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诊疗及新进展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诊疗及新进展
流行病学特点
•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最常发生于 年轻成人,平均年龄大约为35 岁,在20-40岁之间有一发病 高峰。诊断年龄大于50岁的病 人患星形细胞瘤是值得怀疑的
• 0.63/100,000/年
• 大部分研究都显示,55%-65% 的低级胶质瘤发病患者为男性。
• 唯一确定的危险因素是电离辐 射,含有氯化物的饮用水可能 导致肿瘤的发生。
胶质母细 胞瘤”
最差
分子分型发展
分型
IDH突变
1p+19q缺 失
ATRX突变
星形胶质细 胞瘤
有
无
无有
少突胶质细 胞瘤
有
无有
无
胶质母细胞 瘤
无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子分型发展
G1
G2
G3
高发IDH突变 年轻患者 预后良好
介于G1/3之间 1p/19q联合缺失发生率高
低IDH突变率 年老患者 预后较差
• 2012年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对225例胶质瘤样本进 行研究,提出了围绕主要基因突变的新分型
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s)
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WHO III,IV级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 突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及胶质母 细胞瘤的统称。
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s) 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细胞瘤, 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的统称。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Diffuse low grade gliomas) 是指 WHO II级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突星形胶质细胞 瘤及少突胶质细胞瘤。
• 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过敏 体质的人预后较好。
与其他常见肿瘤相比DLGG5年生存率
LGG并非是良性,有去分化潜能
IDLGG(无症状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Duration :14.0 ±7.8 yr
发病率在0.3%至0.025%,患病率在0.05-0.2%正常人群之间。-MRI发现健康志愿者1/2000, 2/1000例DLGG
DLGG经典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
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指标
1.细胞密度 2.细胞多形性,非典型性及有丝分裂发生率 3.自发坏死 4. 由肿瘤诱导的微血管血管形成、增生
按照基因型分层后的5年,10年预后
DLGG遗传学特点
DLGG分子遗传学特点:
• IDH1/IDH2突变 • TP53突变 • CIC和FUPBA1突变 • ATRX突变 • TERT启动子突变 • 1p/19q联合性缺失
大部分成人大脑胶质瘤病及脑干胶质 瘤的组织学构成星形细胞起源肿瘤,但由 于其位置及病情发展的特殊性,归于HGG 的诊疗范畴中。
提纲
1. DLGG流行病学特点 2. 无症状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IDLGG) 3. DLGG病理、分子病理学、遗传学特点 4. DLGG生物学特点 5. DLGG手术治疗 6. DLGG放疗 7. DLGG化疗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转化 DLGG Transfromation
Bai H, Harmancı AS, Erson-Omay EZ et al. Integrate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IDH1-mutant glioma malignant progression. Nat Genet. 2016 Jan;48(1):59-66
The 201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summary
• 创新点
– 表观遗传 学研究
2016 Ceccarelli版
弥漫性胶质瘤
IDH突变
突变 野生型
Glioma CpG island melthylator phenotype
1p/19q 甲基化状态
存在共缺失 不存在
经典型样 间充质样 LGm6-GMB
PA
G-CIMP
G-CIMP High G-CIMP low
2016 Ceccarelli版
甲基化状态 •分为6组,LGm1-3高甲基化;4-6低甲基化
RNA表达
• 分为4组,LGr1-3 LGG多;4 GBM多
功能拷贝数 •分为2组,与IDH,1p/19q有关
蛋白组
• 分为2组,即LGG和GBM组
Ceccarelli, et al. 2006Cell, 2016, 164: 550-563.
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 Grade Gliomas) 是指发生于成人大脑半球一组具有侵袭能力的弥漫性低级 别及中等级别胶质瘤 (WHO II or III)。
不属于DLGG的疾病
WHO I级胶质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 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黄色 瘤样星形细胞瘤及神经节细胞瘤等)在临 床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策略上与WHO II级 的DLGG存在较为显著差异而不归于弥漫性 低级别胶质瘤DLGG之列。
Yan W, Neuro Oncol, 2012, 14:1432-40.
2012 CGGA版
分子分型发展
分子分型发展
分子分型的发展
2016 Ceccarelli版
分子分型发展
• 2016年Ceccarelli等人在一项针对弥漫性胶质瘤(WHO II-IV) 的研究中,提出了围绕主要基因突变及表观遗传学的新分型
MYC和RTK-RAS-PI3K信号 通路的激活;细胞周期调 节因子改变(如CDKN2ACDKN2B);FOXM1和 E2F2介导细胞周期转换上 调;对于关键发育转录因 子表观遗传学剪切
2010 Haberler版
“分子学 • 预后
少突胶质 细胞瘤”
最佳
“分子学 • 预后
星形胶质 细胞瘤”
次之
“分子学 • 预后
大多数为女性、青中年居多、肿瘤体积小(55ml VS 32.6ml) 、颅内增强病灶的病变率较低、较低几率涉及功能区。
27%的IDLGG肿瘤中心发现了内皮细胞增殖,也证明在症状发生前肿瘤已开 始发生恶性转变。
个体化“预防性”IDLGG切除,从而防止肿瘤向高级别迁变,明显延 长总生存,并能进行正常的和持续的生活工作。
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 的诊疗及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抗癌现状概述
癌症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第一杀手,农村居民第二杀 手。估计中国2015年约有281,4000人死于癌症。
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 指导中国神外医生临床工作的指南性文献
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 指导中国神外医生临床工作的指南性文献
低级别胶质瘤概念介绍