等处。

是由于鼻黏膜长期慢性炎症或鼻窦脓性分泌物的经常刺激,鼻黏膜充血、肿胀、静脉淤血,渗出增加,加之细菌毒素的作用,也使小血管渗出增加及黏膜水肿加重,久之发生息肉样变。

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随着鼻内镜在耳鼻喉科的手术中广泛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在疾病及心理上的痛苦。

现总结我科一年来收治的30例鼻息肉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2例,均经鼻内镜行鼻息肉摘除术。

男20例,女10例,年龄23~56岁,单侧鼻息肉10例,双侧鼻息肉20例,手术后本组患者均解除了鼻塞、嗅觉障碍、水肿等症状。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常因要面临手术,而产生焦虑、紧张、担心的情绪。

护士应态度和蔼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向病人介绍治疗的目的及手术方法,鼻内镜手术的优点,消除病人因环境改变、担心手术效果、疾病困扰而带来的焦虑情绪,使其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2.2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全面评价病人体质能否耐受拟行的手术。

术前一日剪鼻毛,勿损伤黏膜,以防伤口感染;给予鼻腔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术区。

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其目的,消除病人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需要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嘱其术前6h禁食水。

3 术后护理
3.1手术后冷敷取半卧位,数小时内鼻前庭放置干棉球,防止血染的分泌物流出。

采用冰块或者冷毛巾冷敷,以减轻手术后肿胀的反应,并注意观察出血及一般情况。

3.2体位保持良好的体位对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如采取半卧位可减少头部充血、出血,且便于分泌物吐出,减轻局部肿胀。

术后第2天适当活动,对于缓解疼痛、增强身体抵抗力尤为重要
3.3预防感染手术后可以应用广谱的抗生素,连用一周;手术后1~2天内注意体温变化,一般不超过38℃。

手术后24~48h抽除鼻腔填塞的止血海绵。

抽出止血海绵后,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下,利用吸引器清理术腔凝血块,分泌物和结痂。

3.4术后换药抽出止血海绵后,每日用1%麻黄素收缩鼻腔,以后每日使用1%麻黄素收缩鼻腔,在鼻内镜引导下用吸引器清理术腔凝血块,分泌物和结痂。

患者经过手术后,常对术后换药产生恐惧,向病人耐心解释,讲明术后换药的重要性。

每日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次,连续5~7天。

3.5饮食术后病人应多次少量饮水,湿润口咽部,或术后于患者口部盖湿纱布以湿化吸进的空气。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

饮食宜温凉,避免过热、过硬损伤黏膜引起伤口出血。

3.6复查出院后定期到门诊复查,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一般为3个月左右,有的病人复诊时间要持续半年时间或者更久。

4 讨论
鼻息肉摘除术属于内镜手术,但在术中和术后带来的痛苦和不便使患者产生极大的畏惧心理,严重地可能导致手术不彻底或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护理的重点,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术后将病人安置于监护病房,随时用吸引器吸出口咽、鼻咽部的分泌物。

异常症状的早期发现,是抢救病人的主要时机,故全麻术后的病人要有专人看护,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鼻腔渗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详细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