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2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2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从身边的历史说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的认知了解、姓氏的由来和宗祠建筑风格的欣赏,进一步提高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组学生的讲述和对历史图片、视频的欣赏,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身边的历史,增强学生的对家乡的热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
教师:如何做到介绍家乡和历史的传承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学生树立对周边历史、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学生:通过实物找寻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的联系
教学手段
前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多媒体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历史?让学生广泛讨论后回答。

教师:其实“历史”不完全像大家说的那么的高,那么的大,离我们那么的远,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身边的历史,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

一山一水一座城
一山:“鸡毛燕”,这个严桥妇孺皆知的山名,相信很多同学都去过,对于它大家了解多少?“鸡毛燕”位于无为县北部与巢湖市接壤的严桥响山乡境内,

北东走向,长32公里,宽15公里,海拔527.9米,为无为县境内第二高峰(最高峰三公山在无城西南51公里处,高675米),是严桥第一高山。

山体两坡对称,中段最高。

由砂岩、页岩、百云岩、石灰岩组成。

据鸡毛燕山民所说,西楚霸王项羽曾在鸡毛燕顶上设帐招兵,至今仍保留霸王城的石圃遗址。

(展示鸡毛燕图片)
一水:永安河,这条哺育了严桥人民的母亲河,默默不语,从我们的身边流过。

对于它,同学们又知道多少?永安河为巢湖流域西河最大支流,流经无为县严桥、开城、襄安镇汇入西河。

流域面积447.6平方公里,河道全长30.5公里。

受益范围涉及严桥、红庙、开城、泉塘、蜀山和襄安等6个乡镇,人口约22.9万人,流域内总耕地面积27.8万亩。

历史上,永安河洪涝灾害十分濒繁。

经省厅批准,永安河被列入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展示永安河照片)教师:面对永安河的现状,我们难道无动于衷、熟视无睹?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我们是否要保护这条母亲河
一座城:严桥名称的由来
教师提问:严桥的名称是如何而来?随意而为?
严桥镇--山城”严桥历史可溯至北宋咸平年间,时称小东庙,十来户的小村庄。

抗战初,巢县一姓严商户来此卖盐,门前有口塘,为便于行人遂出资修了座石桥,由此,小东庙称严家桥。

)))(展示小东庙图片)严桥老街呈带状,4米多宽的街石是大跃进老街改造时的遗存。

改革开放后新建的街区长2000余米,有严红路、石凤路、银岗路三条县道穿过。

街市繁荣,商贸活跃。

严桥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严桥的沟岭村庄处处珍藏着抗战军事、抗战经济的遗存。

溪涧里回放着战士英姿和涤洗绷带的身影,山谷间回荡着嘹亮军号和刺枪亮剑的喊杀声。

有以烈士命名的沈斌村和海云村,有团山李烈士纪念塔和三水涧新四军七师旧址与红庙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可供瞻仰。

(沈斌烈士塔图片)让我们大家为我们美丽、富饶又具有厚重历史的家乡鼓鼓掌吧!
(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自己语言的描述,让学生对家乡有更多更直观的了解。


了解了我们的家乡,我们再来认识认识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自己身上是否隐藏着特有的历史信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姓氏从何而来?下面我们就以沈
氏、任氏为例,来看看我们每个人身份中的历史信息吧!
两本“书”(家谱)中的密码
展示沈氏、任氏家谱图片,教师提问:这是什么书?
学生回答(略)
由两位同学讲讲各自家族中的故事,揭示家谱中隐藏的历史“密码”。

1.一块匾的故事
由学生讲述沈氏祠堂中一块老匾的故事
2.任姓姓氏的由来
由学生讲述自己姓氏的由来
学生交流:教师让更多的学生来讲一讲姓氏和历史之间的关系
(事前准备,充分调查)。

知道了我们姓名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后,我们再来追寻下我们的“老家”,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老家”大概是什么模样。

三栋“房子”中透露的信息
1.通过对徽派建筑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找到徽派建筑最重要的几个特征。

2.展示一些破旧建筑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保护历史资源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对家乡名称、自己姓氏的由来和祠堂建筑的探究,更加认识了我们可爱的家乡,也更加了解了自己。

家乡的历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家乡都毫无感情,那就绝对谈不上爱国。

历史也不都是遥不可及,其实只要你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好奇的心,就能找寻到身边的历史信息——家乡历史中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残片断垣中斑驳依稀的历史痕迹。

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业布置
1.回家搜集老物件(布票、粮票等),下周一举办班级展览。

2.回家询问家里老人(爷爷奶奶),自己的家族什么时候来到严桥?家族
的历史传承,撰写历史小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