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溅渣护炉技术

溅渣护炉技术


溅渣护炉和冶炼工艺的相互影响
(2)炉渣氧化性的影响 终渣FeO控制在低限,对保护炉衬有利。 见下 表:
(FeO)对溅渣覆盖层的影响
(FeO) ≤10% 基本不侵蚀 (FeO) 12-15% 侵蚀炉帽部分 (FeO) 15-18% ≤1650℃ ≥1650℃ 炉帽无溅渣层, 耳轴,炉帽以上 耳轴薄 均无溅渣层
基本工艺参数
(2)炉渣粘度 若炉渣粘度大,则渣稠不易溅 起,溅渣量迅速下降,稠渣则在炉衬上的附着 力差;粘度小,渣稀,溅渣覆盖较易,但覆盖 层较薄,摇炉有挂渣流落现象,需加渣料调整 以保证炉渣粘度适当。 (3)调渣剂 溅渣层抗侵蚀能力是影响护炉 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渣的熔化温度,有利于 提高护炉效果。为此,需加入调渣剂,使炉渣 改质,以满足提高熔化温度的需要。 化学成分对熔化性温度有重要影响。
溅渣层与炉衬的结合机理
溅渣层与镁碳砖的结合部分为三个区域:烧结层、结 合层和溅渣层。其结合机理为: 1)在溅渣初期,低熔点流动性好的富铁炉渣沿衬砖 表面显微气孔和裂纹向MgO机体内扩散,形成以 (MgO·CaO)Fe2O3为主的烧结层; 2)随溅渣进行,颗粒状的高熔点氧化物(C3S,C2S和 MgO)被溅射到衬砖表面,形成以镶嵌为主的机械结合, 同时富铁的低熔点炉渣包裹在砖表面突出的MgO颗粒周围 形成的化学结合层; 3)随溅渣的进一步进行,大颗粒C3S,C2S和MgO晶团被 溅射到结合层表面,并与铁酸钙、RO相结合,冷却固熔 形成衬砖表面溅渣层。
基本工艺参数
3)氮气压力和流量 高压氮气是溅渣的动力,其压力、流量直接 影响溅渣效果。按照各厂溅渣经验,氮气压力一 般与氧气压力接近时,可取得较好效果。 4)顶吹喷枪工艺参数 (1)枪位 枪位对溅渣高度有明显影响,最 佳枪位应根据自身条件在实践中确定。如图,不 同顶气流量下,最大溅渣量与一定枪位对应,枪 位过高或过低都使溅渣量减少。对50t转炉的冷 态模拟研究也表明,最大溅渣量与最佳枪位相对 应,溅渣枪位应控制在1600—1800mm,若要增加 转炉上部挂渣厚度,可适当降低枪位。
基本工艺参数
在一定碱度下,提高渣中TFe含量将使炉渣熔 化温度明显下降。在正常条件下,渣中TFe控制 在15%一20%时,炉渣熔化性温度波动在1720— 1780℃; 据研究,在TFe为20%和碱度为2.1—3.8时, 控制渣中MgO含量在8%一10%范围,将使炉渣 熔化性温度降低至最低点(1700—1725℃),不利 用溅渣护炉。 在TFe=20%、碱度为3.0—3.8时,渣中最佳 MgO含量应不小于12%,这时,熔化性温度可达 到1800—1870℃。 此外,调渣剂在渣中能产生弥散固相质点, 从而提高了渣与炉衬的结合能力。
发展概况

美国内陆钢公司炉龄已超过20000炉。加拿大、 英国、日本等也已相继投入试验和应用。 我国从1994年开始转炉溅渣护炉试验,采用和 发展的速度很快。鞍钢、首钢、宝钢、武钢、 太钢等一些转炉厂采用溅渣护炉技术,炉龄大 幅度提高,取得了明效果。其中,宝钢、首钢 炉龄已逾万炉。
技术特点
1)操作简便 根据炉渣粘稠程度调整成分后, 利用氧枪和自动控制系统,改供氧气为供氮气, 即可降枪进行溅渣操作; 2)成本低 充分利用了转炉高碱度终渣和制 氧厂副产品氮气,加少量调渣剂(如菱镁球、 轻烧白云石等)就可实现溅渣,还可以降低吨 钢石灰消耗; 3)时间短 一般只需3—4min即可完成溅渣护炉 操作,不影响正常生产; 4)溅渣均匀覆盖在整个炉膛内壁上,基本上 不改变炉膛形状;
基本工艺参数
