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经济发展 合理区间
“硬着陆”
9
(四)判断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
判断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 较低的失业率 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物价稳定
10
1.较低的失业率 • 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
• • • • • • • • 失业使潜在的生产要素无法投入生产,形成生产力的浪费; 失业导致劳动者生产技能的退化; 失业造成精神上的打击; 失业所造成的收入的减少和精神的打击,引起疾病的增加 和死亡率的提高; 失业使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疏远; 失业会导致沮丧,使劳动者丧失进取的动机; 失业会加深性别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持续的失业会造成对社会秩序的公平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7
(二)经济衰退 经济过热 经济衰退 一年中,一国的GDP连续两个或 两个以上季度出现负增长。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主要经济指标大大低于经 济运行正常值; •成品积压,存货增加; •产能过剩,资源闲置; •企业资金循环周转中断; •人们投资热情下降;
8
(三)使经济过热回落的方式
“没着陆”
“软着陆”
第二章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1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1
2 3 效率、增长和稳定相结合
经济福利
分配公平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2
第一节 效率、增长和稳定相结合
一、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
反映的关系
社会再 生产环节
涉及的范围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之前 生产之中 生产之后 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 要素的配置要素的使用要素的分配 效率 效率
17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 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 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 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 形容国际市场上的价值。 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是货币供给超过货 币需求造成的。通常表现为物价普遍、持续地 上涨, 货币贬值, 购买力下降。
3
二、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持续扩张的过程。 国民原则
国土原则
GDP
GNP
输入性经济增长模式
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
4
GDP指标的优势
( 1)
பைடு நூலகம்
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 2)
体现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
( 3)
结构体现了一国社会福利水平
14
物价稳定指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
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 [(CPI1-CPI0) /CPI0]×100%
防止通货紧缩
指由社会总需求增速下降、 慢于总供给增加所引起的有 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物价总水 平的全面持续下降,并物价 上涨率为负数。
主要标志:(1)物价总水平的 负增长。(2)经济的负增长
15
(1)平均通货膨胀率处于 低水平,一般在3%以下。 (2)通货膨胀率波动处于 狭窄范围。
经济迹象:消费品市场低 迷、消费疲软内需不足、 失业率大幅上升、产品过 剩、产能过剩 导致物价总水平下跌的原因: (1)信贷或货币供应量太少 (2)总需求明显不足 (3)生产成本下降 (4)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不 变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提高
这一堆现金只相当于100美元。
21
通货膨胀发生的机理
需求拉动
抑制性通胀 原因
成本推进
输入型通胀
结构性通胀
22
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P AD2 AD0 P1 P0 AD1 AS
O
Y0
Y1
Y
上图中,当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从AD0 移 动到AD1 时,由于还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国 民收入从Y0 增加到Y1 ,而价格依然为P0 。 当总 需求曲线从AD1 移动到 AD2 时,由于已经实现了 充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依然是充分就业的国民 收入水平Y1,而价格水平则由P0 上升到 P1。
13
3.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作为物价变动的状态和趋势是“基本稳 定”的,是物价总水平保持在一定的幅度内的起伏 波动。 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 (1)零售商品物价 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2)职 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 增长速度。 物价稳定指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
16
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 涨现象。
(一)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全社会所有商品和劳务的 平均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局部性的或 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持续上涨” 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涨并不能被视 为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价格水平上涨才能被称为通 货膨胀。
23
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
G PC
a
b u c d
0
U
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向 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浦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 当失业率高(d)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低(b), 当失业率低(c)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高(a)。 菲利浦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11
社会角度 失业的含义 个人角度
摩擦性失业 失业的原因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调控
12
2.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1)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含义 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使指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不低于 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是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和劳动力 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活动总体上能够达到 的经济增长率。 (2)判断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标准 一是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应以保证现有资源充分利 用为前提; 二是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商品增加要为市场全部 容纳;
5
三、经济稳定
经济过热
经济衰退
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6
三、经济稳定
(一)经济过热的表现: 消费推动型的过热 •物价持续快速上涨; •居民消费全面高涨; •许多商品供不应求; •生产在能源或原材料方面遇 到瓶颈; •资金投入规模严重超过实物 可供量; •产业超常发展引起过量货币 需求造成利率上升; 投资推动型的过热 •产能大量过剩; •产品供给远远大于市场 需求; •物价不断下跌;
18
通货膨胀的类型
发生后的程度
发生的机理
19
通货膨胀发生后的程度
爬行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率平均在1%-3%
温和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率平均在3%-10%
飞奔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率平均达到两位数以上
恶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动摇了人们对本国货币的信心
20
【举例】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已达100500%
2008-03-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