模拟研究认为,不同高度条件下溅渣量的分布 基本相似,随着溅渣高度的升高,溅渣量逐渐减 少;当炉渣平均喷吹高度hs 与熔池直径D之比hs /D≤1.0时,溅渣量占总渣量的30%一60%,随 着高度的增加,溅渣量迅速降低。当hs/D≥1.0 以后,随高度增加溅渣量减少的速率下降,溅渣 量占总渣量的0%--20%。 当hs/D≤1.0时,溅渣以渣液面波动为主, 溅渣量大,并随溅渣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当 hs/D≥1.0时,溅渣主要通过反射的高速氮气射 流夹带的渣液为主,溅渣量低,但随高度增加溅 渣量衰减比较缓慢。
基本工艺参数
1)熔池内的合适渣量 按照溅渣实践,对于出钢量在65—70t的太 钢转炉,附着在炉衬上的炉渣重量为2t左右。 根据冷态试验结果,各种顶吹气体流量条件下, 均以11%渣量溅渣效果最好。图2为溅渣量与 顶枪枪位、气体流量及渣量之间的关系。目前, 鞍钢三炼钢厂渣量控制在80--110kg/t钢,溅 渣效果良好。国内几家钢厂溅渣实践和效果表 明,渣量在100kg/t较为合适。
技术特点
5)工人劳动强度低,无环境污染; 6)炉膛温度较稳定,炉衬砖无急冷急热的变 化 8)由于转炉作业率和单炉产量提高,为转炉 实现“二吹二”或“一吹一”生产模式创造了 条件。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溅渣补炉的基本原理是在转炉出钢后,调整 终渣成分,并通过喷枪向渣中吹氮气,使炉渣溅 起并附着在炉衬上,形成对炉衬的保护层,减轻 炼钢过程对炉衬的机械冲刷和化学侵蚀,从而达 到保护炉衬、提高炉龄的目的。 如:太钢目前的三段溅渣法(前期不溅,中期 间隔溅,后期炉炉溅),溅渣时炉衬最大平均侵 蚀速度为0.095mm/炉,相当于不溅渣时侵蚀速 度的1/3。
基本工艺参数
(2)喷枪夹角 12°喷孔夹角喷枪溅渣效果优 于14.5°夹角喷枪,这一结果也与国外推荐值吻 合。 5)复吹转炉底气对溅渣的影响 对鞍钢转炉的实验室冷态模拟研究表明,在顶 枪枪位提高到一定距离后,复吹转炉溅渣量比顶 吹转炉多,而且溅渣量更集中于耳轴部位,这说 明复吹转炉对炉渣涌起有推动作用,对炉渣溅起 有利,如图所示。 溅渣护炉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炉底上涨、底吹喷 孔堵塞,这一问题在国内外均未得到很好解决。
溅渣护炉和冶炼工艺的相互影响
2)冶炼对溅渣的影响 (1)冶炼终点温度对溅渣覆盖层的影响 温度高对溅渣不利。据统计,采用溅渣护炉技 术后出钢温度每降低1℃转炉炉龄可提高120炉。
终点温度对覆盖层的影响
≤1650℃
1650-1680℃
1680-1700℃
>1700℃
溅渣层均匀 炉帽部位无溅渣层,炉帽、耳轴无溅 侵蚀严重,耳轴 覆盖 其余位臵有溅渣层 渣层,出钢面溅 以上无溅渣层 渣层仍在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6)检查炉衬溅渣情况,是否尚需局部喷补, 如已达到要求,即可将渣出到渣罐中,溅渣操 作结束。 如何有效地利用高速氮气射流将炉渣均匀地 喷溅在炉衬表面,是溅渣护炉的技术关键,其 效果取决于: 熔池内留渣量和渣层厚度; 熔渣的物化性质,包括成分、熔点、过热度、 表面张力和粘度; 溅渣气体的动力学参数,包括喷吹压力和流量, 枪位及喷枪孔数和夹角等。
溅渣(a)与未溅渣(b)时残留炉衬对比图
4409炉
1196炉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溅渣护炉操作步骤如下: 1)将钢出尽后留下全部或部分炉渣; 2)观察炉渣稀稠、温度高低,决定是否加入调 渣剂,井观察炉衬侵蚀情况; 3)摇动炉子使炉渣涂挂到前后侧大面上; 4)下枪到预定高度,开始吹氮、溅渣,使炉衬 全面挂上渣后,将枪停留在某一位臵上,对特 殊需要溅渣的地方进行溅渣; 5)溅渣到所需时间后,停止吹氮,移开喷枪;
溅渣护炉技术
1.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和特点 1.1 发展概况 1.2 技术特点 2.溅渣护炉工艺和实践 2.1 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2 基本工艺参数 2.3 溅渣护炉和冶炼工艺的相互影响 3.溅渣护炉技术的基础研究 3.1 炉渣成分和结构的变化 3.2 溅渣层与炉衬的结合机理 3.3 溅渣层的抗侵蚀性 4.溅渣护炉带来的问题 5. 溅渣护炉的经济效益
发展概况
炉龄是转炉炼钢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提
高炉龄不仅可以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提高作业 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均衡组织生产, 促进生产的良性循环。 转炉炉衬工作在高温、高氧化性条件下,通常 以0.2—0.8mm/炉的速度被侵蚀。
为保证转炉正常生产和提高炉衬寿命,如采用
焦油白云石砖、轻烧油浸白云石砖,贴补、喷 补、摇炉挂渣等措施,使炉龄提高到1000炉以 上。
溅渣量与顶枪枪位、气体流量及渣量 之间的关系(顶枪夹角14.5°)
a—渣量8%;b—渣量11%;c—顶吹气体流量26.8m3/h 顶吹气体流量:1-19.2m3/h;2-23.0m3/h;3-26.8m3/h
基本工艺参数
2)炉渣性质
(1)渣成分 减少炉衬侵蚀的重要措施是提高 渣中MgO含量。当渣中MgO达到饱和时,炉衬中 MgO溶解量就会减少,炉衬寿命提高。渣中MgO含 量与炉渣碱度有关,在终渣碱度(GaO/SiO2)为3 左右、MgO含量8%左右就可以保证MgO达到饱和。 渣中FeO的矿物组成大多为各类低熔点铁酸盐, 而且FeO含量越高,铁酸盐就越多,渣流动性就 越好,对炉衬侵蚀作用加大且不容易附着在炉衬 上。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渣中FeO含量。
溅渣护炉和冶炼工艺的相互影响
1)溅渣护炉对冶炼工艺的影响
(1)对冶炼操作的影响 实践得知,由于溅渣炉底会有上涨现象,因 此枪位控制要比未溅渣炉役相应提高,以避免 造成喷溅、炉渣返干和增加氧气消耗量。 (2)对钢中氮含量和质量的影响 吹氮溅渣后,主要是防止阀门漏气造成吹炼 终点氮含量高。通过对未装溅渣护炉设备和装 溅渣护炉设备炉次的终点钢样分析,[N]分别为 21.0×10-6和21.5×10-6,两者氮含量水平相当。
发展概况



进入80年代,转炉普遍采用镁碳砖,综合砌炉, 使用活性石灰造渣,改进操作,采用挂渣、喷 补相结合的护炉方法,使转炉炉龄又有明显提 高。 溅渣护炉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提高炉龄的新技 术。该技术最先是在美国共和钢公司的大湖分 厂(GreatLakes),由普莱克斯(Praxair)气体 有限公司开发的。 1991年,美国LTV公司的印地安那哈的厂用溅 渣作为全面护炉的一部分。1994年9月该厂 232t顶吹转炉的炉衬寿命达到15658炉,喷补 料消耗降到0.38kg/t钢,喷补料成本节省66 %,转炉作业率由1984年的78%提高到1994年 的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